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2海的那邊/文
蘇聯解體使得原有的工業體系轟然崩塌,葉卡捷琳堡這樣一個由意志和計劃培育出來的工業巨埠,立即陷入了無款可撥無路可銷的困境。1990年代成為其建城以來最難熬的時代,城市發展也在這段時期也陷入了嚴重倒退 。
校/一條人文主義狗 畫/臉殼 圖/地緣谷
葉卡捷琳堡,作為以俄國首位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命名的城市,在崇尚傑出人物的俄羅斯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因為在她統治下,俄國日益強大,進入對外擴張的黃金時期。當然,命名這座城市的人更加威名遠揚,正是前者的丈夫彼得大帝。
葉卡捷琳堡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行政、文化、教育
和科學中心,人口僅次於莫斯科、聖彼得堡和新西伯利亞,
被譽為「烏拉爾之都」
﹀
意外的是,這個有點陌生的遙遠內陸城市,卻憑藉人口經濟綜合指標,在蘇聯解體後一直位列俄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
俄羅斯城市三強
﹀
然而,和世界主要國家第三大城市,比如中國廣州(2017年前居中國第三)、美國芝加哥、德國慕尼黑、日本橫濱相比,葉卡捷琳堡並沒有很強的存在感,熟知它的中國人也很少。
厚重而靈活的工業樞紐
提到這座城市,不能不談歷史。1723年,位於烏拉爾地區的葉卡捷琳堡正式建城,冶金和機械工業逐步打下了它的根基。史達林時代計劃經濟體制的強大推動力使它走向輝煌。二戰前,葉卡捷琳堡已是舉足輕重的機械、重化工、武器裝備製造和冶煉中心。單一個蘇聯最大機械企業-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的實力就是當很多城市難以企及的。
今天市郊的裝配車間也有蘇聯工業的影子
﹀
來自今日俄羅斯
蘇德戰爭客觀上加速了它的發展,戰爭期間共有437家大型工廠從戰區遷移到此,使其成為比戰前更龐大的工業生產重地,1943年葉卡捷琳堡的工業產值達到1940年的約4倍。
戰時後方加緊生產坦克
﹀
烏拉爾葉卡捷琳堡國立大學如今還有當時衛國戰爭
遺留下來的「喀秋莎」型火箭炮
﹀
戰後,這座免於戰火的城市延續著成功。據統計,50至60年代,以鋼鐵石油為重的蘇聯至少有75%的高爐設備和90%的石油鑽探設備生產於此。葉卡捷琳堡還和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很深的淵源,新中國建設的首批重型機械企業,幾乎都有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的影子,當年的烏拉爾國立大學等高等學府也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寶貴的工業化人才。
位於烏拉爾山脈東麓的葉卡捷琳堡,資源非常豐富
﹀
如今,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生產的坦克仍在源源不斷
賣到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印度等國
﹀
生產線上的這些T-90S主戰坦克是越南訂購的。
2017年越南與俄羅斯在期達成T-90S採購協議,約為64輛
其中絕大部分都在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生產
﹀
蘇聯解體前,以葉卡捷琳堡為核心的烏拉爾工業區實力僅次於以莫斯科為核心的中央工業區,是蘇聯維繫全球超級大國地位的重要支柱。
然而,蘇聯解體使得原有的工業體系轟然崩塌,葉卡捷琳堡這樣一個由意志和計劃培育出來的工業巨埠,立即陷入了無款可撥無路可銷的困境。1990年代成為其建城以來最難熬的時代,城市發展也在這段時期也陷入了嚴重倒退。
曾經一個城市的黃金時代的落幕
﹀
幸運的是,進入2000年代,油價的竄升給俄羅斯帶來了復興的契機,也給葉卡捷琳堡擁抱未來的希望,該市抓住機遇逐漸開始艱難的轉型,為獲取急需的資金,它首先對金融資本和能源巨頭敞開懷抱,比如本市的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烏拉爾焊接機械廠和烏拉爾化工機械廠等核心企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併入俄羅斯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由實力雄厚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控股,並在倫敦證交所上市。
光鮮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大樓也反映出在當地的地位
﹀
其次,該市也及時轉變產業發展思路,在傳統訂單日漸凋零,坦克和戰車產品無人問津的情況下,原有企業逐步轉型為俄重要的建築機械、交通設備、核能設備、自動化和流水線生產商,客戶也從原加盟共和國向亞非拉和部分西方國家拓展。
