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向他們、向奮鬥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讓青年們深受鼓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鄭大青年與千千萬萬名青年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秉承「求是擔當」的校訓保持「勿忘人民」的情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繼續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
慷慨赴荊楚,白衣作戰袍
在鄭州大學首批援鄂的56名醫療隊員中,90後有21人。他們聞令而動,深情告別自己的小家,勇敢踏上援鄂戰疫的徵途,成為醫療隊的「生力軍」。
「鄭大奧特曼」二附院護士周凱在工作一線
一附院感染科青年醫生婁昊將自己的睡眠時間撕成碎片,成為武漢方艙醫院一線醫務人員的「安全守護神」;
二附院青年護士周凱奮戰一線,防護服上「鄭大奧特曼」和「有事找黨員」的字樣熠熠閃光;
脫下婚紗、剪去長發的一附院護士李朋在婚後第三天就主動請纓來到戰疫前線,被譽為「最美新娘」;
肯吃苦、能吃苦,「渾身都是幹勁」的五附院護士胡紹月火線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
五附院胡紹月(右)入黨宣誓
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神」還有許多許多,他們用青春給出最響亮的回答,寫在一張張志願出徵的請願書上,寫在口罩留給面龐的勒痕中,寫在穿著防護服的忙碌背影裡。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彌足珍貴;惟其磨礪,始得玉成。
五附院程江浩在戰疫一線表示:「很感謝在我的生命裡能夠有這樣一段時光,讓我在救死扶傷的路上,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懂得了要珍惜身邊的一切。武漢這個城市,對我而言也有了特殊的意義。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這些堅毅執守、慷慨趨赴的青年醫護工作者們,曾是父母眼中的孩子、老師眼中的學生,但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最需要的地方,他們承接老一輩的精神火炬,以家國情懷踐行醫者使命,以赤子之心彰顯濟世擔當。他們是與病毒殊死搏鬥的戰士,是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衛士。
「大廈立地起,我願做那不起眼的一塊磚」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在這個全民戰疫的戰場上,鄭州大學廣大青年學子不懼不退,加入群防群治戰疫大軍,用無私奉獻擦亮青春底色。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作為醫學生,為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做點貢獻是我應盡的責任。只要大家用專業知識防控疫情、保護自己,就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護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薛孟奇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編寫易懂、易學、易操作的勸返點工作注意事項,為家鄉全鎮36個村5個小區103個勸返點規範防控提供安全保障。
一附院趙璇博士全身心投入河南省首批新冠病毒防控應急科研攻關專項「高危人群和感染者免疫力的評估」的研究工作,爭分奪秒開展科研攻關。
一附院博士生趙璇等人進行項目科研實驗
醫學科學院湖北籍研究生胡夢龍撰寫醫學科普推文《鍾南山確認新型肺炎人傳人,我們該如何避免中招》,用自身所學守護家鄉父老的健康。
新聞與傳播學院多名學子加入「雷火志願隊」,每日生成超過10萬字的輿情研究報告,為救災防疫提供參考。
文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的青年學子們用文字、圖畫和歌曲為戰疫搖旗吶喊、加油助威……
新聞與傳播學院的2017級本科生任麒樺說:「大廈立地起,每一塊磚都功不可沒,我願做那不起眼的一塊。」她用參加桌球比賽所得獎金和勤工儉學收入為鄭州市公安局和鄭州鐵路公安處捐贈1000斤消毒液。
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任麒樺向一線捐贈消毒液
預防醫學專業的江恩麗·沙特別克在家鄉新疆阿勒泰衝乎爾鎮孔吐汗村主動請纓,走村入戶,與村級疫情防控小組成員一起開展全面篩查。
國際學院2019級金融數學專業的劉易報名來到107國道卡點,堅持每天到崗,先後檢查車輛4138輛,登記人員信息6000餘人次。
披上靡堅不摧的鎧甲,高揚時代旋律的戰旗。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匯聚起了共克時艱、共戰疫情的強大青春正能量。
把災難當成教材,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有這樣一批青年教師,雖無白衣戰袍,不能救死扶傷,卻堅守在另一個戰場,或教書育人,或科研攻關,為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
「身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就要發揮學術專長,為戰勝疫情貢獻一份力量。」90後青年教師丁培陽是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免疫學研究團隊的一員,疫情爆發之後,他放棄休息,全身心投入到新冠病毒檢測和疫苗研發項目攻關中,連續工作二十多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在多個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和抗體快速檢測試紙並投入一線使用。
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丁培陽在實驗室
利用國家細胞與基因治療國際聯合中心的平臺優勢,醫學科學院青年教師程振國協同團隊成員,加班加點集中精力開展科研攻關,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假病毒評估系統」。
疫情之下,他們勇挑重擔、敢於擔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應用到疫情防疫中,他們是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科技工作者。
高校是青年人精神成長的家園。
作為青年教師,他們秉持用一顆心去喚醒另一顆心的理念,把災難當成教材,用言傳身教和身體力行闡釋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積極開展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
教育學院輔導員常媛媛身懷8個多月身孕,疫情之初就進入戰鬥,分班級、分省份全面摸排掌握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出行軌跡,建立工作檯帳、開展宣傳教育、進行心理疏導,24小時在線守護學生身心健康。
教育學院輔導員常媛媛在與學生交流
從學校2月10日網上教學開展以來,商學院90後青年教師羅興就開啟了「主播之路」。為了讓課堂更有吸引力,他結合網絡授課特點採用「啟發式教學」,把《金融學》講得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確保了網絡授課質量。物理學院秦真真老師在上好網課的同時,還認真履行班主任職責,對同學們開展分類指導、答疑釋惑。
商學院青年教師羅興開展網上教學
他們本身也是90後,但在逆境中堅守崗位、為國育才,俯身做好學生的「青春擺渡人」和「成長引路人」,展現了新時代青年老師的風採。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青年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青年!中國青年是有深厚家國情懷的青年!中國青年是有偉大創造力的青年!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回望2003年非典時期,90後、00後還是父母眼中尚未長大、需要保護的孩子;而2020年的今天,他們已經用年輕的肩膀扛起社會責任,為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的新生力量。
一直以來,鄭州大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青年的家國情懷,引導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動員青年建功新時代。長期的辦學歷史與沉澱,凝結為鄭州大學「求是擔當」的校訓、「篤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風,「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鄭大精神和「勿忘人民」的鄭大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說:「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在這次抗擊疫情戰鬥中,青年們有召必應、使命必達,用實際行動為青春作出註腳,向黨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在全民戰疫的偉大鬥爭中,力爭譜寫絢麗的青春華章。(作者為鄭州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