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在當下這個汙濁成風的社會,一個人的善良,能夠直觀地表達為人人品,以及處事原則。但是,立足於社會,圓滑地處理情感,光靠「善良」是遠遠不夠的,情感利益的矛盾升級,讓善良的本性,在感情當中的分量,日趨變得微不足道。說現實點,在多數人的眼中,以善待善,那叫懦弱,以善待惡,那叫愚蠢。
所有人都認同「人之初,性本善」,可又有誰記得「人性始於貪」?
特別在婚姻裡,正確打開幸福的模式,靠的是技巧和溝通,而絕非善良二字。相反,你遇到了一個不懂珍惜你的愛人,善良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你遇到了一個不求上進的愛人,善良就是加苦於自身。
善良也要適可而止,也要講究不同情況,去不同對待。25歲的小蘭來信傾訴,相親相愛的老公,利用家人的「善良」,親手葬送了他們的婚姻,到底為何一事,我們一起聽聽。
小蘭說,這輩子最敬佩的人就是婆婆。小蘭的丈夫,家中的姑姐都不是婆婆的親生子女,公公在前妻去世後,帶著他們倆和婆婆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雖為後媽,可將近15年的含辛茹苦,婆婆把所有的苦悶都放在心上,她害怕得罪兒女,因為舉目無親,以後養老送終還要靠他們。公公去世後,婆婆和家中一兒一女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不過,小蘭很懂事,自從嫁到這個家,對婆婆百般孝順。
婆婆很能幹,小蘭生孩子以後,婆婆主動帶孫子,家裡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條,空餘之際,婆婆還會到附近的小作坊拿手工做,賺點零花錢。姑姐和丈夫都隨了公公好吃懶做的性格,小蘭當初嫁到這個家,也是看婆婆為人好,加上那會丈夫連哄帶騙,才成就了這段婚姻。
姑姐離過一次婚,去年經過朋友介紹,談了一個男朋友,相處下來覺得還不錯今年就結婚了,婚禮當天,小蘭的丈夫出手闊綽,隨禮就是兩萬。
「姐,這兩萬是我們兩口子的心意,雖然家裡條件就這樣,可你是我的親姐,娘家人的面子上一定要撐起來,親人就是親人。」丈夫說著。
小蘭原本打算隨禮一萬就可以了,一是因為家裡條件確實不好,家中老小都等著花錢,二是因為姑姐畢竟是二婚。同時,丈夫的這番話,明顯是說給婆婆聽的,姑姐二婚沒有要彩禮,沒有彩禮就沒有陪嫁,婆婆自然不會掏錢,可是姑姐有意見了。
婆婆心善,喜宴上一直為這件事過意不去,總認為自己沒給陪嫁,是不是說不過去?內心糾結無比,婆婆最後還是輸給了自己的良知。她拿出多年來攢下的一萬塊錢,當天就取了現金,給了姑姐。
這件事,本以為到這裡就皆大歡喜了,就算婆婆破費了一萬塊錢,可看到一家人開開心心,她覺得一切都值得。可是,丈夫當天陪酒喝醉後,說了這樣的一番話。
「我姐出嫁,咱媽還捨不得錢,我辦法有的是,我隨禮的兩萬就是給她打臉的,我姐的主意真心不錯。」
丈夫說出這番話,小蘭立馬回過味兒來了,看著還在吃剩菜的婆婆,小蘭決心弄清楚其中的原委。事實上,丈夫隨禮的兩萬,是姑姐事先給他的,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婆婆內疚自愧,心想自己的弟弟都隨禮兩萬了,你作為母親,好意思一分不給?利用婆婆「心善」,讓姑姐達到惡意啃老的目的,畢竟不是親生的,誰還會在意良心上過不去?
小蘭哭了,一把抱住了婆婆,邊哭邊說道:「媽,你怎麼這麼傻?他們姐弟倆合起夥來欺騙你,你都不知道?」
婆婆微笑地回應著:「其實,我知道,我做母親的,不就是希望子女能夠過得幸福嗎?這一萬塊錢,就當是我的心意。」
小蘭蒙了,婆婆的善良,讓她既感動又生氣,可是面對姑姐和丈夫這種不懂孝順的行為,小蘭做不到視而不見。
「老公,你還是人嗎?為了這一萬塊錢,你居然出賣自己的良心,連我和咱媽都騙,就因為她不是你們的親生母親?當初嫁給你,我真是看走眼了。」小蘭十分憤怒地質問著丈夫。
丈夫並不這樣認為,既然婆婆當初嫁給了公公,那她就有責任把子女撫養成人,姑姐出嫁,婆婆一分彩禮不給,這到哪裡都說不過去,這一萬塊錢,只是換了一種索要的形式,並無不妥。
面對小蘭的據理力爭,丈夫上來就是一巴掌,打在臉上痛在心裡,冷靜後的小蘭只說了一句話:「欺負我傻?離婚吧。」
心善的小蘭和婆婆,都落下了悽涼的結局,也許對於她們來說,不經歷一次人性的險惡和醜陋,怎麼能夠看清家中丈夫和姑姐內心的詬病?不是說善良不重要,也不是說小編不提倡善良,而是在一段感情上,沒有必要的善良,往往就是縱容和自我摧殘,付出真情亦然可貴,可也需要一個懂得真心回應你的人,別讓自己的真情顯得那麼廉價。
為了這一萬塊錢,小蘭犧牲了自己的婚姻,真的值得嗎?很多朋友說,這是婆婆和自己子女之間的情感糾紛,作為兒媳,又有什麼資格幹預?離婚決定,完全是誇大其詞。
妄自菲薄的感情,只會迷失自我,尤其是在婚姻中,一忍再忍,這是包容,可忍無可忍,我們就不要看扁自己的感情,無需再忍了。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小蘭離婚的決定,是過分呢?還是發自內心的絕望?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自Pexels,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關注我,用情感的文字讀懂每一份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