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會認人?又是怎麼認人的?

2020-12-22 小小瑞媽育兒經

每一個寶寶到了六個月之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認人情況,那麼這種情況是怎麼產生的呢?是什麼讓寶寶喜歡黏著媽媽呢?

陪伴,一種能抗衡血脈相連的力量

「哎~寶媽們,你們寶寶認人的情況嚴不嚴重呀?我家孩子現在六個月,就開始認人了,白天晚上都只要我抱,唉~身體還沒恢復過來呢,整天抱得是腰酸背痛的。」小魚媽在群裡抱怨,「哎呀,你怎麼不讓其他人幫忙抱呀?雖說孩子那麼小,可一直抱著,也累呀。」包包媽回答道「我也想呀,可是別人一抱就哭呀,哭的可傷心了,是不是因為我在餵奶呀?看來以後是個小吃貨呀。」

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小天使一降生,對於母乳的吮吸、媽媽懷抱的依戀,都是與生俱來的,隨著小天使慢慢長大,這個過程對媽媽而言可謂是:痛並快樂著。孩子對媽媽的依戀行為,是因為媽媽提供孩子吃食?還是因為媽媽的陪伴給了寶寶安全感?

陪伴,一種能抗衡血脈相連的力量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洛,用他對恆河猴的研究為我們對「依戀」的理解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這就是著名且殘忍的「幼猴離母」試驗,用以觀察依戀所產生的原因。他讓剛出生的幼猴離開母親,關在籠子裡,籠子裡放兩隻玩具猴,一隻鐵絲猴媽媽,一隻布料猴媽媽,鐵絲猴媽媽身上掛著奶瓶,布料猴媽媽負責陪幼猴玩耍,它的懷抱非常溫暖,剛開始的時候,幼猴確實跟在鐵絲猴媽媽身邊,但慢慢的,幼猴更喜歡跟布料猴媽媽呆在一起,只有餓了,才會在鐵絲猴媽媽那裡去喝兩口奶,喝完,又繼續在布料猴媽媽身邊呆著;試驗升級:哈洛把幼猴放在另外一個房間,裡面有幼猴、鐵絲猴媽媽和布料猴媽媽,把幼猴與布料猴媽媽分放在房間的對面,鐵絲猴媽媽離得近些,中間放著上了發條的玩具熊打鼓刺激幼猴,幼猴感到非常害怕,但她沒有選擇離它近的鐵絲猴媽媽,而是眼巴巴的望著布料猴媽媽,而後飛奔進布料猴媽媽懷裡,尋求安慰,待情緒平靜下來後,幼猴甚至敢偷偷的打量玩具熊、慢慢的靠近玩具熊,去探索這到底是什麼,當幼猴感覺危險時,又會立馬飛奔進布料猴媽媽懷裡;試驗繼續升級:哈洛讓布料猴媽媽放鐵釘、射水柱來攻擊幼猴,而它們還是義無反顧地要抱抱布料猴媽媽。

陪伴,一種能抗衡血脈相連的力量

哈洛等人的實驗研究結果,用他的話說就是"證明了愛存在三個變量: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量,那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

這個試驗對這隻幼猴的傷害程度肯定是很大的,在這裡我們暫不討論,這個試驗也確實為我們對嬰幼兒的「依戀母親」行為提供了佐證, "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這一試驗結果,對人類嬰孩同樣適用。

從這個試驗,我們可以引申到人類寶寶身上,剛開始,是陪伴的溫暖讓寶寶產生依戀、信任;升級後,是在之前信任的基礎上,給寶寶探索未知的勇氣;再次升級,是更加確定了依戀與信任的程度。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寶寶的「依戀」行為其實是依戀母親,更確切地說,是陪伴者,寶寶把自己的信任最大程度地交給了長期陪伴自己的人。

這裡,分享一件兮兮的成長曆程:

兮兮家在四川農村,從小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在兮兮兩歲多的時候,因為那個年代,都盛行外出打工,媽媽和爸爸就都出門打工了。

陪伴,一種能抗衡血脈相連的力量

他們過年回家的時候,兮兮已經三歲了,聽兮兮奶奶說,爸爸媽媽剛到家的時候,兮兮是怎麼哄都不開口叫爸爸媽媽,就一直跟在奶奶身後,扯著她的衣角偷看爸爸媽媽,後來還是媽媽拿了糖果,兮兮才讓他們抱一下自己,但還一定要奶奶在旁邊,當時奶奶還打趣她說:「天天念著爸爸媽媽,這不就是你的爸爸媽媽嗎?怎麼真的盼回來,又不理他們了?」

