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華,社區美學館有N種打開方式

2020-12-20 澎湃新聞

成華區融媒體中心

近日,華仔從成華區委社治委獲悉,

成都市成華區計劃在11個街道建設11個社區美學館。

目前,部分社區美學館已完工,

部分正開工建設。

華仔

「生活美學館」這個定義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區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

「生活美學館」就是以展示社區文化為導向,以美學應用為前提,依託社區相關場所,打造形成集文化展示、生活服務、共享辦公、技能培訓、科創體驗、公益活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體驗式社區美學應用場景空間。

在成華,生活美學館

既有美學,又有溫度。

同時,它還有N種打開方式,

今天華仔就先帶大家感受一下這三種↓↓↓

最鮮活最有情懷的故事印記

猛追灣街道望平社區猛追灣故事館

三千年的蜀都文脈,積澱了深厚的文化發展土壤,孕育出了一道最具成都資格記憶原點的猛追之灣。猛追灣故事館成為了市民追憶文化記憶的打卡點、外地遊客了解成都歷史文化的平臺。打開這扇門,一起了解猛追灣的前世今生。

免費向公眾開放的猛追灣故事館分為序廳、鬥轉星移,溯源古今、廠械轟鳴,戲茶會友、戲水遊樂,盛夏光年、煙火猛追,萬象更新五個部分,通過現代和傳統相結合的設計方式,以情感為主線,突出猛追灣特色,把握成都人文的戰略價值,提煉出符合溫暖、浪漫、市井的主題需求,以故事情感貫穿主線,凝結城市文化精髓的展示風格與主題。

同時,情景再現、數位技術和3D投影等科技手段,增添了遊覽的趣味性。感官互動與人文生活相結合,工業厚重感與個性化展示相結合,空間互動感與信息科技化相結合,這就是猛追灣的美學價值,你感受到了嗎?

傳承弘揚客家文化 留下滿滿鄉愁記憶

白蓮池街道獅子社區客家鄉愁記憶館

客家鄉愁記憶館位於白蓮池街道菁華翠庭小區,小區內90%以上的居民都是客家人,因此客家鄉愁記憶館不僅傳承了客家文化,更是讓小區居民們擁有了滿滿的歸屬感。

客家鄉愁記憶館內到處都可以看到客家元素,這裡用文字、圖片、老物件等多種形式記錄著客家人遷徙歷史、衣食住行等客家文化。

客家鄉愁記憶館還把客家文化展示與居民活動空間巧妙地融合了起來,構建了易進入、易參與、易共享、可持續的鄉愁館·鄰裡薈,空間布局上採用摺疊性、可變化的原則,融入了客家舞臺、客家文化茶室、客家藝術工作坊、客家手工製作等多種功能。

白蓮池街道也以客家鄉愁記憶館為平臺,打造了熊貓有戲、「大熊貓+客家」文創社區營造等活動,平日裡豐富的特色文化活動充實著居民們的生活,用文化價值推進社區發展治理,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

滿足居民多層次的文化活動需求

保和街道和美社區生活美學館

和美社區結合和麗路示範街區打造工作,將社區生活美學館建設與街區藝術氣質提升融為一體,促進空間美學與社區建設的有機結合。

和美社區生活美學館

和美社區生活美學館以動靜分區為基本理念,設置了社區美育中心、川劇文化中心、和美劇院、棋藝課堂、舞蹈室、書畫室、聲樂器樂室等。同時,社區還邀請了專業團隊參與美學館規劃設計工作,在色彩搭配、功能布局、活動安排和居民發動等方面積極借力,形成多方聯動的專業化、科學化管理合作團隊,提煉總結可推廣、可複製的美學館建設模式。

和美社區以美學應用為前提,依託社區生活美學館,優化整合目前已有的「美學課堂」「社區藝術走廊」「最美川劇」「共享辦公空間」「社區文化集市」等品牌,深入挖掘轄區歷史文化和資源特色,注重收集社區故事和藝術作品,定期舉行居民藝術展覽、藝術課程培訓等,將天府文化內涵植入到群眾的精神世界,滿足了居民們多層次的文化活動需求。

將美學融入社區場景的空間打造,

也是成華居民對生活美學的追求體現。

成華將繼續促進空間美學與社區建設有機融合,

以創意提升社區氣質,以美學優化社區形態,

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成華的社區美學館還有哪些打開方式?

