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2」剛完成南極首航,又去北極考察,這次目標直指北極資源
據報導,在順利完成了南極首航後,「雪龍2」再次啟航,朝著北極出發,這也是「雪龍2」第一次前往北極進行科學考察任務,目前它已經從上海出發,在前往北極的路上。
「雪龍2」是什麼?
「雪龍2」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科學考察破冰船,它的全名叫「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它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根據資料顯示,即使是在1.5米的厚冰環境中,「雪龍2」也可以順利的破冰航行,不會受到任何的阻撓,這項技術在全球都是領先的,「雪龍2」的出現也填補了我國在極地科考領域的裝備空白。
更加讓人驕傲的是,「雪龍2」投入使用的時間,是在去年7月份,雖然如今不過是1年左右的時間,卻成果赫赫,在去年10月,「雪龍2」成功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並且在今年4月底,在成功完成了南極考察的任務後,返回位於我國上海的基地碼頭。這一次「雪龍2」重新出發,目標為北極。
在南極科考的過程中,「雪龍2」順利完成了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等一系列科考任務,並且通過分析對南極的氣候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等一系列變化,對南極有了詳細的認識,分析了南極對於全球變暖的影響,以及未來南極的氣候走向。那麼,這次北極科考的任務又有哪些呢?
根據報導,這次「雪龍2」的北極科考任務,主要是以對北冰洋進行全面的科學調查為主,主要從北冰洋的生物多樣性、北冰洋的生態系統、北冰洋的海洋環境情況、北冰洋的汙染情況、全球變暖對於北冰洋的影響等多個方面,展開詳細的研究分析。
為何要去北極科考?
很多朋友都會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為何很多國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南極、北極進行極地科考?拿這次「雪龍2」的北極科考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科學家表示,北極科考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對於地球的氣候環境變化來說,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而且北極地區也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也意義重大,特別是北極因為和我國的距離要比南極近很多,所以北極地區的氣候環境變化,對於我國未來的氣候環境變化等,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作為世界大國之一,我國也有義務需要對北極進行科學考察,並且對它展開保護。
說起來,我國第一次進行極地科考,是在1984年,一直到今天,我國已經進行了15次的極地科考,在極地科考中,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也都感受到了人類活動對於地球造成的氣候環境變化,導致極地地區出現的變化。
拿這次「雪龍2」出發去北極來說,為何要去系統研究北冰洋呢?這裡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國的遠洋捕魚每年漁獲量的四分之一,都來自於北冰洋,所以,研究北冰洋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變化情況,對於我國遠洋捕魚的發展非常重要。
此外,我國北方也是靠近北極地區,多年來很多地方也都出現了荒漠化的情況,而且乾旱的情況也非常嚴重,所以,這次北極科考也可以通過分析北極的氣候環境變化情況,來判斷是否對我國局部地區已經造成了影響。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北極資源非常豐富,作為世界第四大油氣富集區,北極的天然氣、石油等貯備量也非常驚人,未來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去北極開採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也是一個必然趨勢,因此,在這之前,也需要去北極進行實地勘測,搞清楚北極究竟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資源。
根據報導,如果一切順利,這次「雪龍2」會在今年9月下旬返回到上海基地,並且進行修正,為下一次的科考做準備。這次考察也將幫助我國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北極的生態、氣候等多個情況,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詳細的數據支持。期待「雪龍2」會不斷有好的消息傳來!
參考消息
《科技日報》7月16日文章《「雪龍2」首次 赴北極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