陪伴,一種能抗衡血脈相連的力量

慢慢地,跟爸爸媽媽熟悉起來,媽媽很喜歡抱著兮兮,親親她的小臉蛋,爸爸抱著兮兮舉高高,彎下腰給兮兮當馬騎,馬背上,兮兮像擁有全世界一樣笑得燦爛。玩了一天,晚上,爸爸媽媽讓兮兮跟他們睡,用了各種辦法,兮兮就是不願意,還是非要跟奶奶睡。

晚上躺在被窩裡,兮兮就問奶奶:「爸爸媽媽明天還會陪著她嗎?爸爸媽媽喜歡她嗎?爸爸媽媽明天會帶她去街上玩嗎?」在得到奶奶的肯定回答後,兮兮才肯乖乖睡覺。

第二天,兮兮起床很早,她也不敢叫爸爸媽媽開門,就一直坐在門檻上,巴巴的等著,爸爸媽媽那天真的帶兮兮上街去買玩了,是騎在爸爸脖子上的,聽奶奶回憶說,兮兮當時那表情傲嬌的呀,像個小公主。爸爸媽媽在家陪了兮兮半個月,過完年爸爸媽媽又要出去打工掙錢了。

前一天,因為知道第二天爸爸媽媽又要出去,兮兮悶悶不樂了一整天,爸爸媽媽就哄兮兮:爸爸媽媽不出去打工了,到了晚上兮兮非要跟爸爸媽媽一起睡,聽奶奶說,兮兮是因為怕爸爸媽媽偷偷跑了,所以才跟他們睡的,可是等到兮兮第二天醒,爸爸媽媽已經出門了,兮兮哭的那叫個撕心裂肺呀,這樣過了兩天,兮兮也慢慢接受了事實,想爸爸媽媽的時候,就會一個人在房間裡默默地擺弄爸爸媽媽送的玩具,奶奶提起當年兮兮的樣子,都還是淚眼朦朧的。

陪伴,一種能抗衡血脈相連的力量

兮兮的童年基本都是跟著奶奶度過的,只有過年才能看到爸爸媽媽。後來上了初中,爸爸媽媽就把兮兮接到了身邊。現在奶奶年紀大了,兮兮也開始上班賺錢了,兮兮非常孝順奶奶,每次回家都是先去看奶奶,在奶奶家住一晚,第二天才回到爸爸媽媽家,在她心裡奶奶排第一位,而後才是父母。

兮兮說,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但每次回老家,看見老房子,總能想起自己一個人坐在門檻上的樣子,那種失落感隨之而來。

陪伴,一種能抗衡血脈相連的力量

看完了兮兮的經歷,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1、 為什麼兮兮每天都在念著父母,而父母真的回家,兮兮卻不跟他們親近?

2、 為什么爸爸媽媽愛不愛自己,這個問題,兮兮不去問他們,而要問奶奶呢?

3、 為什麼兮兮想找爸爸媽媽,卻不敢敲門進去,而要自己坐在門檻上等著呢?

