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嫁閨女縫喜被,是我國民間婚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歷來就有諸多的民俗講究。
嫁閨女時,閨女嫁妝之一的喜被,置辦過程,在全國各地習俗大同小異。只是在縫喜被的時候,要不要在喜被一角留個口子,習俗還真不一樣,這就應了民間那句俗話:「三裡不同俗,五裡改規矩」。有的地方有這種規矩,有的地方則沒有這樣的規矩。就是同一個鄉鎮,不同的區域,風俗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因此,「離家三裡遠,別是一鄉風」,說明了我國民間風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1、過去嫁閨女的喜被,為什麼要縫?
喜被,又稱嫁妝被、合歡被等。縫喜被,是一個傳統的說法,因為過去的被子分兩種,一種是印心被,一般由棉花被芯、被裡子、被面子組成,要經過手工縫被。一種是兜被,也有的地方稱夾被,就是有被套的那種蓋被,把被芯裝入被套內就行了。舊時,兜被是不太講究的被子,一般只有窮苦人家,或者在外做工、當僕人才蓋這種被子。印心被是舊時比較講究的被子,嫁閨女當我要置辦這種被子。
民間常有「裡子」和「面子」之說。比如,形容一個家庭到底怎麼樣,人們就說,既要看裡子也要看面子。又比如,看一個人的外表和內材怎麼樣,人們一般也說,既要看裡子也要看面子。這句話的來源就是古代我國民間的兩種被子,兜被既沒裡子也沒面子,叫「統被」,舊時人覺得是一種很醜的被子,檔次也很低;印心被既有裡子也有面子,是一種上檔次的被子。
現在的情況不同了,由於被子製作的材料有了很多的變化,有被套的被子在人們的眼裡上了檔次,而印心被顯得很土氣,被認為是檔次很低的被子。不過上了年紀的人還是喜歡印心被,不習慣蓋有被套的被子。有被套的被子,蓋著蓋著被芯和被套分離,在裡面縮成了一團,還是印心被暖和。
2、嫁閨女喜被置辦的講究
過去嫁閨女的喜被,講究棉被(也有蠶絲被、羽絨被等)要新棉花,被裡子和被面子也要新的。如果使用以前用過的,就是「舊」的,人們聯想到「新人」和「舊人」之說。民間認為很不吉利,意味著嫁出去的閨女婚姻曲折,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閨女婚姻生活過得很幸福?
喜被的重量也有講究,一般指棉被的重量,要成雙數,忌單數。一般分夏被和冬被兩種,夏被為四斤,寓意四平八穩,冬被六斤,寓意六六順,冬被也有八斤的,寓意家發人發。
嫁閨女的喜被,在置辦床數上講究成雙數,忌成單。比如四床、四六,八床,一般來說喜被床數越多,說明嫁妝越豐盛。現在農村閨女嫁妝,人們不再講究家具之類的大件貨了,但喜被的傳統依然還流行。現在一些地方一位是八床至十二床。
喜被的顏色,舊時主要有兩種,一是被裡子,要白色的,有的地方可稍帶紅色花紋,有的地方為純白色,寓意夫妻白頭偕老。被面子在過去一般只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紅色,一種是綠色,紅色和綠色的喜被床數各一半。紅色代表男人,綠色代表女人,即男紅女綠,姻緣成雙。這是由於舊時的工業不發達,人們的對被面的選擇餘地不大。現在人們對喜被顏色的選擇有了多樣化,喜被的顏色也就呈現了多樣化,但紅色依然是結婚時的主基調的顏色,只是深淺變化而已,其它顏色就看各人的喜好。
喜被的圖案講究,在過去,主要指被面的圖案,一般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圖案,龍鳳呈祥(寓意吉祥富貴)、鴛鴦戲水(寓意夫妻忠貞)、鯉魚跳龍門(寓意多子多福)等。現在的喜被,年輕人喜歡個性化,圖案自然也就多樣化了,有的不一定採用傳統吉祥圖案。
3、喜被的縫製日期
什麼時候縫喜被,舊時,各地的風俗不盡相同。比如說,有些地方,當閨女到了當嫁的年齡後,不管有沒有婆家,父母就開始為閨女準備嫁妝了。有的地方要等閨女有了婆家後才開始準備嫁妝。有的甚至要等男方定了結婚的日子,才置辦嫁妝。因此,各地縫製喜被日期的講究就不太相同。
我國民間縫喜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要選農曆逢雙的日子,忌單日子。一般動工後,一天內要完成,不可過夜。
對於準備時間比較充裕的喜被縫製來說,民間有兩種比較講究的風俗。一是擇吉日縫喜被,挑選到哪個日子就是哪個日子。二是不選日子,按傳統慣例,一般認為一年之中最好的日子是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寓意未來的夫婿出人頭地,前程似錦。如果錯過這個日子,一般來說,民間認為農曆的二月和八月的雙日是最好的月份和日子。
還有的地方,除了講究農曆的雙日子外,還講究天氣。人們認為縫喜被要天氣晴朗,寓意將來夫妻生活愉快幸福。
4、縫喜被人選的講究
哪些人能給閨女縫喜被,不同地方,說法也不太一樣。比較普遍的說法,一般由親娘縫喜被最好,因此,舊時,大多數地方由娘給閨女縫喜被。其次才是嫂子、姑娘和姨媽等親人。
也有一些地方請人縫喜被,這些地方的對所請之人的條件就比較講究。一是要請女人中的「全福人」,也就是父母、公婆、丈夫、兒女要齊全。二是三年內家裡沒有辦過喪事,三年內沒有給人縫製過壽服。
5、縫喜被時的講究
縫喜被時要用紅線,整床喜被要一根線縫到頭,寓意夫妻到頭,也有說是千裡姻緣一線牽。縫喜被的線中間不能打結,如果中間打結,就意味著以後夫妻生活中會經常吵架,有心結。線在縫喜被過程中不能斷,以為不吉利。因此,縫喜被的人要在下針前,反覆檢查線,並留足線。
有很多地方在縫喜被時,要在被頭留一個口子,要在四寸長以上,現在是十公分以上。其寓意在民間有多種說法。一是說閨女到了婆家能開口說話,也就是在家庭中有話語權。二是說留口子寓意是早生貴子。三是留口子到婆家由新娘縫好,是為了顯示新娘的針線工夫。如此等等。一般來說,喜被留下的口子,在新婚的第二天,由新娘親手縫上。
有的地方則既留口子,也要縫被時放入「五子」,不同地方「五子」的說法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放入 葵花籽、西瓜籽、芝麻、花生、杏仁。
我國民間之所以特別講究縫喜被,主要是被子諧音「輩子」,閨女出家是一輩子的事,自然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和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