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原夏爾擁有深厚的罕見病領域專長、令人矚目的中晚期研發管線及大分子產品在研項目,並掌握了基因療法和重組蛋白領域的前沿技術。合併後,新武田擁有一條高度互補、穩健且形式多樣的產品管線。專注四大治療領域的藥物研發-腫瘤疾病領域、消化疾病領域、神經科學疾病領域及罕見疾病領域,同時在血源製品及疫苗等特定領域進行專項研發投入。
2019年1月8日,武田藥品工業株式會社(TSE: 4502) (NYSE: TAK) (以下稱為「武田製藥」) 宣布完成對夏爾公司(以下稱為「夏爾」)的收購,並攜手共同致力於打造一家總部位於日本、以價值為基礎、以研發為驅動的全球領先生物製藥公司。
武田製藥正在不斷擴大業務覆蓋範圍,並在日本和美國保持極具吸引力的領先地位,其全球各地的員工致力於為大約80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的創新藥物。武田製藥專注於腫瘤、消化、神經科學和罕見病四大治療領域的研究,並承諾在血源製品(PDT)及疫苗等特定領域進行專項研發投入。武田製藥強健且具有高度創新性的研發引擎,將更加專注於突破性療法的創新,打造更加全球化、穩健且形式多樣的產品管線。合併後的武田製藥,年總收入將超過300億美元,主要來自腫瘤、消化、神經科學、罕見疾病以及血源製品(PDT)等核心業務領域。
武田製藥全球總裁兼執行長Christophe Weber先生說:「我們很高興此次收購在2018年12月5日舉行的武田製藥全體股東大會上得到絕大多數股東的批准。我們也很欣喜,在武田製藥和(原)夏爾分別的努力和監管機構的順利批准下,此次收購能夠比預期提前幾個月完成。我們要感謝員工、合作夥伴以及股東在整個收購過程中給予的支持。這是武田製藥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標誌著我們在加速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令人激動人心的一步,隨著我們的企業規模和業務覆蓋範圍的擴大,將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加創新性的藥物。」
Weber先生補充道:「整合工作從今天開始執行。我們有信心在經驗豐富的武田製藥執行團隊的領導下,能順利完成整合併取得出色的成績。2018年9月,我們建立的運營模式為整合計劃設定了一個清晰的框架,而且我們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專業整合團隊來領導整個過程。」
為了給此次收購提供資金,武田製藥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獲得了長久性的籌資,且武田製藥總債務的混合利率約為2.3%。武田製藥有信心維持其投資信用評級,並在收購完成後的三到五年內將負債淨額與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恢復至2.0倍甚至更低標準。
據武田大中華區負責人單國洪先生介紹,Weber先生將出席於2019年1月8日,下午三點(太平洋標準時間)舉行的摩根大通(J.P. Morgan)醫療健康會議,並正式宣布收購夏爾這一消息。
單國洪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醫療市場,武田對中國的重視度是和美國、日本及歐洲一樣的。收購夏爾之後,武田將會有超過10款以上的新產品在接下來的五年裡陸續在中國上市。
關於外界普遍關注的隨著收購夏爾,武田成為全球TOP1的罕見病製藥公司後,對中國罕見病市場的看法以及未來武田罕見病發展的相關問題,單國洪表示,罕見病是人類醫學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目前已知有近7000種罕見病,而80%是由於基因缺陷所致,具有遺傳性,存在嚴重程度高、難確診、難治療、費用高等系列問題。在各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努力下,各國家和地區在罕見病領域的研究、診斷、治療及醫療保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隨著中國醫療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化,當下中國罕見病行業的發展也迎來了黃金時期。近期出臺的一些列政策都是以創新為主導,而罕見病領域雖然具有其特殊性,但蘊含了絕佳的創新機遇。全球領先的醫藥市場研究機構EvaluatePharma報告顯示,未來5年,全球罕見病藥物銷售額將以每年11.1%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2090億美元。
回到中國罕見病市場,毫無疑問,目前還是存在一些痛點和市場發展方面的問題的,第一個是罕見病的知曉率、診斷率、治療率不高。這個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患者教育,更需要一些醫療資源的保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需要一個協調方來協調各種渠道的通暢,使對應的教育能觸達到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患者。
所以根本上來講,教育的前提是要知道患者在哪裡。而這一點,罕見病患者的登記制度,應該通過立法的方式來保障。
目前一些經濟欠發達的,相對小一點的國家,它反而有比較全的各種各樣的疾病的患者的數據,這樣對它的政府機構來講,制定政策、立法,就有數據可依了。而我國在這方面相對來講,還做得不夠。所以如果能夠在患者登記制度上,能夠有一些大的舉措,這個將對罕見病市場的發展、患者的救助都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第二個就是藥物的保障目前還有所欠缺,因為很多罕見病目前還是要靠藥物治療,在未來也許基因治療會是另外一個方向,但是就技術發展的情況來看,現在還太早。那麼新藥研發之後能不能快速獲得審批?當然,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多的進展,但是還有空間。
除了市場上有藥之外,藥物的保障還包括怎麼保證患者能夠用得到、用得起。這就涉及到藥品費用問題,患者獲得相對應的藥品的成本能不能自己承擔相對少一點?想要實現這個目的,方法無非也就三種,第一藥企降低藥價;第二是醫保報銷,第三則是多樣化的社會籌資模式。
這幾種模式都需要政府牽頭,但是也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籌資。因為一個罕見病,比如戈謝病,或者法布裡病的人群不多,可能一個患者要接受最好的創新的治療,單位成本是比較高的。但是總的數字其實並不大,似乎國家可以承受。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病種都包含進報銷這個範疇,那又變成一個挺大的人群。所以這個問題,應該要多種渠道來籌資。
這裡面就會需要立法的保障。因為在一些發達國家,對於罕見病的商業保險是通過立法的形式,所以這樣就能夠保證有更多的籌資的渠道來支持這些疾病的治療。這個就會給我國以後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當然,對中國來講我們現在還在第一步,先能夠解決藥物的可支付性。如果當下能夠從立法的層面上開始一點一點去做,現在就開始做準備,那以後局面就會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