曾有一位女性朋友,由於身體原因無法生育。於是她的老公提出抱養一個孩子,但她不同意;老公最後說,不同意抱養就要離婚。這位女性朋友問,她該怎麼辦?
(以下用第二人稱來討論~)
01
由於你的身體原因導致無法生育,現在你和老公就是否抱養孩子的問題,發生巨大分歧。你的立場是不想抱養;而老公的立場是堅持抱養,否則就離婚。
你既不想遷就老公,也不願意離婚,所以前來求助。
我們都知道,婚姻有多種價值和功能,而生育是婚姻的一項基本而普遍的功能,換句話說,要孩子是絕大多數男人和女人對婚姻的一項基本訴求。
從這個角度看,你老公想要一個孩子,這個訴求是合情合理的,沒有問題。
在由於你的身體原因導致無法生育的情況下,老公並不是因此緣由提出離婚;而是找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抱養一個孩子。
你的老公是在自己提出的抱養方案被拒絕的時候,提出,不同意這個方案就離婚。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你老公的做法並不算偏激和過分。
02
下面對你的問題做一個更詳細的梳理和分析。
首先,當婚姻中出現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評估一下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或者嚴重程度。
重要性和嚴重程度是指:如果這個問題解決,會給你們的關係帶來怎樣的好處;如果不解決,會給你們的關係帶來怎樣的損失或危機?
從你的描述看,如果問題解決,那麼你就不用面臨離婚的結果;如果不解決,似乎就只能離婚。所以,是否抱養孩子,是你們婚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其次,我們要評估這個問題是否可以被解決、以及解決的難易程度。
舉個例子,老婆出門前要梳妝打扮,動作慢,而老公行動比較利落,所以,出門前,老公經常要等老婆,老公為此覺得生氣和煩惱。這就是婚姻中的一個問題。
但是,經過雙方的溝通和磨合,老公清楚地了解到,愛美對於老婆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出門前不可能不精心梳妝打扮;而老公等待老婆幾分鐘,是老公通過努力、調整一下心態就能夠做到的事情。
所以,這個問題在這對夫妻之間是可以被解決的;解決難度不大。
而你提到的生育問題,是由於你的身體原因導致無法生育。
如果你們已經嘗試過各種最新的醫療手段,結果都失敗了,並且假如醫生已經明確告知,你今後就是不可能生育了。那麼,生出帶有你和老公自己基因的孩子,就是一個不可以被解決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老公就是想要一個孩子、並且你也希望你們的婚姻繼續,那要怎麼辦?
03
下面就看第三個方面:問題要如何解決?
有一個孩子對你老公來說,顯然是一個非常重要且不可退讓的要求;屬於底線性質的訴求。
這個時候,你得評估一下,堅決不抱養孩子,是你的底線性的訴求嗎?如果不是,那麼一般來說,假如你還想維持這個婚姻,那麼,你作為非底線訴求的一方,可以對對方的底線性要求,做出一些讓步:也就是同意抱養一個孩子。
與此同時,對方作為回饋,你們之間可以約定,在孩子未來的養育、教育等各方面,對方需要多承擔哪些責任。
但是,假如你堅決不能接受抱養孩子這個舉動,那麼這個時候,你和老公在婚姻中的底線性訴求就是截然相反和對立的,一個非要不可;一個絕對不要。這個時候,你們婚姻存在的最重要的合作基石已經被打破了,婚姻只好以解體告終。因為只有解體,你們雙方才能實現各自的訴求。
04
除了以上三個方面,我們還可以繼續探索一下,在身體原因導致無法生育的情況下,是什麼讓你不願意抱養一個孩子呢?
對此你沒有闡述,我試著猜測一下:
比如,你在情感和思想觀念上,不能接受養育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孩子;
或者,你得知自己無法生育,而你本身是渴望擁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的,這個現實對於你而言也是非常痛苦和難以接受的,你尚且需要時間去消化和接納這個事實,所以抱養孩子暫時無法被提上日程;
或者你本身對孩子並沒有很強烈的渴望,甚至想做丁克族;你抱著能生就生,不能生也堅決不會折騰著去抱養的心態……
當然或許還有其他各種可能性……
假如是上述第一種情況,那我們可不可以看看,這種心態和決定背後的信念和價值觀是什麼?
比如,不是親生的,以後和這個孩子的感情肯定不會太親;或者,孩子長大以後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親子之間會有隔閡,等等……
你可以深入覺察並體會一下這些根植於內心深處的信念和價值觀,看看它們都是準確的嗎;它們有可能被鬆動嗎?
假如是第二種情況,那你要尊重自己目前真實的感受和狀態,並且,要看你的老公是否真的了解你目前的情緒狀態?
假如他並不知道你目前處在這樣的困境中,那建議你和他坦誠地溝通一次,告訴他你目前真實的感受和困難,告訴他你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並且詢問他,抱養孩子這件事是否可以給你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可以約定一個時間期限)
假如是第三種情況,也就是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的,在身體不能生育的前提下,如果你不願意妥協、堅決不能接受抱養行為,那只能把婚姻最終的決定權交給對方,看看老公是否因為這個因素,真的堅決付諸離婚行動。
而你作為妻子,因雙方無法調節的需求差異和底線問題導致離婚,至少不能說是你的過錯,也不是你不夠努力的問題,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你至少是無怨的。
文/蘇曉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