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獎50萬?浙大「土豪招生廣告」亮瞎眼,高校招生豈能成砸錢...

2020-12-15 新民晚報

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報考浙江大學獎勵50萬元?這是現代版「書中自有黃金屋」,還是現實版「知識就是財富」?

昨天,一張《關於請嚴格執行招生工作紀律的函》的截圖在網上轉發,落款為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日期為6月24日。函件顯示,針對「浙大招生處負責人表示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報考浙江大學獎勵50萬元」一事,教育部要求浙江大學查實情況,糾正違規招生宣傳行為,妥善處置負面影響。

民間高手製作的「土味」上海交大招生視頻熱度還沒過去,浙大「土豪」招生廣告突然「亮瞎」大眾雙眼。

這背後其實是暗潮洶湧的招生戰爭。

01

昨天下午,針對「50萬獎勵事件」,浙江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向媒體記者矢口否認,並表示一切獎勵信息要以浙江大學本科招生網上公布的信息為準,網站上沒有列出的信息,均視為第三方信息,不能輕信。

但與此同時,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卻向媒體確認了浙大「土豪招生廣告」確有其事,函件也確為教育部所發,內容屬實。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還透露,函件要求浙大在6月25日前將事件的處理情況上報,但截至6月25日下午2時許,浙大還未對情況進行上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仍在等待浙大反饋。

那麼,這一事件的前因後果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了解,6月23日,浙江大學本科生招生處處長接受了浙江廣播電視臺的採訪,並在新聞報導中公開表示,全省前100名考生如果報考浙大,將會獲得50萬元獎勵,全省前300名考生報考浙大,將會獲得20萬元獎勵,還可直接進浙大竺可楨學院。

除了電視新聞報導之外,教育部還監測到浙大部分招生組正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傳播以上獎勵措施。教育部發函之後,網絡上流傳的新聞視頻很快被刪除,浙江大學本科招生網上也沒有相關信息。

02

浙大揮金如土的「土豪招生」是明顯違規行為。

2017年,教育部出臺高校招生工作「30個不得」禁令。禁令規定,高校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籤訂錄取協議」「新生高額獎學金」「入校後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生源。

而之所以有這樣的禁令出臺,只因近年來高校之間爭奪生源早已到了「搶逼圍」的地步。此前北大和清華兩所名校就曾多次發生過為爭搶高分學生在微博上掐架互黑,最後斯文掃地的事件。一些省市文理科的頭名,甚至在高考分數還沒公布前,就被名校連夜接走。

浙大的「土豪招生」,可以說是金錢開道,另闢蹊徑。

為何名校也要搶學生?這與近年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有關。

近年來,高考報考人數逐年減少,加上國外高校招生的衝擊,在日益國際化、激烈化的高等教育競爭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到港臺或者國外的大學就讀……這就意味著,優質畢業生成了稀缺資源。

為了不輸在「生源」這條起跑線上,確保學校的招生政績,從所謂的「狀元」到高分生,高校在招生環節的爭奪日趨白熱化。各高校根據事先拿到的考生信息,聯繫各自爭取的對象,競相開出優厚條件。甚至在招生諮詢中或明或暗地貶低攻擊其他高校。

生源大戰不只發生在每年高考後,每年3月的自主招生,各校對優質生源的爭搶便已悄然進行,其「激烈」程度也絲毫不遜於高考。

03

浙大「揮金如土」的招生方式,也讓網友們產生另一個疑問?浙大為啥這麼有錢?這樣用錢合適嗎?

根據國家法規要求,我國公辦高校必須公布相關數據:經費預算和開支、招生人數(包含本專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財政收入情況等等。按照各個高校公布的2018到2019年數據看,我國經費撥付、籌款和開支最大的高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最富有的大學」,是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另外有5所地方高校和部分部委直屬高校,這些高校也都是國家重點大學。

其中,預算和開支經費最多的高校,前3名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傳統印象裡,中國最有錢的高校應該是北大清華,為什麼浙大能夠超越北大坐上第二把「交椅」?

這是因為部分高校還有地方政府資金投入、科研經費數量巨大等原因。比如浙江大學,除了國家投入,還接受浙江省政府和杭州市政府的資金投入,學校本身的科研經費數量巨大,校友捐資力度大,所以,浙大的資金預算超過了北京大學。

如此來看,大學的錢,基本都是國家投入的國有資產,通俗的說,是財政撥款,納稅人的錢。如果真正用於教育和科研無可厚非。在此之外的隨意揮霍,即使是以招生「求賢」的名義,也是不妥的。畢竟,有錢不能任性,而且有錢的學校可不止一個,如果大家都打「金錢」牌,高校招生豈不成了「拍賣會」?

04

或許有人會說,高校裡早有獎學金的存在,為何招生獎勵就不行呢?

