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票聯支付被罰533萬 監管機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

2020-12-19 中國財經時報網

央行廣州分行官網近日披露,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因為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處罰約533萬元。這張「百萬級」罰單是2017年央行廣州分行開出的第一張罰單。

此外,其他地區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陸續收到了央行開出的罰單。專家表示,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已然成為共識,面對監管趨嚴,支付機構調整業務方向、尋求新的增長點成為探索重點。

易票聯支付被罰533萬

圖片來源於央行官網

據了解,此次遭央行重罰的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並於2011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銀行卡收單及網際網路支付業務許可證。公司主要服務包括:銀聯POS機、支付網關、跨境結算、會員卡系統、城市通卡、充值繳費、移動收款和代收代付等。

2月15日,央行廣州分行官網公布,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1,779,480.59元,並處違法所得2倍罰款,處罰合計人民幣5,338,441.77元。

記者查閱發現,雖然收到了央行的「百萬級」罰單,但是在去年的12月20日,央行發布的53家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中,易票聯支付續展成功,並將牌照有效期延長至2021年12月。

第三方支付機構接連被罰

隨著行業監管措施落地,第三方支付機構明顯感受到了監管的巨大壓力,尤其是罰單的頻頻開出。

據《北京商報》報導,去年央行開出罰單超過30多張,處罰金額超過1億人民幣。與此同時,央行今年的監管也絲毫沒有放鬆。1月6日,銀通支付被央行罰款6萬元;1月18日,杉德支付被央行罰款25萬元,3名責任人被罰款4萬元;1月23日,快捷通支付被罰款7萬元;2月4日,易寶支付湖北分公司被罰款20萬元。

此外,2月13日,中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法律制度規定,被央行合肥中心支行處6萬元罰款。

綜合來看,第三方支付機構被罰主要涉及違反備付金相關管理規定,比如未按規定存放和使用客戶備付金,有些甚至出現挪用備付金的情況,導致失去運營資質。部分支付機構違反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預付卡業務管理以及相關清算管理等規定。此外,也有一些支付機構未按規定公開披露相關事項,損害客戶的合法權益。

一位支付機構人士透露,第三方支付機構如果被查,除了罰款,部分支付機構面臨收縮業務範圍、暫停接入新商戶、批評整改等處罰。

嚴打將繼續 轉型升級需尋求新增長點

中國社科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趙鷂在快捷通支付罰單開出後曾表示,雖然處罰對企業不會有實質影響,但監管機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已然成為共識。

業內人士分析稱,現在監管部門查得越來越嚴,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便毫不留情,直接沒收違法違規所得,開具罰單,影響後續續展工作。據了解,此前已有幾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因為審核不通過,導致續展失敗。

「在支付行業,若單純依靠支付手續費生存,利潤較低,很難實現盈利,除非做到行業前幾名取得規模效益。」浙江某支付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如今行業監管形勢趨緊,加上之前跟P2P合作的存管業務被迫全部終止,前期耗費大量成本無法收回,留下財務窟窿。

由此可見,對大部分支付機構而言,要想生存就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支付機構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不少第三方支付機構正在積極調整業務方向,一方面通過拿牌進入徵信、小貸、理財領域,逐步建立資源互享、資金互通的綜合金融集團;另一方面跨境支付成為諸多支付機構的探索重點。

