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由廣東衛視、山西衛視聯合製作的大型原創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以「第一季節目成果分析及第二季節目創意策劃研討」為主題,在北京舉行專家研討會。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範宗釵,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山西廣播電視臺臺長劉英魁,廣東衛視總監餘得通等領導及嘉賓與會發言。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在發言中為節目點讚:「《國樂大典》最大的特點,在於節目形態的原創性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繼承與傳播。在很多衛視熱衷於引進國外綜藝節目模式或製作播出娛樂真人秀的當下,廣東衛視與山西衛視能夠保持清醒,勇於立足中華優秀文化,銳意創新,探索一條本土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原創路徑,難能可貴。」
《國樂大典》是廣東衛視和山西衛視彰顯主流媒體責任、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懷的佳作。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表示,這檔節目是廣電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具體舉措;是一場向經典致敬、揭開中國音樂之美的文化視聽盛宴,是一曲融中國當代音樂與傳統民族音樂美學的交響,也是一臺薈萃現代電視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的精品力作。
節目首次在電視綜藝舞臺上以團隊競演、嘉賓評述的方式傳播國樂文化,挖掘國樂傳承人背後的故事。廣東衛視總監餘得通介紹,13期節目在全國總共有近兩億觀眾收看,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觀眾佔比接近50%,觀眾構成呈現出年輕化、高學歷、高收入的特徵。圍繞節目策劃推出了800多條碎片化短視頻,其中最高一條點擊量超過2億。3月23日,節目播出僅三期,總局《監聽監看日報》就專題點讚;5月28日又傳來《國樂大典》被總局評為2018年一季度創新創優節目的好消息,收穫了社會的熱烈反響。
立足傳統,文化傳承煥發新生
《國樂大典》自2018年3月2日元宵佳節起,逢周五晚在廣東衛視和山西衛視雙平臺播出,5月18日在北京迎來第一季收官盛宴《國樂大典·巔峰之夜》。
不同於許多電視綜藝節目將製作外包的模式,《國樂大典》從策劃、導演、拍攝、製作都由臺內製作團隊——廣東衛視「夢之隊」傾力打造。節目採用「4K超高畫質電視技術」錄製,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實現情境演繹,還原國樂美學的大寫意和大寫實,實現傳統國樂與高科技的首次碰撞,成就前所未有的極致視聽享受,詮釋千年國韻風華,讓中華民族音樂精華得以流傳和發揚,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開拓了國樂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新高地。
粵晉聯手,實現雙贏的合作模式
《國樂大典》是廣東衛視、山西衛視兩大衛視聯合製作出品的節目品牌,採用聯合出品、同步播出的「雙衛視合作模式」,通過全媒體合作平臺的建立,優化媒體資源配置,不僅分薄了製作成本,更是擴大了節目的影響力,真正實現了1+1>2的正向作用,一方面為中國民樂文化藝術的發展和傳播搭建更好的展示平臺,另一方面在節目資源整合、宣傳推廣以及提升對民族文化電視傳播表達上發揮重要作用。
在合作的過程中,兩大衛視大膽創新,明確屏幕年輕化、受眾年輕化的努力方向,在《國樂大典》的節目設計上,採用競賽制的選拔方式和新穎的表演方式,設置尋樂人的角色和「國樂鑑賞團」嘉賓闡釋與演示的環節,增強了文化節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提高觀眾參與度,不僅宣傳了經典國樂,而且吸引了更多的年輕受眾、更多的大眾去觀看、欣賞國樂。
收視數據和良好的口碑引來各界加盟推廣,《國樂大典》第二季即將盛裝起航,康美藥業率先冠名,廣東衛視、山西衛視兩家衛視的合作會更加深入,協同進步。更多國樂大咖也將相繼亮相,攜手奏響中華文化的正聲雅音。
擦亮品牌,文化類節目蓄勢待發
2018年,是廣東衛視的「國樂元年」,也是「文化IP元年」。隨著《國樂大典》節目的播出,這場以「國樂熱」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熱」也被推到了高點。今年,廣東衛視將圍繞「國樂」主題,打造「巡迴演出」、「紀錄片」、「少兒版國樂大典」、「文化周邊」等系列產品,全方位將國樂玩出新時尚,弘揚國樂經典,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近年來文化類節目走紅,是螢屏上的一大亮點。面對市場的變化趨勢,廣東衛視也將致力於打造一系列文化節目IP矩陣,接續文化血脈,擦亮文化類節目品牌。升級打造美食文化紀錄片《老廣的味道》,用美食傳遞「老廣」的智慧與情懷;匠心打磨《懸壺嶺南》、《國醫大師》、《秘境神草》第二季三部大型人文紀錄片,透視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華夏五千年醫藥之精髓,致敬國醫國藥。
未來,廣東衛視將以推出文化系列IP的方式,深入挖掘原創IP本身的價值,製作出更多兼具文化關懷和精良製作的文化類精品節目,講述中國故事,展現文化力量,弘揚中國文化傳統,傳遞中國文化自信。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