敬請關注,華仔帶你接著打探。

原標題:《在成華,社區美學館有N種打開方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走進家門口的社區美學館窺見社區的生活美學
    在成華,社區美學館既有美學,又有溫度。之前華仔已經帶大家逛了6個社區美學館,剩下的5個社區美學館,華仔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傳承客家文化的寶庫龍潭街道院山社區客家清風館為向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創造有趣、有益、有溫度的社區生活,橫橋社區提出將對原有的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打造。在設計改造之前,社區邀請了居民們參與「橫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改造計劃參與式設計活動」,廣泛收集了居民們的建議。
  • 成都天府綠道上有個社區生活美學館
    位於天府綠道清水河綠道上的大禹社區生活美學館·悅眾空間千餘本書籍可供市民閱讀館外的創業雕塑與3D塗鴉  在天府綠道的清水河綠道上,沿著河邊有一處社區生活美學館·悅眾空間,紅色牆磚、充滿創意的雕塑與牆繪讓整個綠道增色不少。
  • 天府綠道有個專為青年創客打造的社區生活美學館
    在天府綠道的清水河綠道上,沿著河邊有一處社區生活美學館·悅眾空間,外表紅色牆磚、充滿創意雕塑與牆繪讓整個綠道增色不少,不少市民坐在裡面讀書、喝茶、聊天,享受著綠道上的慢生活。走進社區生活美學館內,木質地板、長短沙發、咖啡吧檯、書架、落地窗...這些看似咖啡館內的標配均是社區內的生活空間。據了解,社區生活美學館是由郫都區德源街道大禹社區打造,利用清水河生態藝術公園內閒置的公配房,向市民免費開放禹鄰匯、悅眾空間、紅房子共三處社區公共空間。美學館以公益咖啡、冷餐清食、隨心手作為主要載體,為社區市民與周圍的創客青年提供一個休閒空間。
  • 28個社區、100多個免費課程,蓮都孩子的暑假有N種打開方式
    28個社區100多個免費課程蓮都孩子的暑假有N種打開方式|星湖社區親子繪畫|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如何讓小朋友快速又有效地學習到垃圾分類的知識呢梅山社區想了個辦法用互動問答、親子遊戲的方式讓家長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寓教於樂在遊戲中學習知識
  • 天承美築丨一座被稱為杭州「美之櫥窗」,萬物生長美學館雋雅映世
    在「大美為家」品牌主張落地的全新一年,大家提出了「美好社區」的全新構想。天承美築作為大家杭州美好社區2020首發之作,傳承祥符厚蘊和大家精工美學,並把美好社區與當代成長型精英家庭的生活需求連結起來,打造首個全齡美好成長社區,讓美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綠城·全運村生活美學館開了,我們看到了這些!
    作為西安首座生活美學館,也是綠城迄今為止最大的生活美學館,可以讓人在感受綠城建築之美的同時,更被綠城的美學研究及追求所感染。整個生活美學館及園林展示區共計14000㎡,恢弘大氣又不失細節之美。走進細看,它採用了1100多個不鏽鋼片,這些不鏽鋼片造型一共呈現了14種運動場景,代表十四屆全運會運動項目,純手工打造,耗時100餘天。景牆高3米,採用芝麻白石材打造,牆體表面14種運動元素浮雕隱約呈現。每一處都是細節,每個細節盡顯用心。
  • 在社區·愛成都·迎大運!成都成華開啟「童心同義」首屆兒童義集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5日訊(記者 李丹)11月15日,由成都市婦聯、成都市委社治委指導,成華區婦聯、成華區委組織部、成華區文明辦、成華區委社治委等單位主辦的「在社區·愛成都·迎大運」成華區「童心同義」首屆兒童義集暨猛追灣街道望平生活家·兒童之家開園儀式在成華區舉行
  • 「圖書館+美學館」新模式落地古城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陳金路 通訊員 孟偉)北邊是新奇的文化創意產品,南邊是大氣優美的雨林溼地景觀,這是古城區東南角城牆內新聊文化生活美學館的基本陳設。不過,11月10日,當海源閣圖書館開進美學館,標誌著「圖書館+美學館」的新模式正式落地,也標誌著海源閣圖書館又添新成員。
  • 美麗宜居公園社區如何建?第五屆中國社區治理論壇成都成華舉行
    本次論壇匯集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全國各地的代表及來自城市治理、公共管理、智慧治理、5G、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案例分享、實地調研等方式,圍繞「新時代社區發展治理——場景營城 煙火共享 打造美麗宜居公園社區」主題及疫情防控機制創新、建設新型智慧社區等展開討論,共同探討探索新時代背景下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現代化的新思路、新路徑,同時發布全國城鄉社區疫情防控優秀案例成果和常態下疫情防控
