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級高新區和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窗口,西安高新區成立29年來,聚集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為發展硬科技夯實了根基。2020年,隨著「啟明920」AI智能加速晶片等一系列硬科技重磅成果問世,以及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的啟動建設,高新區硬科技發展加速成勢,區域發展硬實力倍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科技「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這是高新區乃至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努力目標。梳理2020年發展軌跡,西安高新區為了這一目標的努力與探索躍然紙上。
發揮硬科技引領作用
「抗疫」成果持續湧現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產業經濟發展受到衝擊,但西安高新區卻實現了逆勢上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高新區GDP增長13.8%,佔西安市總量超過25%,GDP增速在全國169個國家級高新區中排名第一。
西安高新區逆勢發展的動能何在?分析背後原因,政策保障是一個重要因素。為化解疫情影響,高新區出臺疫情期間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政策、復工企業用工專項政策、支持生物醫藥生產企業發展政策等,千方百計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支持。疫情期間,高新區硬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金磁生物研製出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快速核酸檢測試劑盒,15分鐘即可快速出結果;中科創星投資企業研發的「扎針神器」,將手臂置於血管成像儀下方,打開開關就能清晰照出血管,解決了醫護人員因穿著厚重防護裝備穿刺不準的難題;泰豪紅外研發的人體溫度篩查紅外熱像儀採用非接觸式成像測溫原理,人群通過時即可自動完成體溫檢測……
疫情期間,這些硬科技成果都已在全國得到廣泛應用,持續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助力。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科技戰疫」背後,是西安高新區這幾年的厚積薄發。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對西安高新區硬科技實力的一次檢驗,毫無疑問,西安高新區經受住了考驗,並以「過硬」的科技實力和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搭建孵化培育鏈條
暢通企業發展渠道
2020年,西安高新區先後有8家境內企業上市,其中中航富士達、康拓醫療、中熔電氣等一半多企業均帶有明顯的「硬科技」屬性。在高新區良好的孵化培育體系支持下,硬科技企業在這裡實現了快速發展和有效成果轉化。
為確保企業數量增長與質量提升並舉、規模壯大與能力提升並重,西安高新區建立起「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的硬科技企業梯度成長培育體系。
「從企業成立初期到後來發展的各個階段,高新區對我們的支持是全方位的」,西安星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振軍說,從2014年成立時的6名員工,再到如今的近百名員工和3000多平方米的研發生產基地,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都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雖然公司體量小,但在跟高新區溝通協調時,一直都很愉快,從未感覺被怠慢」。
除了建立梯度成長培育體系,針對科研創業人員在經營企業方面的弱項,高新區還推出「技術經理人模式」,全力破解科技成果轉化中「融資難」「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技術經理人模式」則是高新區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設立的銜接推動科研人員與企業經營者合作的中間力量。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技術經理人能夠幫助企業量身選擇適用企業吸收應用的科技成果和技術專家,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幫助高校和研究院的成果找到應用場景。目前,「技術經理人模式」也已作為改革創新案例在全國推廣。
此外,高新區首個硬科技孵化平臺——中科創星,也為暢通硬科技轉化做出了重要探索。中科創星成立了專注硬科技投資的基金,設立了創業培訓、政策諮詢、融資服務等一系列科技創業服務項目。其中,定製化課程「硬科技創業培訓營」針對性強,直擊創業痛點,為不少科研人員向企業家轉型提供了幫助。
據統計,近3年來,西安高新區累積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100餘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5000餘家;推廣「西光模式」,累計培育硬科技企業305家。優良的孵化培育體系,讓硬科技企業成長路徑和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得以進一步暢通,一個創新活力足、產業生態優的科技新區,正已傲人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打造硬科技良性生態
激發科技創新動力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通過政策支持、產業落地、資金扶持、平臺搭建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打造硬科技發展的良性生態,激發硬科技發展創新動力,使硬科技企業茁壯成長,讓硬科技IP更加鮮明。
為完善「硬科技」發展頂層設計,西安高新區啟動《創建硬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規劃(2020-2023年)》,提出「123489」總體思路,並先後發布《西安高新區硬科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西安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制定《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關於支持重大創新和成果產業化政策》《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
與此同時,西安高新區探索與西安光機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開展融合發展新模式,組建硬科技發展研究院、硬科技產業集團,推動硬科技成為區域發展新引擎,並不斷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研發費用GDP佔比超過6%,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
適宜的「土壤」和「氣候」,催生了一大批硬科技成果落地。目前,西安高新區已聚集了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晶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硬科技產業,集群效應凸顯,提質增效明顯。超寬禁帶氧化鎵功率器件、超高強韌鎂基複合材料、物聯網核心晶片等業界領先硬科技成果的問世,以及海創園項目、奕斯偉矽產業基地、比亞迪智能終端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落地,也讓人們對西安高新區刮目相看。
西安高新區是硬科技的重要承載地,也必將成為硬科技產業新高地。今年6月,西安高新區乘勢而上,全面啟動創建首個國家級硬科技創新示範區。未來,西安高新區將高舉硬科技創新大旗,充分發揮現有科技資源稟賦,以率先啟動創建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為契機,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硬科技影響持續擴大,到2023年基本建成硬科技創新示範區,讓硬科技迸發出無限能量,創造無限可能。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