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可愛,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有化身「小惡魔」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格外調皮搗蛋,讓父母們「操碎了心」。
很多家長沒想到的是,小時候越難帶的孩子,長大就越聰明。
澤宇小時候是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經常氣得澤宇媽胸悶氣短。幼兒園時候就調皮搗蛋,學老師說話、把老師氣哭,趁女同學睡覺時候給她們用洗不掉的水彩筆畫鬍子,人家家長找上門來的時候澤宇媽也只能一個勁兒地道歉。上小學後為了不上課更是偷偷把教室門鎖用萬能膠黏住,在膽子小的同學書包和鉛筆盒裡放毛毛蟲、仿真蜘蛛…
澤宇小時候被老師請家長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如果超過一星期老師還沒有打電話給澤宇媽告狀的話,澤宇媽心裡就會嘀咕這孩子不會犯大事兒了吧。對於澤宇的未來,澤宇媽也早就想好了:年齡一到就送澤宇去當兵,讓軍隊紀律好好「管教管教」自己的兒子。
就在大家都以為澤宇這孩子「沒救了」的時候,奇蹟卻發生了:初中後澤宇不知道是「想通了」還是「開竅了」,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時更是考了年級前十。
重點大學畢業後的澤宇選擇在上海打拼,短短幾年後就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他也成為了老鄰居之間教育孩子的「好榜樣」。
澤宇媽每每談到孩子調皮搗蛋時都會自豪地說「我家澤宇小時候又調皮又難帶,但你看看我兒子現在多棒,事實證明,小時候越難帶的孩子長大越聰明!」
這三類孩子是典型的「小時候越難帶,長大越聰明」,家長們可要注意了:
1、模仿能力強的孩子
科學家經過研究後證明,模仿能力越強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就越發達,模仿得越好、越形象,代表他們越聰明、智商越高。這類孩子小時候會經常模仿身邊人的一言一行,從剛開始的牙牙學語,到上學後的肢體動作…甚至有些小孩子會通過故意模仿一些別人的缺點來惹他們生氣來獲得快樂,這時候大家會覺得這個小孩調皮、讓人討厭,殊不知,這正是他們聰明的表現之一。
菁媽有個朋友是婦產科醫生,說前段時間一個五歲孩子來就醫,就是看媽媽用婦科的藥,孩子趁媽媽不在自己也把一顆病塞進去了,怕媽媽嚇得到醫院來取了。
2、動手能力強的孩子
人們常說「心靈手巧」,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能夠更快地接受外界信息,孩子們通過手腦並用的這種活動來來激發大腦發育,讓大腦更加活躍,自然更加聰明,除此之外,動手能力強的孩子都更加有創造力和激情。
特別是一些小男孩,給買的玩具,沒一會變會給玩具五馬分屍,最後慢慢進垃圾回收站時都是死無全屍。但是這樣的孩子大腦特別靈活。當然還是一種動力能力已經登峰造極的,買來的玩具,拆了之後自己還可以重新裝起來。
想想讓大人拆可能都拆不明白,而一個小屁孩兩下就拆解了,那也說明是種本領。
3、表達能力強的孩子
這類孩子由於愛說話、愛表達而被大人們覺得煩,但其實這類孩子更聰明。如果一個孩子有強烈的表達意願時,說明這個孩子大腦發育更好,表達的越清楚、越細緻,說明他們的大腦越活躍。同時,表達能力越好的孩子做事會越有條理,他們的觀察力也會比其他同齡孩子好。]
菁媽以前在廣州市心理協會做過志願者,輔導過一個家庭,媽媽說這孩子太會頂嘴了,說一句頂兩句。除了會頂嘴其他的什麼都不會。我告訴媽媽:那說明孩子的語言表現能力強啊。可以給孩子學習演講或者是小小主持人,口才之類的。而後來家長把孩子送去學習做主持人,再最後孩子真的就成了主持人。
父母們「望子成龍」的心態可以理解,但在孩子成長道路上,也千萬別忽略這些聰明的表現哦!善於發現孩子潛力、挖掘孩子潛力才能讓他們更加優秀。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