  • 一環路成華段「變身」ing,愛了愛了~|成華融媒
    改造以蘇式建築風格為主,紅白相間的主牆面,一改以前整片牆磚的單調,藍綠色的玻璃窗戶和建築外立面的「成華紅」搭配,整體也變得更加協調美觀。 華仔了解到,環電子科大沙河校區片區點位是成華一環路市井生活圈重點打造的點位之一,將以點帶面加快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的文商成華「市井生活圈」。
  • 山間美學館丨大家·十裡桃源
    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嚮往生活,是現代山谷與溪流旁的桃源。 通往桃源的兩條路 一條是物理上的,一條是精神上的 通往桃源,並不像通往一個普通意義上的地方,車門開了,它便到了。
  • 綠城「誠園」生活美學館亮相 成都生活美學有了新標準
    10月20日,綠城中國在成都首個作品「誠園」生活美學館正式亮相開放。 大家齊聚怡心湖畔,在這座城市發展所向的地方,共同見證城投綠城·誠園生活美學館的亮相,共同開啟一段屬於生活的絢爛時光。
  • 山地電影、民宿環線、青年社區:深度打開川西的N種方式
    同時,會上參與分享的還有打造川西民宿小環線的趙沿海、專注於川西民族社區的才讓扎西,這群中青年用年輕的工作方式,深入川西的本土生活,挖掘著浮光掠影之外的川西。什麼是川西?「既然基礎條件都有,就用現在的資源去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吧。」王倜鑫告訴自己。目前,她是肯道爾國際山地電影節的中國區品牌經理,她的工作就是,帶領團隊用鏡頭記錄一個個動人的戶外山地故事。戶外愛好者、「縉雲小住」創始人趙沿海說,自己做民宿前,其實去西藏旅遊兜兜轉轉就路過這裡數十次。北方鄉村出生的他,一直對鄉村懷有特殊的情結。
  • 戰貧人生的N種打開方式
    戰貧人生的N種打開方式  寧夏脫貧攻堅一線群像掃描  從「50後」到「00後」,從駐村第一書記到福建對口幫扶幹部,從選調生到貧困戶……他們只佔各自身份群體的幾百分之一、幾千分之一甚至上百萬分之一,儘管戰貧人生的打開方式各不相同
  • 43幅手繪圖說"文旅成華" 這裡將現城市景觀牆長卷
    手繪人員正在創作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8日訊(記者 李丹)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成華區獲悉,繼去年成華區成功將踏水橋北街道路兩側圍牆打造成社區藝術長廊之後  在畫面內容設計上分為四個板塊呈現,每個部分利用規劃道路「喇叭口」自然分隔,景觀牆以時間軸形式展現了成華區從古蜀時期開始,到工業文明、現代城市到文旅成華的一步步歷史演變歷程。該負責人介紹,「觀景圍牆繪製工作自3月中旬開始,全部採用現場手繪方式,畫師們清明節也沒休息,目前已完成三分二的工作量,預計本周內可全面亮相。屆時將成為成都市當前最長的城市景觀牆。」
  • 濱湖上境|湖畔生活美學館風雅綻放
    [導讀]6月13日,金成·濱湖上境「湖畔生活美學館」大美示範區優雅綻放,引領湖州共鑑美好。   因初見時的怦然心動,才有了此刻望眼欲穿的期待。
  • 2年400家無鋼圈內衣美學館,FINELYCUP梵妳卡波是如何做到的?
    目前FINELYCUP梵妳卡波已有400+內衣生活美學館,覆蓋全國185個城市,輻射海外2個國家,進駐了200+一流購物中心。FINELYCUP梵妳卡波內衣生活美學館均是從家居設計中汲取靈感,通過標誌性的莫蘭迪色系與處處體現品牌元素的細節裝飾,散發著品牌獨有的魅力,為每一位進店體驗者,帶來浪漫輕奢的感官體驗。
  • 成華公安:書寫平安答卷 描繪奮進藍圖
    成華公安與成都交警五分局聯合打造的移動服務車開進社區,為居民提供交管、戶政、出入境業務等方面服務。  這是成華公安強化責任擔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個例證。面對疫情,成華公安全警動員挺進一線,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讓警徽在堅守中綻放出耀眼光芒。  織密聯防聯控網絡。
  • 「學霸」筆記的N種打開方式
    打開繪圖工具包,拿出鉛筆、三角板和圓規,洪昱珺開始在筆記本上畫一幅「皮帶輪」的零件圖。畫輪廓定形、標凹槽深度、在圖上一一標註數值,她仔細地用鉛筆一筆一筆描摹,對每一個數據反覆進行比對,因為她知道圖紙上哪怕一毫米的細微誤差,都會給實際的裝配工作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洪昱珺是國防科技大學2018級學員。
  • 【青年友好城市營造】打開暑假的一百種方式,你get了幾種?
    為切實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區青少年宮近日走進成華各社區,集結放假的小可愛們,一起開展了系列生動有趣的主題活動。望平社區&獅子社區---流動少年宮進社區---7月24日,來自青少年宮的特派書畫教師,為猛追灣街道望平社區和白蓮池街道獅子山社區的孩子們帶去了有趣生動的美術「小灶」和創意手工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