這是一個度的問題。高校對優質生源的重視,是教育規律使然,在生源競爭中,考生與高校間的雙向選擇得到充分實現,在爭搶優秀生源中形成的競爭關係,也能督促各高校在激烈的博弈中不斷尋求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目前的條件下,高考只是最公平,卻非最優的篩選人才方式。高考分數隻代表過去,是一塊敲門磚,卻不代表高分學子就一定是最好的人才。高校是教育的殿堂,真正優秀的大學,應當在教育上下功夫,發現每個學生的無限可能,並因材施教。

如果高校過度迷信高考成績,忙於靠錄取優惠政策招生,甚至直接砸錢「搶生源」,很容易忽視「修煉內功」,導致大學教育每況愈下,國內高校教學質量如果「性價比」不高,考生自然會「用腳投票」。而且忽視教學質量本身,即便搶到了「狀元」和優質生源,也不過是浪費人才。

試想一下,如果一所名校只能靠每年的高考狀元和高分學生來維持自己地位不變,那是何等的悲哀。

新民眼工作室潘高峰

圖片|網絡圖

編輯 |屠瑜 董群力

相關焦點

  • 一人獎50萬?浙大「土豪招生廣告」亮瞎眼,高校招生豈能成砸錢「拍賣會」!
    昨天,一張《關於請嚴格執行招生工作紀律的函》的截圖在網上轉發,落款為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日期為6月24日。函件顯示,針對「浙大招生處負責人表示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報考浙江大學獎勵50萬元」一事,教育部要求浙江大學查實情況,糾正違規招生宣傳行為,妥善處置負面影響。民間高手製作的「土味」上海交大招生視頻熱度還沒過去,浙大「土豪」招生廣告突然「亮瞎」大眾雙眼。
  • 我國最土豪的8所大學,清華一年經費預算297億,浙大191億
    不過關於這種做法到底是對是錯,大家都是呈現了兩面的看法,第一個陣容為不允許,理由非常簡單,就是有礙於高考招生正常的進行,而且在高考規定中也有相關規定,這樣一看似乎好像真的不可取!而第二陣型表現為強烈支持,畢竟對於很多家庭來說,50萬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不僅能解決大學四年間的費用,還可以改善生活,更何況浙大本身實力就很強,總的來說報考浙大完全不虧,而且在香港大學那邊就是利用高額的獎學金來吸引人才的,為什麼內地高校就不可以呢?
  • 這些高校拼了!「最強」的招生廣告來襲…最後一個笑岔氣
    高考剛剛結束,國內多所高校發布2018年本科招生簡章,選在這個時間,你們都是商量好的嗎?其實,高考「招生」大戰其實早在考前就已經開始了。不少高校在高考前就率先發博,為考生加油的同時也在為接下來的招生做宣傳。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想就讀的高校?▼顏值派:好看的學長學姐們都在等你!@鄭州大學: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 北大全面停止夜大、網教、自考招生浙大:不受影響
    北大繼續教育部部長劉力平告訴錢報記者,北大要全力衝擊「雙一流」大學建設,精力有限,無法兼顧所有類型的教育業務。 記者了解到,北大繼續教育可追溯到1918年,當時的北大校長蔡元培首開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繼續教育的歷史先河,創辦了「校役夜校」和「平民夜校」,為在北大工作的工友及社會貧民百姓提供了進入大學的學習機會。
  • 這些高校拼了!「最強」的招生廣告來襲…最後一個笑岔
    看完這篇也許能為你打開一個新思路中國青年報(ID:zqbcyol)發現,高考剛剛結束,國內多所高校發布2018年本科招生簡章,青小年想說:選在這個時間,你們都是商量好的嗎?高顏值、高智商卻又無比勤奮和努力,浙大啦啦操隊,你pick了嗎?今年是不是又多了一個報考浙大的理由?
  • 985高校招生人數:浙大、南大、上交以及華科各省招生名額對比
    最近,隨著各大高校的提檔線出爐,今年各大高校的生源爭奪戰也基本上落下帷幕。而生源質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地域、招生人數、高校影響力以及提前批招生人數佔比等方面的內容,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其中的一部分內容——高校的招生人數對比。
  • 用「錢」砸出來的4所土豪大學,會是高校未來的希望嗎?
    很多同學都覺得大學談「錢」太俗了,堂堂的高校怎麼能這麼見錢眼開呢?其實,雖然各所高校在宣傳的時候都不提經費的事情,但沒有經費支撐的大學註定會走下坡路。國內典型的高校就有南京大學、蘭州大學這兩所高校,由於經費問題長期無法解決,導致了人才的嚴重流失。雖然重點大學不是靠錢能砸出來的,但沒有錢的大學必定日子不好過。
  • 教育部:民辦高校招生廣告不能隨意發布
    民辦高校今年不能隨意發布招生章程和招生廣告了。記者7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將實施民辦高校招生章程及廣告審查制度。  以往,一些民辦高校在發布招生簡章和廣告時引用一些模糊性的詞語,在一定程度上誤導考生。比如說有些民辦學校說自己是國家承認學歷的學校,實際上這個學歷是自考的學歷。
  • 大學招生廣告火上熱搜!四川大學被狂轉,西安體院慘被罵
    其實不光是川大和西安體院,土味招生視頻可以說是由來已久:每逢高考過後的搶人大戰,各大高校為了招生都要使出渾身解數,po出各種土味視頻和文案,給當代人的審美一記又一記重擊。,瞬間亮瞎我們的雙眼!,日站君真沒在其中搜索到幾個有用的關鍵字,沒有美感,沒有創意,只有五光十色的辣眼。