是的,就是缺少陪伴,因為缺少陪伴而缺乏依戀,而奶奶陪伴兮兮最多,所以,兮兮的依戀與信任都給了奶奶。看,這就是陪伴的力量,一種能抗衡血脈相連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寶寶多大開始認人?這個月認人的寶寶很健康,注意5個特徵
    寶寶出生後,媽媽們對寶寶的期待特別多,什麼時候會笑,什麼時候會哭,什麼時候會認人,什麼時候會吸手指,什麼時候會牙牙學語,什麼時候會翻身,什麼時候會坐,什麼時候會爬,什麼時候會站,什麼時候會走,等等等等。每個媽媽都對寶寶充滿了很多的期待,看到寶寶一個個的實現自己的發育目標,打心眼裡高興。
  • 寶寶多大開始認人?這個月認人的寶寶很健康,注意5個特徵
    寶寶出生後,媽媽們對寶寶的期待特別多,什麼時候會笑,什麼時候會哭,什麼時候會認人,什麼時候會吸手指,什麼時候會牙牙學語,什麼時候會翻身,什麼時候會坐,什麼時候會爬,什麼時候會站,什麼時候會走,等等等等。
  • 寶寶多大開始認人?專家:當有這4個表現的時候,表示能認人了
    前幾天朋友告訴我說,「寶寶最近特別粘我,以前的時候不管是誰抱都不哭,現在只有我抱才行,這也不知道是怎麼了!」聽完朋友的話,我說:「孩子這是開始認人了啊!這是好事啊,說明又長大了不少呢!」寶寶發育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時期,從微笑、認人、抬頭、爬行、站立、走路等等,每個階段都意味著TA的成長和進步。這是孩子智力發育成熟的表現呢!
  • 3月認母?寶寶認媽媽時會有這4個表現,你家寶寶幾個月認人的
    關於寶寶幾個月大能認出媽媽,其實情況不一,有些寶寶2個月大的時候可能就會認媽媽了,有的寶寶七八個月大的時候還沒有認人的表現。老一輩人常說「3月認母」,意思是在寶寶出生3個月後就能認出媽媽了,在現實生活中,「3月認母」的說法確實也得到了很多寶媽的證實。
  • 1歲寶寶還不會認人,寶媽發愁:寶寶學認人,媽媽可能想錯了
    在寶寶出生三個月左右之後,才能真正的清楚的看到這個世界,開始分辨人和事物。這段時間,寶寶們最多接觸的一般都是媽媽。寶寶們每天看媽媽的樣子,聽媽媽的聲音,這也就是寶寶們最開始認識媽媽的過程了。一般情況下,寶寶們在7,8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認人了。首先,寶寶們可能會喜歡盯著媽媽看。這就證明,寶寶們開始在腦海中記住你的樣子了。
  • 為什麼寶寶看到人有時會哭,有時會笑?可能他此時正處於認人期
    不知道媽媽們是否有這樣的困惑,有的孩子看到一些人就笑,而看到另一些人就哭。明明有些叔叔阿姨都挺好的,但孩子一看到他們就一個勁地大哭,給糖吃都不答應,也不讓他們抱。可是看到有些人,孩子就很自覺地往前湊。那是因為孩子開始認人啦!小蝌蚪都知道找媽媽,更何況孩子們呢?
  • 寶寶兩個多月認人麼?為什麼總是先認識媽媽?
    寶寶兩個半月了,開始認人了,但第一個卻不是我。光陰似箭,時間就像白駒過隙一樣,轉瞬即逝,還沒有從初為人父的驚喜中走出來,卻又經歷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寶寶還未滿月的時候,由於骨骼還沒有發育好,家長和醫生都不建議抱著孩子出門活動,所以,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大多都是在床上,輕輕的碰碰她,默默她,也不敢用嘴去親她,說是大人身上有細菌和病毒,害怕孩子抵抗力差,承受不了。
  • 三月認母 小寶寶們是如何認人的?
    俗話說「三月認母」意思就是小寶寶們長到三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認識自己的母親了,這種認人的現象是正常的,這說明他的智商在一步步的提升,有了分辨事物的能力,很多人都很奇怪,小寶寶們是如何認人的呢,來聽聽專家的介紹。寶寶多大時開始會認人?
  • 寶寶兩個半月了,開始認人了,但首先認識的卻不是我
    寶寶兩個半月了,開始認人了,但第一個卻不是我。等到孩子滿月了,可以慢慢的抱起來孩子了,心裡別說多高興了,看著寶寶那麼小,躺在懷裡面,安安靜靜的,太可愛了,每天下班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抱起寶寶,在家裡走幾圈,由於寶寶那個時候還不認人,誰都可以抱,誰抱起來都是安安靜靜的,一逗她就笑嘀嘀的,很是可愛。
  • 兩個月寶寶會認人嗎?老公剛一上班,寶寶就哭鬧一整天
    今年的年很特別也很無奈,很多人今天才正式上班,麗麗的老公也是。原本,麗麗以為這只是自己一個人辛苦帶娃的開始,沒想到這一天著實灰常灰常的辛苦,因為寶寶卻好像會認人了。雖然寶寶才只有兩個多月,爸爸帶得也不是特別多,但這一整天寶寶竟都失魂落魄似的,很憂鬱的樣子,一整天哭鬧不睡,知道老公下班回來寶寶狀態才開始慢慢變好……麗麗很奇怪,寶寶多大會認人呢?兩個月的寶寶難道就會認人了嗎?事實上,從科學的角度講,兩個月的小嬰兒是還不會認人的。家人和陌生人,她還傻傻分不清楚,就算是陪伴她最多的媽媽突然消失一會兒,她也還能接受。
  • 寶寶多大就能認出媽媽?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就暗示孩子會認人了
