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閱刊」並設為星標!每天都收到我們的文章。
2020年9月高考優秀作文專輯9月出爐,買買買!
高考第一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諮詢微信160170248,手機13602424805
語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專刊目錄
海量免費試題,請關注:1語文試題彙編2020年6.1-7.7全部語文試題 2.試題彙編2020.5.1-5.31 3.試題彙編2020.4.1-4.30 4.試題彙編2020.3.1-3.31 5.初中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6.小學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2020高考錄取正在進行中,各省的投檔錄取動態正是眼下大家最為關注的事情之一。最近,浙江一名683分(滿分750分)的高分考生「落榜」了的消息便引發了廣泛關注。
這則消息的起源,來自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浙江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類二段線上考生成績分數段表」:
說明:浙江省的二段線,相當於其它省的本科二批次。沒有在第一批次裡錄取的考生,就在這個二段線上錄取。2020年高考,浙江省平行錄取一段線是594分,二段線是495分。
可以看出,一共有198名考生在一段線(594分)以上,但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在一段線上被錄取,這其中還包括一名683分的高分考生。
從浙江省2020普通高校招生成績分數段表(總分)來看,今年683分及以上的考生僅848人。而從浙江省今年普通類第一段平行志願投檔線來看,除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極個別頂尖高校,憑藉683分的高考成績可以填報其他任何大學。
不僅大學隨便挑,683分的專業選擇餘地也不小。以浙江大學為例,除了社會科學試驗班(竺可楨學院人文社科實驗班、智能財務班)、 醫學試驗班和工科試驗班(竺可楨學院圖靈班)這三個專業,其它專業投檔線都在683分以下,可以隨便挑。
既然如此,這位683分的考生為啥沒被錄取呢?
是志願填報不夠科學合理嗎?基本不可能。浙江省普通類志願採用「專業+院校」的模式進行填報,考生最多可以填報80個志願,大大降低了滑檔概率,只要正常填寫,幾乎都能被順利錄取。也正因為如此,上一段線的考生,在一段錄取結束後仍沒有著落的,越來越少,近兩年都不到200人。
8月27日,有媒體記者了解到了這位考生的真實情況:他對自己有更高要求,所以之前沒有填報志願,預備明年再戰,最近已經重新拿起高中課本,又開始複習了。
根據知情人講述,這位考生成績一貫優異,此前的三門選考和外語考試總分超過440分(滿分450分),主要是對語文和數學兩門必考科目的成績不太滿意。
其實,仔細對比浙江省二段線上考生成績分段表和二段線投檔院校名單,可以發現,600分及以上滑至二段填報的這148名高分考生,可能有145人都選擇了復讀!
浙江第二段投檔線出爐,600分以上學生只投檔3人
對此,有高復班的老師說:今年選擇高復的考生確實比較多。並且做出了提醒:高分復讀需謹慎,提升空間較小,還有退步的可能。
在我們印象裡,選擇復讀的考生一般都是因為高考發揮不好,和平時成績差異較大的學生,我們通常稱為「落榜生」。不過近幾年高分考生選擇復讀的現象愈來愈多,這一群體的復讀生數量呈擴大趨勢。
高分考生選擇復讀現象越來越普遍,各學校為了提高學校重本升學率也不惜使用各種「福利」來吸引高分生入讀:有的學校提供免費食宿,有的學校按照考生高考分數給予一定的學費優惠或者免除學費,有的在此基礎上還另補助獎學金。
那麼,為何現在越來越多考生會選擇復讀呢?
