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克西後腦勺肖像照以7倍估價成交
上周,一張藝術家班克西的帶連帽衫後腦勺的照片在倫敦蘇富比以高達4.3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這大約是估價3000-5000英鎊(約3745-6235美元)的7倍。
攝影作品《班克西》如果你看到這張照片的想法是:那真的是班克西嗎?恭喜你,你並不是一個人,而且你抓到了這張照片的精髓。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 Chris Levine 是一位相當有人脈的肖像攝影師,他的另外兩幅肖像將於本周二拍賣,分別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一幅肖像和凱特·摩絲的另一幅肖像。所以大家都說,他可以的,這張照片應該是真的。
據報導,這張名為「班克西」的照片拍攝於2017年,出了四版。其中一張給了班克西,另一張給了音樂家 Robert Del Naja,Levine 自己留下了第三張。就只剩下最後一張照片了,它現在屬於那位匿名藏家。
這張尺寸為62 x 45釐米的照片裡的主角,可能是班克西認可的任何一個人,或者就是個人臺,誰知道呢?反正他穿著連帽衫。但這也是這張照片有魅力的一個原因吧。
2. 「大便 emoji 手勢」照
最近,在日本的網絡上流行起了一種奇特的「大便 emoji 手勢」拍照的潮流,如圖,就是用雙手比劃出一個「大便 emoji() 」表情。
這個表情有何特別之處呢?其實「大便」在日語中的詞是「Unko」,其中「un」的發音與「好運」相似。所以日本人會在一些重要事件前,向朋友發送「大便()」的表情,祝福對方好運。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比劃的這些「大便」吧,有的效果還蠻不錯呢。
3. 把摩天樓變成巨型相機
Brendan Barry 是一名駐英國的攝影師,他以把各種不同尋常的東西變成可以工作的相機而聞名,從食物、人體模型到貨櫃和露營拖車。但他最近的一個項目是他迄今為止最具野心的——把紐約曼哈頓的一座摩天大樓變成一個巨型相機。
在這座大樓的第46層,他將160扇窗戶遮擋起來,這裡有2.7萬平方英尺的空間,可以俯瞰整個城市。他用這個巨型空間拍下了窗外各個角度的紐約的天際線。
「巨型相機」內部
遮擋窗戶
曝光中
用 iPhone 的手電筒給照片顯影
成品照片
成品照片
4. 一個環球旅行的相機配件
攝影師 Gary Gruber 最近在 eBay 上購買了一件哈蘇相機的鏡頭對焦杆。卻意外的發現這件快遞獨自開啟了環球旅行。
Gruber 說,過去18年來,他在 eBay 買賣了大量攝影器材,99.8%的交易都很完美。他也習慣了從海外購物偶爾延遲4、5天的快遞。而這一次的包裹歷時9天,竟然更新了39次物流信息。
以下是該包裹的國家路線:南非、荷蘭、比利時、美國、韓國、中國(香港)、美國。
當 eBay 賣家提出可全額退款時,Gruber 拒絕了,他想看看這件包裹到底何時會送達。
「單是物流追蹤記錄就可能成為一部短片的好素材!」攝影師 Gruber 說,「順便說一句,這對焦杆並不適合我的鏡頭,固定螺絲也脫落了,這件物品其實是無用的。」
5. 好玩的警車翻包照
網絡時代,警察們也一改往常嚴肅的形象,時不時在網絡上開個玩笑,跟網友互動交流,拉近與民眾的距離。這不,最近他們就流行起「開箱挑戰」了。類似之前網絡上流行的翻包照,這次翻開的是神秘的警車,這裡邊不僅有警棍和手銬,就連警察叔叔也挨個躺好,像玩具小人,不要太可愛哦!
瑞士警察
英國警察
中國臺灣警察
匈牙利警察
新加坡消防
6. 出版物推薦
《鳥瞰古文明:130幅城市復原圖重現古地中海文明》
作者:[美] 讓-克勞德·戈爾萬
出版社:後浪丨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古代城市復原圖的重要作用便是:讓我們回到現場,用想像力帶著肉體,親身體驗歷史。本書作者讓-克勞德·戈爾萬及其團隊用豐厚的考古學、建築學知識,以及他出色的繪畫天賦達成了目標。他用細膩的水彩畫直接呈現了古地中海文明,從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紀,時間橫跨3000年。130幅復原圖配以文字,精心介紹了87個地區與城市,將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一網打盡,其中不僅銪被各類史書反覆提及的重要城鎮,還有曾經輝煌一時卻被人遺忘的諸多地方。
7. 展覽推薦
#上海#
讓-呂克·米藍:天堂之秋
時間:2019年8月25日—2020年1月5日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此次展覽是法國藝術家讓-呂克·米藍(Jean-Luc Mylayne)在中國的首個美術館個展。讓-呂克·米藍的藝術實踐專注於鳥類攝影,在四十多年裡,他走訪了全球眾多鳥類的自然棲息地,並長時間於郊野中觀察,用相機捕捉鳥類稍縱即逝的瞬間。鳥類不僅是藝術家創作的對象,也是有同樣重要地位的藝術觀念合作者。展覽展出了讓-呂克·米藍約40幅於1979年至2008年間創作的作品,展現了米藍在創作中與梵谷相似的、處理自然的手法、以再現式創作將時間結晶化,以及挑戰其所處時代觀看方式等不同方面。
Gorels!女孩呀!
時間:2019年9月7日—10月31日
地點:166 Art Space
展覽展出12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都來自藏家Andrew和齡齡的個人收藏,無論是繪畫、雕塑和攝影作品,主人公都是女性,從不同的角度回應關於女性成長的各種討論,包括社會中由男性樹立對女性的偏見,由此展開圍繞女孩成長和女性特質,在藝術領域和當代社會的思考討論。
我們眼前所見的也正在看著我們
時間:2019年9月14日—10月19日
地點:工作室畫廊
工作室畫廊呈現德國藝術家Dagmar Keller在中國的首次個展「我們眼前所見的也正在看著我們」。同時,她作為工作室畫廊的下一位駐地藝術家在項目空間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駐地項目,這也意味著一系列圍繞鏡頭、視角和觀念的視覺盛宴和感知風暴將被一同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