相關焦點

  • 第三方支付嚴監管持續 新年已有數家機構被罰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實習記者 廖蒙)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嚴監管仍在持續,新年首現千萬元級別高額罰單。1月12日,福建國通星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通星驛」)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12項違規行為,合計被罰沒6971萬餘元。
  • 第三方支付轉帳50萬要上報 第三方支付機構須履行大額交易報告義務
    (原標題:第三方支付轉帳50萬要上報 反洗錢監管力度加強)今年起,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涉及5萬元以上的現金收支大額交易也要上報了。同時,私對私、私對公款項劃轉跨境超過20萬元、境內超過50萬元也將被嚴控。所謂大額交易,是指用戶通過金融機構或支付機構發生的達到央行規定的大額金額的交易。
  • 第三方支付平臺須加強對第四方支付平臺監管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第四方支付是給第三方支付和客戶提供輔助性的服務。現階段各種支付體系和支付方式令人應接不暇,第三方支付機構需持牌經營。從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開目錄可知,至今已獲許可的支付機構達288家,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提升效率,便出現了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服務的第四方支付機構。
  • 易聯支付被罰沒350萬;詐騙團夥利用「區塊鏈」搞傳銷
    『「175號文」下發一周:頭部平臺合規備案未受影響;銀行春節前未現取現難 部分網點:20萬元之內隨便取;信貸業務「重災區」 1號罰單折射銀行違規放貸亂象;央行再開9罰單 易聯支付被罰沒350萬;聯想旗下合肥國正小貸4000萬踩雷金盾股份,終審被判駁回上訴;一網絡詐騙團夥利用「區塊鏈」搞傳銷 涉案13億人民幣。
  • 多家銀行宣布與支付機構斷直連,以後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好過了!
    自2018年6月30日 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起,至今已經快有半年的時間了。
  • 央行官員嚴批個別支付機構:不要以為自己大而不能管
    《報告》指出,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辦理條碼支付業務73億多筆,金額9100億元,消費佔比99.93%,單筆消費金額分布分別是1元至100元佔比33.68%,100元至500元佔比52.65%。  隨著小微、快捷、便民支付特點的愈加明顯,第三方支付機構安全性的不完善性也引發監管層的擔憂。
  • 網聯來了 將如何影響第三方支付、銀聯和用戶?
    據央行最新消息,各支付機構及銀行要在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入工作,截至2018年6月30日,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網聯的到來將給第三方支付行業帶來深刻而巨大的變革。   網聯和銀聯有什麼區別?
  •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有哪些?2020跨境支付平臺匯總
    現在不單單是跨境電商呈現一片紅海的狀態,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場也是競爭激烈。本篇文章就來匯總下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有哪些。 1.財付通 財付通(Tenpay)是騰訊公司於2005年9月正式推出專業在線支付平臺,其核心業務是幫助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交易的雙方完成支付和收款。 8. 連連跨境支付 連連跨境支付隸屬於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3.25億元,是國內領先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公司。
  • 2017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大盤點!(附最新名單)
    2007 年,銀聯成為國內首家開展跨境支付業務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2 年,世界貿易組織認定銀聯存在壟斷行為。國家為了更好地發展第三方支付市場,終於確定允許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進入跨境支付服務領域。2013 年 9 月,國家外管局發放了首批 17 張跨境支付牌照。2014 年,第二批共 5 家第三方支付平臺獲得跨境支付牌照。進入 2015 年,跨境支付走向了法制化和規範化道路。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布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和《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允許部分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且支付業務為網際網路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展跨境業務試點。
  • 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第三方支付產業新變量
    第三方支付包括銀行卡收單、網絡支付、預付卡等業務根據人民銀行2010年6月頒發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三方支付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和受理、銀行卡收單等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 第三方在線支付裡的第三方是什麼?現在國內第三方在線支付主要平臺...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通過與網聯對接而促成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 在第三方支付模式,買方選購商品後,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的帳戶進行貨款支付(支付給第三方),並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帳、要求發貨;買方收到貨物,檢驗貨物,並且進行確認後,再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帳戶。
  • 嘉聯支付、樂刷、快付通領人行罰單!三家機構共計被罰1008萬元
    9月1日,深圳央行發布15張罰單,對2家銀行,3家支付機構,10個個人予以處罰。主體及個人總計罰沒1372.95萬,主體罰沒1310.1萬,個人罰沒62.85萬。其中三家支付機構包括:嘉聯支付、樂刷支付及快付通,分別被處以941萬元、34萬元、33萬元罰款。
  •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與相關知識
    1.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獨立於交易雙方和銀行之外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集成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接口或其他服務通道,為交易各方提供支付清算、交易監管等服務而形成的支付模式。2.第三方支付的特點:信用保障;整合支付;個性化3.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模式(1)虛擬帳戶支付模式:支付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支付寶,騰訊公司–財付通,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快錢(2)行業支付模式:匯付天下有限公司–匯付天下,易寶支付有限公司
  • 第三方支付分化加劇:頭部機構擬上市 巨頭加緊攬入牌照
    「有人歡喜有人憂」,在金融強監管之下,也有江蘇CA、上海暢購等第三方支付卻因違規、業務難開展而被迫退出支付行業。 頭部機構上市 離群者掉隊 又有一大支付巨頭將衝刺A股。
  • 早茶:公安部推動對第三方支付帳戶監管|電子支付領域對外開放全面...
    >1991年: 海灣戰爭爆發PAY·每日關注1公安部:推動對第三方支付帳戶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張曉鵬會上稱,資金鍊一直是打擊整治跨境網絡賭博活動的重中之重,公安部緊密結合專案偵辦中暴露出的問題
  • 起底三方支付黑色收入:為境外賭博、非法投資平臺洗錢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非法黃金期貨和外匯交易中,都少不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影子。與前述李淵平的遭遇類似,在深圳百麗的一項非法外匯交易中,平臺交易的資金都經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智付轉入多個境內個人銀行帳戶。通常投資者在非法投資平臺上的資金,會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流入一些商戶或者個人帳戶,以此規避風險。
  • 銀行即將取消第三方支付直連,會給行動支付帶來哪些消極影響?
    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渠道,明確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之後銀行不會再單獨直接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代扣通道。這對於不少第三方支付平臺來說簡直是一個噩夢。下個月的支付寶、微信不能與銀行直連,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 數字貨幣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恩怨情仇」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指具有雄厚資金基礎和良好信譽背景的獨立機構,合作聯繫銀行機構,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支持,提供保障消費者和商家間資金流和商品流、完成支付結算的中介服務。第三方組織獨立於商家和銀行,作為中轉單位以提供支付服務。第三方產業是指圍繞第三方支付業務形成的複雜系統,涉及相關利益者和外部環境等多元化因素。多種概念重複交疊,本文探討的問題主要基於第三方支付平臺。
  • 涉多項違規被罰26萬 連年被罰的錢袋寶支付怎麼了?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再現第三方支付機構違規被罰。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錢袋寶支付此次被罰,是在監管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對機構從嚴處罰的大背景下誕生的,主要是收單業務踩了紅線,線下收單由於商戶眾多且地域分散,是支付業務歷來的合規弱項。」公開信息顯示,錢袋寶支付成立於2008年11月,是國內首批獲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
  • 央行再註銷4張第三方支付牌照,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成重災區
    在去年一口氣吊銷了24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後,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的續期審查並不放鬆。湖南財信金通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的萬聯黑金卡 財信金通 圖在4家「不予續展」的機構中,湖南財信金通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和長沙星聯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因不符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管制度規定,被央行不予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