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家長反而焦慮了,原因為何?

2020-09-10 田田愛學習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

7日發布了教育部發布了,《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在法案中明確規定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按道理來說,這絕對是個好事,但是從評論看,家長似乎並不覺得這是件好事,反而更焦慮了。

原因到底為何了?

小學教材不是為零基礎的孩子設置的

不準幼兒園小學化,這就意味著小學的內容不準在幼兒園學,也就是說幼兒園不能涉及到識字和拼音,數學不能涉及到數數和加減法。

不學當然可以,那我們來看看現在部編版的一年級教材是不是零基礎的。

先看語文,直接就是識字和組詞,拼音的課時壓縮。數學如果不識數的話,只怕會跟不上。英語就更不用說了,當然很多地區的英語到了三年級才有。

這也就是說,教材的設置壓根就不是給零基礎的學生用的。很多一年級的老師在上課時為了趕課時,只能把教學的任務推給家長。

確實有很多零基礎的孩子上學,看看家長後面的付出就知道了,一般家長都是全程陪同學習。零基礎可以,前提就是家長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時間。顯然,現在的家庭很多家長做不到這一點。

幼兒園不教,培訓機構教,問題還是沒解決

幼兒園有教育部門監管,可以做到不小學化,但是校外的機構了?這個真的無法監管。

看看暑假幼升小的的火爆程度就知道,幼兒園是不教了,但是校外機構依然教。

這樣做,只是變相地加重了家長的經濟壓力。


教材難度變大,課時縮短,孩子一時無法適應,家長時間和精力有限,客觀原因造成了學生不得不提前學,現在幼兒園不讓教,那就只能推到校外機構,無形中加重了家長的經濟壓力,家長有這種焦慮可以理解。

時代在變化,做不到完全不小學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就算幼兒園不教,培訓機構也不教,很多家長自己也會教。

但是這個教沒有成系統,教學質量高低不齊。

矛盾應該如何解決

學前教育不教小學內容是為不過早地給小孩子學習的壓力,讓孩子們更加健康的成長,關注的是小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出發點非常的好。

但是在操作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現實是,完全不教,學生是沒辦法適應小學的教學的。

這個矛盾不解決,最終買單的還是家長。


一 小學教材難度降低,符合零基礎的孩子

一年級的教材要符合零基礎的孩子,在拼音,識字,數數這些基礎教學的課時要充足才行。課時短,進度快,孩子無法適應的話,自然就需要提前學。


二 校外培訓機構同樣也要規範

幼兒園不準小學化後,教育部門也要監管好校外培訓機構,如果不允許校內學,允許校外學的話,只會讓家長更焦慮。

加上培訓機構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有可能讓超前學愈演愈烈。

教育部門要同時監管好校內、校外,這樣才行。

三 規範引導幼小銜接

幼兒園不能小學化,但是其實學的內容大多是小學的,與其堵,不如疏。那就是規範好幼小銜接,允許幼小銜接的存在。劃出幼小銜接應該學的內容。

讓孩子順利進入小學,適當的和小學教材結合,這也是個不錯的辦法。至少家長的負擔減輕,教學進度能做到大致的統一。

四 家長適當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為小學做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也不必過度焦慮,不必太注重學習的內容,可以把精力放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上。

比如專注力的培養,閱讀習慣的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對後面孩子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

結語

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的出發點很好,能減輕小孩子的學習壓力,也避免了在小學重複的學習知識,使孩子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但是,任何一個改革都需要結合實際,小學的教材適當的要做出調整。校外的培訓機構也要納入到管理中去才行。

