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要求我們從今天起,同事之間要互稱親愛的,跟顧客聯繫也稱呼親愛的某某某。包括口頭的跟郵件裡面。大家對被同事或客戶稱呼親愛的介意嗎?」近日,網友「lgyic1973」在前程無憂論壇發帖,引發廣大網友熱議,在其發起的投票中,近九成職場人表示「介意」此種稱呼。
身在職場,稱呼向來是職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已經流行好幾年的「帥哥」「美女」等時髦稱謂,一些保守職場人還不能接受,現在又流行更為膩歪的「親愛的」「寶貝兒」「親」等,這讓很多人大呼「甜蜜得受不了」——
感受:「親愛的」讓人很肉麻
網友「lgyic1973」介紹,老闆讓大家互稱「親愛的」,理由是「這樣可以讓同事之間的關係更融洽,團隊更有凝聚力,讓顧客有親切感」。但是「lgyic1973」卻有諸多顧慮:「我是不贊成的。我身為一個女人,動不動就跟人『親愛的』,酸不酸啊。而且碰到個男客戶,我要管他叫親愛的,人家還不跟我急?!碰到個女客戶,那人不會以為我是同性戀吧!」她補充道,其實這種肉麻的稱號在淘寶購物時也經常發現,每當賣家稱呼其為「親」時,她都會汗毛豎起。
經常和公關公司打交道的何甜甜告訴記者,「我好幾次碰到通過郵件或簡訊溝通時,被人家稱呼為『寶貝兒』的情況,而且對方還是男的。有一次這樣一條『甜蜜』簡訊被我老公看到,我還解釋了好半天呢。」
採訪中,年齡較長的前輩或剛入職場的新人,許多都表示對於眼下的很多職場稱呼,有點找不著北——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李明說:「比如現在同事和客戶之間也流行互稱『老闆』,『×總』,對方明明不是這個職位,但這麼叫的人,初衷可能是想說對方『很資深』,但聽的人多少都會有些尷尬。」
尷尬:「親愛的」可能不認識你
在漢口建設大道一家外企工作的Jane告訴記者:「我每天要跟很多人打交道,加上比較健忘,經常會不記得對方的名字,一句『親愛的』可能就很容易化解這種人際交往中的尷尬。我可以先這麼稱呼著,從和對方的談話細節中,再努力回憶對方到底叫什麼,在什麼單位工作。」她同時介紹,我們在英文郵件中,也經常使用Dear,這其實也只是一種比較友善的表示而已。
據第一才經網首席顧問姜永傑介紹,「親愛的」最早就是在外企裡流行起來的,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增進人和人之前的感情,而且在女性員工之間比較普遍,但逐步就在白領間流行開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諸多「親愛的」的甜蜜稱呼,在年輕人居多的外企、民企等較為常見。多數職場人表示,「親愛的」多半並不親。
「這就像職場中流行了很久的『美女』、『帥哥』,只是一個代表性別的稱呼一樣,諸如『親愛的』等甜蜜的稱呼,就像『嗨』一樣,多數情況下也只是代表對方可能認識你,甚至有時對方連你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武漢錦繡人才首席顧問黃春燕說,這類稱呼僅僅是為了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聲音:多數人習慣被直呼名字
早些年,同事間互稱「同志」,或者稱「老王」「小李」之類的,對職務級別高一些的會用「姓氏加職務」的方式,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稱呼這一職場文化也開始呈現多樣性,比如有些企業提倡所有人直呼其名,或是互叫暱稱,「親愛的」這類稱呼,正是在職場人際關係顯得頗為「柔軟」的狀況下出現的,地產公司行政總監田女士表示,「從某種程度來講,這也算是一種職場進步吧。雖然有些人覺得很膩,但只要叫得恰到好處,還是有增進親近關係功效的。」
一些深諳「親愛的」使用範圍的女白領說,女性之間互稱「親愛的」,還比較容易接受,但如果遇到男性稱呼自己「親愛的」,得分析對方用意,如果僅是表示關係較好或純屬公關手段,大可不必介意,但如果有騷擾的嫌疑,就一定要嚴肅拒絕。
一項相關調查還顯示,在職場稱呼這件事兒上,近七成職場人希望被叫全名或後面兩個字就很好,但在牽扯到上下級關係上,八成多的職場人認為對領導的稱呼還是應該帶上職務名稱,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