    心疼的是小傢伙沒找到媽媽時哭個不停,幸福的是能切切實實感受到寶寶對自己的愛和依賴。當寶寶開始認人,很多媽媽都會碰到玲玲這樣的情況,累並幸福著。一般來說,3個月時,寶寶大腦的「圖片儲存」功能已經發育較好,能比較清晰的記住媽媽的面部特徵,這也是為什麼俗話說「三月認母」。
  • 寶寶幾個月認識媽媽?這4個「小動作」,是寶寶認人的表現
    我們常常說「三月認母」,可很多寶媽都表示,自家寶寶明明已經3個月,可一點要「認母」的意思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弗朗茨的研究:3個月大的嬰兒能區別兩張陌生人的照片,並且在幾張照片中對媽媽的照片要注視更久。那麼寶寶真的能「3月認母」嗎?
  • 寶寶什麼時候會認人?3個信號幫你確定!
    差不多在寶寶3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大致分清周圍的聲音和圖像。所以,大多數寶寶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認人的。寶寶尤其容易認出平常帶自己的人。具體怎麼能判斷呢?其實寶寶已經給了我們一些信號。媽媽/爸爸會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當然了,大部分情況下,寶寶愛找的是媽媽。可如果平常是爸爸帶娃,寶寶就會找爸爸。寶寶很公平的,誰帶找誰。一般這樣的現象在晚上出現多,你會發現白天別人抱寶寶不會很抗拒,但到了晚上,寶寶就會開始找人了。
  • 都說寶寶「三月認母」,是真的嗎?寶寶認母后會有這幾個舉動
    很多寶媽都會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什麼時候才能「認母」。有人說寶寶「三月認母」,可是寶寶已經滿三個月了,好像根本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其實寶寶開始認母之後,會有一些特殊的舉動,如果寶媽仔細觀察的話,就能夠發現其中的端倪。
  • 如果你家寶寶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寶寶會認人了
    寶寶在剛剛出生的時候,還不能認出父母,難以分辨人際關係,但是當寶寶到了一定的月份,會開始認人。尤其是對媽媽,會格外依賴。寶寶不僅會通過眼睛認識媽媽,他們也會通過味道來記住媽媽們。 隨著寶寶的成長,一般在六個月以後,記憶力也會隨著提高,在這個時期,寶寶可以認識更多家庭成員,也會明白父母逗他玩時的樣子。寶寶認人時期,很多都是到了晚上只跟媽媽,但是白天的時候,沒有太多的變化。
  • 寶寶不認媽媽只認奶奶,寶寶認人怎麼破?這幾招學起來
    文|秘籍君昨日接到玲玲的電話,她給我打電話哭訴說:最近自己買了很多東西去鄉下看女兒,可是女兒卻不認自己,而且非常抗拒自己,完全把她當陌生人了,她非常傷心。其實這也不能怪她女兒不懂事,不親近她,在女兒出生之後,玲玲坐完月子就去工作了,把女兒留給了鄉下的婆婆,而且玲玲工作太忙了,很少回家去看女兒,自然跟女兒不親,可以說甚至都沒怎麼抱過女兒,玲玲每次都只會寄錢給婆婆,幾乎很少親自去照顧女兒。
  • 寶寶啥時候會「認人」?當娃給出這3個信號,說明他們認得媽媽了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寶寶睜開眼後,眼睛裡充滿了門號,這就是因為他們這個時候並不會認人,也就是並不知道你們都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是在誰的肚子裡出來的。這麼說雖然會讓新手寶媽們感覺傷心,但是你放心,寶寶只要開始認人的時候他麼第一個認識的就是自己的媽媽。
  • 寶寶幾個月的時候會認人?這3個答案告訴你,看完心裡暖暖的
    作者:寶寶知道 熱點影像館在孩子剛出生的前2個月,他身邊的人或物都不是很敏感,很乖巧的樣子,無論誰抱著都會裂開嘴,甜甜的笑。但是等3個月左右的時候,孩子居然慢慢開始有「脾氣」了,只肯讓媽媽抱的現象很嚴重,就算是寶爸想和他親近一下,剛對寶寶伸出手,他就哇哇大哭。
  • 寶寶出現這幾個小動作,代表已經認人了,媽媽們了解嗎?
    朋友晴晴家的寶寶剛剛5個月大,昨天和她一起逛街的時候,她告訴我,寶寶最近特別粘人,以前不管是誰抱都不哭,現在只要別人對他伸手想要抱他,他就往自己懷裡鑽,也不知道是怎麼了。聽完晴晴的話,我告訴她,這是寶寶開始認人了,說明寶寶又成長了不少。一般情況下,寶寶五、六個月會開始認人。
  • 寶寶認生咋回事?「機智爸爸」哄娃深諳其道,寶寶認人過程要了解
    很多家長都有同感,發現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換了一個人真的怎麼都搞不定,這都是怎麼回事呢?寶寶為什麼只認一個人?其實寶寶認人還真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有科學依據的,幾乎每個寶寶都是會出現這一種情況的,根據研究表明:0-2個月時,寶寶還沒有形成圖像直覺,因為視覺發育有限,他們往往都還分不清家裡人和陌生人,此時的他們認人多是靠聞,因此很多爸爸搞不定寶寶時,都會拿一個媽媽的東西過來冒充,比如穿媽媽的睡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