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金霍洛旗轄區發生多起冒充政府部門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QQ、簡訊等社交方式主動添加受害人,偽裝成領導騙取受害人信任,然後以各種理由要求「匯款」。該類案件迷惑性大,社會影響惡劣,請各單位、各企業要引起高度重視,遏制此類案件蔓延。
警情回顧↓↓↓
• 9月19日:詐騙分子自稱是某鎮領導,添加某幹部微信,並以「親戚急需資金周轉,自己不方便從私人帳戶轉帳」為由,要求該村幹部幫忙轉帳3萬元,後該村幹部發現被騙3萬元。
• 9月22日:某單位職工接到自稱該職工領導的微信好友信息,並以:「其親戚急需資金,本人不方便給他人轉帳,需要其先幫忙轉帳5萬元給其他帳戶」,結果被騙5萬元。
騙術關鍵詞↓↓↓
警方提醒,這類詐騙案件中,接到詐騙信息的受害者在添加所謂的「領導」好友後,對方能準確的說出自己的姓名、單位,便逐漸放下戒備,慢慢走近詐騙「圈套」——
• 我看「頭像」和「暱稱」都是他本人,而且能說出我是誰,應該就是領導沒錯了吧?
• 領導關心企業發展,是對我們的信任,只是借用一下帳戶,應該問題不大。
騙術揭秘↓↓↓
詐騙套路
1、冒充領導主動添加好友
騙子通過不法渠道,盜取群眾手機通訊錄上所有聯繫人的聯繫方式,隨後精準發送信息,騙子對單位組織架構、人員組成、聯絡信息等了如指掌,一番偽裝後,便通過微信大面積「撒網」添加相關人員為好友;
2、言語隨和拉近距離
騙子用關心企業的口吻,甚至主動提出幫助受害人解決困難,極大降低戒備之心,獲取受害人信任;
3、進入正題,提出轉帳要求
隨後立即提出要求幫忙轉帳匯款的要求,比如親戚借錢、上級領導要求轉帳、朋友急用等等。抓住一般人對領導不敢質疑的心理,有時甚至使用「儘快」「馬上」「立即」這些催促性的詞語,既營造了緊張氣氛,又利用時間差降低受害人核實轉帳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 單位、組織務必定時檢查內部通訊錄情況,發現非工作人員請及時清理。
• 涉及轉帳、匯款等,務必通過電話等途徑核實對方真實身份。
• 交流中,如果不想太冒昧的質疑對方,可以委婉詢問對方一些問題,比如單位的人或事,核實對方身份。
• 如發現被騙,請及時撥打110或96110報警、諮詢。
統籌審核:溫偉民
責任編輯:任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