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紅色警戒》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遊戲中有一款光稜坦克,以雷射作為遠程攻擊手段,比較適合攻擊建築物或步兵,當然有錢多造點玩群攻也很強悍。不過作業為遠程打擊利器,自身防護較差裝甲薄、速度慢,如果近距碰上重裝坦克或者單獨出擊作戰有風險。
光稜坦克,一代人的回憶!
藝術源於生活,紅警這款遊戲中所出現的武器裝備其實絕大多數都能找到原型,光稜坦克雖然看起來很科幻不像現代產物。但實際上蘇聯於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研製了類似裝備,它就是1K-11以及1K-17兩個版本的雷射坦克,現實和遊戲相結合原型地位跑不了。
上世紀70-80年代,冷戰期間蘇聯軍工部門總是能打造出一款款「未來武器」,包括宇宙飛船、空間站和雷射武器。特別是在高能雷射領域,包括雷射反導、防空、反衛星等方面蘇聯都有一定建樹,美國人甚至分析認為蘇聯將於90年代開始部署天基反衛星、陸基反導雷射武器系統,看看下面的想像圖並不是憑空而來。
蘇聯軍工確實也進行了雷射武器實驗測試,包括下面的反無人機作戰示意圖,這可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事。
除此之外,對於野戰環境下的戰術雷射武器研製也沒有落下,1982年蘇聯天體物理聯合體成功研製出1K-11自行雷射炮。1K-11自行雷射炮綽號「短劍」,功率達到40千瓦,安裝在GMZ-118通用底盤上,由烏拉爾運輸車輛設計局生產了兩輛原型車,進行試驗後閒置。
雷射武器系統安裝在履帶底盤,制導系統則來自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主要用於致盲敵方坦克,也具備一定的防空能力。
相對來說1K-11自行雷射炮知名度不高,但作為現實中的雷射炮和紅警光稜坦克最接近,試驗階段曾更換兩種不同履帶底盤以測試不同戰場環境下的通過性(穩定性、舒適性)。
此後蘇聯還有另一款更先進升級版雷射坦克,知名度也最高它就是——1K-17雷射坦克,保密程度較高2010年才亮相。1K-17也是由天體物理聯合體和烏拉爾運輸車輛設計局打造,綽號「壓縮」,採用2S19型自行火炮使用的316型底盤。
1K-17坦克雷射炮系統採用固體三氧化二鋁為雷射源,炮塔上安裝三排15個雷射發射透鏡,能夠連續發射功率達100千瓦雷射波束。由於一門雷射炮用料包括30公斤圓柱形人造紅寶石晶體以及一臺大功率發電機(雷射炮對於能量要求高,發電機作為輔助動力裝置(APU)),造成其單價成本很高蘇聯雖然財大氣粗也覺得貴。
1K-17雷射坦克上的15個雷射發射透鏡,在行進或作戰過程都有裝甲進行防護,駕駛艙中間是操作員工作檯。為保證戰場安全還裝備了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具備一定的自衛能力。
1K-17雷射坦克並不以直接殺傷為目的(雷射功率受限),而是通過將雷射投射到敵方目標上,產生燒灼效果。主要用於摧毀目標觀瞄設備、電子元器件等,以軟殺傷的方式讓敵方喪失戰鬥力或者降減作戰能力。除用於地面作戰還能垂直瞄準,對付天上飛行目標,除幹擾電子儀器外還能針對飛行員令其瞬間致肓。
1990年,蘇聯解體前夕1K-17雷射坦克組裝完畢並開始測試,隨後由於蘇聯解體由於資金短缺昂貴的雷射坦克自然在下馬範圍。1K-17雖然性能先進也具備實戰能力,但最終也只能作為歷史見證成為博物館中的一員,雖然在多年後才現身還是能引發各國關注。
下圖是西方對1K-17雷射坦克的作戰想像圖,這是阿富汗戰場示例,曾經的路基車載雷射武器也只能以這種方式留存在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