就比如新開發的烏拉爾系列 NEXT 6x4卡車,
以良好的機械適用性著稱,這是為數不多仍能出口
到已經是世界工廠的中國的優秀工業產品
﹀
這些舉措避免了裁員潮,比較完整的保留了人才體系,也保住了城市的最根本要素—人口。同時,該市也對中亞移民持歡迎態度,新勞動力的不斷引入帶來了活力,葉卡捷琳堡的人口總體保持了緩慢增長的趨勢,至2019年初已達1501700人。
*長按複製【 地緣谷 】或【 Geo-Valley 】
值得一提的是,葉卡捷琳堡在商業發展上更加靈活有效,並已逐步發展成為俄第三大金融中心。截止2018年,12家大型外資銀行、300多家大型跨國公司辦事處和100多家俄本土金融機構雲集於此,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俄中部商務第一城。
葉卡捷琳堡的「維索茨基」多功能摩天大樓,
裡面雲集了多家俄本土金融機構
﹀
葉卡捷琳堡專門用於招商的「峰會」商務中心
﹀
經歷了誕生到輝煌到衰落再到轉型的漫長旅程,葉卡捷琳堡獲得了新生,但如果與中美相同地位的城市進行直接比較,葉卡捷琳娜在規模和經濟總量上無疑全面落入下風。
2017年葉卡捷琳堡都市區人口為147萬,GDP總量為1.16萬億盧布(合169億美元),尚不及三線城市安徽蚌埠的水平,而傳統中國第三大城市廣州常住人口為1449萬,GDP達到2.15萬億人民幣(合3058億美元),有數量級的差距。在歐洲,它的城市規模與德法第三大城市慕尼黑和裡昂相近,但經濟總量僅為後兩者的四分之一。
衛星俯瞰下的葉卡捷琳堡
﹀
夜幕下的葉卡捷琳堡
﹀
來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市區面積更大的廣州
﹀
'』小蠻腰」映襯下的廣州
﹀
來自中國國家地理
實際上,放眼全球,葉卡捷琳堡的GDP甚至達不到緬甸仰光的水平,更遑論和經濟總量6590億美元的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相比了。
*長按複製【 地緣谷 】或【 Geo-Valley 】
從其他發展指標上看,葉卡捷琳堡年人均投資額長期維持在90000盧布(約合1270美元)的較低水平,體現出經濟增長的前景不佳。2017年,其中小企業創造產值佔比為29%,而歐盟為55%,中國為60%,表明經濟實體活力不足,對城市的支撐能力不強,這對於一個老工業城市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因為投資不足,許多市政工程也被迫陷入爛尾和停工
﹀
當然,數據偏弱不能完全折射出城市實力。但總體來看,葉卡捷琳堡仍然存在發展動力不足、資本相對短缺、產業過度集中、現代服務業滯後等問題,當然,這些不僅是它面臨的問題,也是眾多俄羅斯城市面臨的問題,甚至是這個國家面臨的問題。
低調而有魅力的科教名城
以經濟指標衡量,葉卡捷琳堡與全球一流城市相距甚遠,與中國二線城市也有不小的差距。但從聯合國定義的人類發展指標體系來看,葉卡捷琳堡無疑是一座有魅力的宜居城市。也是一座俄羅斯乃至歐亞大陸上不可多得的科教重鎮。
收入水平上,葉卡捷琳堡與莫斯科有明顯差距,但穩居俄羅斯中上水平。據俄統計局數據,2018年該市平均年薪為716 637盧布(約合10047美元),是莫斯科的65%。葉卡捷琳堡的優勢在於生活成本相對於莫斯科要低很多,它的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1平米,在全俄排名靠前,房價也不算離譜,近年來都市區均價一直穩定在80000盧布(約合7833元人民幣)左右。
當然,房屋的年紀一般也比較大
﹀
這樣的房價和收入,如果放在中國來看的話,大致接近哈爾濱的水平,算是一個幸福感比較高的城市。截至2017年,葉卡捷琳堡有60家專門的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每千人醫護數達到16,是全俄最高,也高於北京12的水平。
此外,葉卡捷琳堡有優美的自然景色,這裡數量繁多的城市公園和無處不在的森林湖泊也是很多城市難以企及的。
葉卡捷琳堡是俄羅斯最富文化氣息的城市之一,全市共管理了800處歷史和藝術名勝,其中不乏世界級的文化藝術瑰寶,比如葉卡捷琳堡藝術博物館、滴血教堂、謝瓦斯捷亞諾夫宮、珠寶博物館等。如果再加上遍布全城的哥德式、巴洛克式和東方風情建築,以及數量繁多造型獨特的歌劇院和紀念碑,葉卡捷琳堡是能給遊人帶來流連忘返的文化體驗的。
大茲拉託烏斯特教堂
﹀
另一個支撐葉卡捷琳堡地位的是它的科技和教育實力。據「全球城市實驗室」研究數據顯示,葉卡捷琳堡位列2019年世界城市500強榜單第270名,與此排名相近的中國城市是鄭州和福州,歐洲城市是義大利第三大城市都靈和法國第四大城市土魯斯,而這些城市的經濟得分遠高於葉卡捷琳堡。能排在這一位置的原因就在於葉卡捷琳堡的科學教育得分比較高。
雲集於此的40多所大學和140多個科研機構帶來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烏拉爾聯邦大學、烏拉爾國立礦業大學、俄羅斯科學院烏拉爾分院,這些機構產生了充分的知識價值,保證了葉卡捷琳堡乃至俄羅斯在數學、機械、材料、冶金、地球物理上不俗的實力。