您對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有什麼樣的意見和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田田教育談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幼兒園不得教小學課」真正實現?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這一條: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其實,關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搞超前教育」,教育部早有明確表態,每個現代人也認同這一常識。原因很簡單: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教育本身都有循序漸進的規律,讓幼兒園的孩子學小學的課,違背了這種規律,無異於揠苗助長,會讓孩子從吃力到身心受到傷害,最後喪失學習興趣。這是誰都不願看到的。
  •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不得聘用這些人...這些新規你同意嗎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不得聘用這些人......這些新規你同意嗎 2020-09-11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前教育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教師要持證上崗
    《徵求意見稿》對幼兒園的規劃設立、教育內容、人員責任等作出明確規定。其中「幼兒園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作為企業資產上市」的規定引發行業討論。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  根據《徵求意見稿》,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接受學前教育,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幼兒園應當配備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標準的玩具、教具和幼兒圖畫書,不得使用教科書。
  •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知識:小學不歡迎零起點學生,家長的焦慮怎樣破
    一系列與教育教學有關的規定相繼出臺,其中,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提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消息一出,格外引人關注。僅僅要求幼兒園不教小學內容,是否行得通?的確,學前教育部門從保護幼兒的身心發展和符合其接受能力角度出發,要求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這本是好事。
  • 幼兒園公辦不得轉民辦、不得教小學內容、不得聘用這些人!學前教育或有這些改變
    幼兒園公辦不得轉民辦、不得教小學內容、不得聘用這些人……從今天開始,教育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新規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幼兒園公辦不得轉民辦、不得教小學內容、不得聘用這些人……學前教育或有這些改變
    幼兒園公辦不得轉民辦、不得教小學內容、不得聘用這些人……從今天開始,教育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新規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規定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上小學又跟不上,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前兩天教育局公布了新法規草案,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消息一出,網友們瞬間炸開了鍋,特別是家裡有寶寶的家長,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當頭一棒!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意味著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理解不了老師的意思。現在的小學一年級,一上來就學習寫字和組詞了,你讓ABCD……26個字母都沒有學透的孩子去學組詞,這不是為難人嘛!家長們看著自己的孩子天天學不會,也是干著急,只好囑咐老師慢慢教。
  • 教育部新規定,幼兒園不得教小學知識?家長:我能怎麼辦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急於求成,反而適得其反。「小學化」之所以屢禁不止,至少有三點原因。看到別的孩子能寫會算、能唱會演,就拿來和自家孩子比較,結果越比越焦慮。於是通過各種方式提前教小學的知識。
  • 幼兒園教小學內容是好還是壞,教育部通知: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
    近期教育部公布一則消息,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讓不少家長發愁,到底其中的緣由是什麼呢?,家長們都會選擇讓孩子去好一點的幼兒園,以後能找一所好的小學,也為孩子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可是近期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讓家長發了愁
  • 為何幼兒園不應該教學小學課程內容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只有自家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優秀一些,哪怕別被「落在後面」,家長們才能稍稍放下一些對孩子將來的擔憂和焦慮。這其中,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尤為明顯,學習拼音、算數等已是家常便飯。
  • 教育部擬規定,幼兒園不得教這些內容、不得聘用這些人..
    教育部擬規定幼兒園不得教這些內容不得聘用這些人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禁令也擋不住家長贏在起跑線的心
    教育部通知:幼兒園不得提前教小學內容,網友:逼著孩子上補習班?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超前教育越來越受家長們的重視,三四歲的小孩,各種輔導班一應俱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從表面看,超前教育的孩子要比按部就班的孩子更優秀,從小就有著「天才」之稱。但實際上,超前教育弊大於利。
  •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禁令也擋不住家長贏在起跑線的心
    不過,近日教育部又再次出手了,9月7日,教育部就學前教育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明確指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幼兒園不教,小學老師要趕進度,孩子不學就跟不上,這不是逼著花錢送孩子上補習班嗎?」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父母:孩子進入小學後跟不上怎麼辦?
    當幼兒讀大班後,很多媽媽就開始焦慮起來:你們幼兒園大班會不會教孩子學拼音呀?如果不教拼音的話,我的孩子要不要讀個幼小銜接班呢?甚至,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小學知識而給孩子轉園。現在的家長,太重視孩子的學習了,從幼兒園就開始焦慮了。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父母:我擔心孩子進入小學後跟不上
    當幼兒讀大班後,很多媽媽就開始焦慮起來:你們幼兒園大班會不會教孩子學拼音呀?如果不教拼音的話,我的孩子要不要讀個幼小銜接班呢?甚至,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小學知識而給孩子轉園。現在的家長,太重視孩子的學習了,從幼兒園就開始焦慮了。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雞娃」家長再次出動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這條新聞你看到了嗎?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為何幼兒園表現優秀,上了小學卻挫敗感十足呢?
    我從來沒想過我做為小學生家長也會經歷焦慮。以前總看報導說小學的家長如何焦慮,我都以為是誇張,太重視成績了。尤其我對於我自己更是信心滿滿,因為一直以來小妞都 是別人的榜樣。換了三個幼兒園,老師們都 對小妞高度評價。那麼有什麼理由上小學不在繼續書寫美好呢?我怎麼會產生焦慮的心呢?
  •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 規模一般不超360人
    詳解20年來首次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  幼兒園不得設置在汙染區和危險區,幼兒園一旦發現針對幼兒的家庭暴力有責任報警,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教育部新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以下簡稱新《規程》)於3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擬立法,家長的「搶跑」焦慮究竟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明確提出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等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該話題很快衝上微博熱搜前三名。天目新聞記者了解到,教育部早在前幾年就發文要求不允許幼兒園教授小學內容,各地教育部門也都發布過關於做好「幼小銜接」教育的指導意見,其中也都有提及到類似要求。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只能讀幼兒園快樂,讀小學焦慮?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認為這和實際情況出入很大,一年級對於孩子而言是有要求的,如果幼兒園不教任何小學內容,沒有任何過度,很可能會跟不上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