  • 上海交大、復旦、浙大... 高校招生負責人為你支招志願填報
    復旦大學河南招生組組長趙一鳴介紹說,今年,復旦大學計劃在河南招生112人,最終錄取進入復旦的河南考生人數將再創新高。「今年比去年增加4人(包括提前批、貧困定向扶貧計劃),其中文科22人,理科90人(包括醫學院30人)。另有高校專項計劃32人(文科5人,理科20人,醫科7人)。除此之外,還有已錄取的外語類保送生、獲得自主招生降分錄取資格的學生,加上這些,復旦在河南共有156個。」
  • 「雙一流高校雲南招生」浙江大學2020年雲南招生專訪
    2020年全國高考已經結束,各大雙一流高校今年的招生情況也成為雲南優秀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近期,浙江大學雲南招生組組長、機械電子控制工程研究所李德駿教授接受了雙一流雲南招生組的獨家專訪,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高校最強招生廣告來襲!最後一個笑岔了
    高考剛剛結束如何擇校又成一大難題
  • 浙大在浙本科招生2525人,錄取分相對較低,浙大的學生太幸運
    浙大在浙本科招生2525人,錄取分相對較低,選擇浙江大學的學生太幸運就比如說浙江大學在江蘇的高考錄取分數來說,今年理科錄取分高達414分,而同為985高校的南京大學本次錄取分數只有406分比浙江大學足足低了八分。大家不要小看這八分的差距,只是在江蘇省而言,相差得有1萬人。而且江蘇總分是480分,如果換算成750分的話,至少要比浙江大學低20分。
  • 浙江大學擬狀告冒名浙大之假招生網站
    浙江大學擬狀告「招生李鬼」  工商提醒:此類假冒招生網站要提防,報名前務必與學校核實  金報訊(記者 徐佳菁 沈雲)眼下,當打算報考藝術類的高三學生正在為選擇什麼樣的高校而提前準備時,一些「以假亂真」的「招生李鬼」卻悄悄行動了
  • 2020年浙江杭州浙大附中招生信息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浙江杭州浙大附中招生信息,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浙大附中·玉泉校區,丁蘭校區   玉泉校區985、211、雙一流高校、國際名校錄取率及一段上線率節節攀升,丁蘭校區高考一段上線率近60%,其中實驗班超80%。多位優秀學子被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浙大等國內高水平院校錄取。
  • 浙大新增機器人工程、人工智慧專業:今年招生,導師陣容強大
    今天距2019年高考還有59天,在緊張備戰的同時,廣大考生和家長對各大高校的招生動態也十分關注。昨天,浙江大學就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今年將新增兩個超級熱門專業,分別是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浙大官方消息稱,教育部於日前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浙江大學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個(機器人工程),新增審批本科專業1個(人工智慧)。浙大本科生招生處處長朱佐想介紹,這兩個專業將從今年開始招生。同時,今年浙江大學將在竺可楨學院新設圖靈班。
  • 浙大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成立 今年招生160人左右...
    作者: 編輯:成競   想報考國內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高三考生,今年有了新的入學選擇。昨天,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成立,並宣布在今年高考後啟動招生。  浙大相關負責人介紹,浙大要打造高品質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這個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坐落在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校園非常漂亮。考生要通過高考報考,也就是說要通過浙大的招生分數線。
  • 男女一比十高校迎新標語亮瞎眼 讓人不可思議的雷人標語
    男女一比十高校迎新標語亮瞎眼 讓人不可思議的雷人標語來源:河北新聞網 2014-09-07 22:44:51 責任編輯:候猛    又到一年迎接新生的季節,高校校園裡的迎新橫幅也開始「閃瞎」你我的眼睛。或賣萌,或文藝,或無釐頭,各校都拼智力拼內涵,想盡心思表達對新生的歡迎。
  • 浙大在浙本科招生2525人錄取分數相對較低,網友:真是羨慕了
    ,我們都知道南大這所985高校實力也很強,同時也是一所穩進全國前十的高校,而浙大在江蘇今年的理科錄取分數高達414分,此時的南大卻只要406分,足足高出了8分的差距,雖然有人認為這分數差並不是很大啊,但我們不要忘記了一點那就是江蘇的高考總分只有480分,差8分如果換算成750分的話,至少要在20分上下了。
  • 民辦學校招生有規矩 招生廣告誤導致損要賠償
    陝西省教育廳社會力量辦學管理中心近日將對民辦學校的招生工作開展監督檢查,對因招生廣告誤導而給學生造成經濟損失的,民辦學校要予以經濟賠償。  有關部門規定,招生宣傳不得惡意攻擊、詆毀、誹謗其他兄弟學校,不得採取非法手段搞不正當競爭招攬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