烏拉爾國立大學成立於1920年,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
最東部城市—葉卡捷琳堡,是俄羅斯著名高校之一
﹀
總之,葉卡捷琳堡雖然並不土豪,但公共服務體系健全,文化內涵豐富,科教基礎紮實,擁有一座歐洲老城的不俗氣質。
文明和財富交匯的地緣重鎮
作為身跨歐亞的戰略聯通樞紐,葉卡捷琳堡對於擁有雙頭鷹象徵的俄羅斯而言,自然是重要的地緣角色,近年來,在俄羅斯向東看整體氛圍的影響下,葉卡捷琳堡被稱為第三首都、第二首都甚至直接遷都的提法都在俄羅斯輿論界被熱議過。
俄羅斯西部和東部交匯點
﹀
從更廣闊的地緣上看,這座城市與中國、中亞和東歐的地理距離都不算遠,並體現出東方文明、中亞文明、歐洲文明廣泛交流的特點。現實中,俄東部大開發長遠的戰略支撐、烏拉爾地區豐富的資源供給、眾多鄰國廣闊的市場需求都帶給了葉卡捷琳堡無與倫比的獨特優勢。
也正是這些優勢,使俄羅斯政府有從國家層面擦亮這張地緣名片,並促進俄東西部共同進步的整體考慮。
2009年,首次金磚峰會在葉卡捷琳堡召開,使其以正式啟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方式,增強了在全世界的存在感。
2009年首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正式會晤舉辦地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接待宮
﹀
2010年起,俄政府在此每年定期舉辦代表獨立國協地區最高水平的國際創新工業博覽會、國際建材博覽會、國際礦業博覽會等展會,使葉卡捷琳堡成為俄羅斯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舞臺,也成為外國投資者進入俄羅斯的良好平臺。
2010葉卡捷琳堡國際創新工業博覽會
﹀
除了定期展會,近年來,上合組織峰會、多次中俄博覽會、全球製造業與工業化峰會、甚至世界盃都曾在此舉辦,也使得葉卡捷琳堡的熱度得到不斷提升。
基礎設施方面,車里雅賓斯克-葉卡捷琳堡高速公路、莫斯科-喀山-葉卡捷琳堡高鐵線、葉卡捷琳堡商務物流園區等項目的推進,促成了葉卡捷琳堡互聯互通能力的增長,推動了它與莫斯科之間互補發展的良好態勢,也帶動了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的深入開發。
交通工具的升級換代對於葉卡捷琳堡的經濟圈
擴大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
葉卡捷琳堡作為亞歐樞紐的屬性是充滿吸引力的,因為它同樣可以幫助東西方兩個文明圈的國家完成貿易和財富流通。這一點,使得葉卡捷琳堡對於俄羅斯的眾多鄰國來說也越來越重要。
2014年起,涵蓋獨立國協多個國家,旨在形成統一市場並促進自由貿易的歐亞經濟聯盟不斷推進,俄羅斯渴望這一戰略成為自身再次崛起的重要支點,而成員國也有各自的地緣政治經濟利益需求,作為這一統一市場的必經之路和重要腹地,葉卡捷琳堡正以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產生逐漸增強的輻射能力和帶動作用。
更引人注目的是,2015年5月,中俄兩國聯合發布《關於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亞歐大陸上兩大經濟倡議的對接合作自此拉開序幕,在產能、資源、市場、技術互補的合作格局下,多個經濟體之間的投資、貿易、物流、產業交流將更加頻繁,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參與,也更增加了葉卡捷琳堡作為東西方交流平臺的地緣份量。
金磚五國領導人就全球政治經濟領域重大問題以及
金磚國家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會晤
發表了《烏法宣言》,通過了《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
﹀
總之,葉卡捷琳堡是一個幸運的地方,也是一個影響力不斷增強的地方,它有它的成就,也有它的不足,它或許不能成為最豪華的國際大都市,但它的優勢也是其他城市難以複製的。可以肯定的是,在俄羅斯本國和區域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和助力下,不久的將來,這座魅力獨特的俄羅斯城市會進一步大放異彩。
參考資料
俄羅斯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介紹 . 杜青泉
橫跨亞歐大陸葉卡捷琳堡:俄羅斯帝國的埋骨之所 . 王新春
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 . 沙希利·浦洛基
葉卡捷琳堡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經商室
俄羅斯烏拉爾重機廠發展現狀分析 . 翁伏虎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