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10月27日失去自由起,到無罪釋放,張玉環已被羈押9778天。被帶走的那一年張玉環27歲,他的妻子宋小女23歲,兩個兒子,一個3歲,一個4歲。
年輕時的張玉環與宋小女
多年來,張玉環的家人一直堅持申訴,從未放棄。8月5日,張玉環前妻宋小女在網上發文,回憶了她自1993年張玉環被抓後的生活。
宋小女說,她從未想過放棄為張玉環申訴,她堅信他絕不是這樣的人,因為他對家庭很負責。張玉環入獄,她將兩個孩子託給老人照顧,一邊打工一邊繼續為張玉環申訴、上訪。
宋小女寫道:1996年她查出腫瘤,不敢治療,一是怕耽誤為張玉環申訴,二是擔心手術失敗兩個孩子無法生存。1999年身體情況惡化,為了維持生計,她決定改嫁。她嫁的這個人很好,以前回江西看婆婆,他都陪著她一起去,她東奔西走為張玉環申訴,他也十分理解。現在,張玉環的事已經得到了解決,兩個兒子也都成家了,她要回到現在的老公身邊好好陪伴他。
「1993年,張玉環給我留下了兩個兒子,一個三歲,一個四歲。現在張玉環回來了,我要給他完完整整的八個人。31歲的小兒子、32歲的大兒子,兩個兒媳婦,三個孫子。我希望張玉環可以好好珍惜這八個人。」宋小女寫道,「因為這八個人過得都很辛苦,一步一個腳印,誰也想像不出來,這麼多年究竟是怎樣過來的。」
「我從未想過放棄為張玉環申訴,只要他一天沒被放出來,我一天都不會停止申訴。」宋小女這樣寫道。
宋小女和兩個兒子
27年,9778天,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呢?要知道,從南昌起義槍聲響起的那一刻開始,27年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27年間,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渺小如沙粒般的普通人,在被命運扼住喉嚨的時候,又將被裹挾到何處去?
獄中的張玉環痛不欲生,獄外的宋小女感覺天都塌了。審判過後,張玉環和宋小女的家便毀了。家中的親人,都像被困於井下,暗無天日,求告無門。「感覺像螞蟻在鍋裡爬。」——宋小女這樣形容。
宋小女的自述短短一千字,用詞簡單,語氣平淡,字裡行間只有對這27年間生活經歷的描述,沒有怨恨命運,沒有為自己打抱不平--甚至沒有使用一個感嘆號。這讓我十分好奇,她是一個樸實的農村婦女,即便換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在經歷如此坎坷的人生後,能心平氣和地講述這段經歷嗎?
仔細看了宋小女的採訪,我找到了答案:宋小女是我們常常說起的——活出自在的人。
宋小女與張玉環的母親,張玉環出獄時,母親已84歲。
懷赤子之心,情意深重。出事那天發生的每一件事,涉及的每一個名字,宋小女都記得清清楚楚,她的普通話不甚好,帶江西口音,但絲毫不影響她回憶起與張玉環相處時的點滴細節。「好幸福!」宋小女說,「他在田裡幹活,讓我在地上坐著,我說我也下去幹活吧,他說,『傻瓜,這還用你幹嗎!』」說到這裡,宋小女的眼神像少女一樣清澈明亮,「用現在的話說,他對我好的不要不要的。」
與苦難同行,苦中作樂。「我都是每次跟他說假話,我在家裡過的並不好。我總是告訴他,我過得非常非常好。」形容自己在人後活的像一隻狗,受了傷只能自己為自己加油的宋小女,卻說自己是個命好的人,她得到了張玉環很多很多的愛,「他對我母子三人非常非常好。」這是一直支撐著她的信仰。
用善良回報善良,與過去告別。改嫁前,宋小女看中了現任丈夫的善良,但沒有利用他,她直言相告:要對兩個孩子好,自己忘不掉張玉環,無論她什麼時候去看他和婆婆,都不能阻攔她。她丈夫不但答應了,甚至每次宋小女要回去,他都會騎車把她送到車站,「張玉環回來前,我老公給了我5000塊,讓我給張玉環買東西。」我一直覺得,宋小女現任的丈夫,是這個巨大悲劇中的一束光,默默照亮了宋小女和孩子們的生活。宋小女說,把孩子養育成人,現在要完好的將一家人還給張玉環,而她,要勇敢地與過去告別,去好好地疼愛現在的丈夫。
宋小女接受採訪
宋小女在採訪中笑了又哭,哭了又笑,大悲大喜中,她勇敢地說出:「他要給我大大的擁抱!」如此直率、動人的情話,說給昔日的愛人,如今的親人聽,她的眼睛裡帶著超越愛情的光芒,讓人動容。
採訪播出後,出現很多質疑的聲音,有人覺得宋小女是為了賠償款而來;有人認為她接受採訪的言行過分,與身份不符;更有人直言,宋小女的改嫁是一種背叛。面對這一切,宋小女依舊面帶笑容,因為她已別無他求:「沒有人能體會我經歷了什麼,我就是我,愛就是愛!」 她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在這個談不上友好的世界裡,坦坦蕩蕩地走著,哭著,笑著。她曾被愛情滋養,被苦難浸泡,過得像一株野草,風來雨來,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我真想大喊一聲:宋小女,你笑起來真好看!
佛說:境來不拒,境去不留。宋小女有大智慧,這智慧又有她的善良加持,於是收穫了現任丈夫無限的溫暖和守護,生活中的萬般辛苦,都被這些甜衝淡了,這才是她最大的福報。願你我,都能如她一般,心向光明,無問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