在高校擴招、錄取率攀升,學歷膨脹、本科乃至研究生學歷含金量嚴重縮水的今天,上大學顯然已經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事情了。以雙一流、985、211為標籤的名校數量基本是固定的,既集中了最優質的資源,也集中了最優秀的學生。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仍無法量化評價,依據雙一流、985、211等標籤來篩選求職者顯然更簡捷高效。因此,部分企業會在招聘啟事中寫明「只招985/211院校學生」,或者「985/21院校畢業生優先」,以此來作為候選人的篩選條件。
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因為學歷歧視,雖然普通高校也有人才,但企業需要花最短的時間和成本找到能力較強的人,如果逐個篩選,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過大。而用雙一流、985、211這樣的標籤來篩選人才, 的確可以讓他們更大限度地節約時間和成本。
一張名校文憑,不一定能保證你站在事業或人生的頂峰,但足以能保證你在谷底上方。
目前,廣東、福建、河北、遼寧、北京、天津、上海、海南、山東已經完成了一二本合併,在未來本科批合併或是大勢所趨。根據各省2020高考最低錄取分數線劃分來看,全國多省已完成二三本合併,目前僅剩青海、湖南兩省保留本三批招生。
合併後,原三本批次招生的院校擠進二本招生,更有許多原本在二本批次招生的學校變為在一本批次招生,與985、211、雙一流大學這些重點大學同批錄取。比如今年,廣東就有廣州美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等原在二本招生的今天擠進高優線上招生;在湖南有衡陽師範學院、湖南第一師範等二本學校升為一本,與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同批錄取。
「一本」陣容的擴大,一定程度上使得本科批次梯度減少,影響效應削弱,「一本」的含金量也大不如前了,這時候,名校的優勢逐漸凸顯,名氣、教育資源、師資力量、校友圈等方面的考量對於高分考生而言更具參考價值。
從現實來看,名校,早已不僅僅是一種情結了,而是切切實實可轉化為利益的。不可否認,名校畢業後找工作的起點會比普通高校稍微高一點,且不說引進人才這方面政策的影響,僅從就業薪酬等肉眼可見的來看,那也是非常直觀的。
從中國薪酬網公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點擊查看完整榜單)看,清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平均薪酬以10818元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榜單中,排名靠前的大多是985和211高校,與普通高校畢業生薪酬水平差距較大。
另外,近幾年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本科生、研究生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名校與非名校畢業後的選擇、去向、薪酬待遇等差距也在增加,這也使得」搏名校「的考生增多。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高校畢業生逐年增長,在畢業生就業壓力、非全日制納入統考、研究生招生擴張等因素的刺激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呈現快速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290萬人,較上一年增加52萬人,增幅達到21.8%。在2015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結束兩年下滑趨勢,之後開始迅速增長,5年來增加了125萬人。
數據來源:教育部
雖然,在相關政策的導向下,高校紛紛進行研究生擴招。但擴招對於普通考生來說,競爭壓力有增無減,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高校中接收推免生比例的提高,在一流大學推免生源中,普通高校學生佔比較低。
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統考以外,還可以選擇推免。但推免不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薦免試資格,還需要考生在本科階段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學校層次也會成為錄取重要因素。
根據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官網公布的2019年擬接收推薦免試碩士名單的數據,北京大學2019年共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來自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佔比高達94.8%。
中山大學2019年共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來自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佔比達到91%。
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共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1849名,其中有1613人本科來自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佔比達到87.24%。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畢業於「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生佔比較高,意味著普通高校學生通過推免進入名校的機會相對較低。隨著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續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屆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而如果本科不是名校想進清北這類頂尖名校就變得希望渺茫,對於目標明確,大學立志考研,尤其是考取名校的考生而言,復讀或是更合理的規劃。
聲明:本文內容由高考直通車綜合自錢江晚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國薪酬網,轉載請註明本聲明。
文章轉自:
本文系轉載,原作者:告知幫您署
更多資源請加入 月刊語文精品資源共享QQ群:257017198
本文由語文閱刊(yuwenyuekan) 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致原創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無意中侵犯了您原創版權,請聯繫,馬上刪除!謝謝!
投稿:120156131@qq.com,註明「原創」 商務合作 QQ120156131
初中試題庫大(stkuda)
小學滿分100(manfen100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