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軒成功晉級名人堂
「我只是來打醬油的。」在上周最新一期的江蘇衛視燒腦真人秀《最強大腦4》中,今年才12歲的數獨高手胡宇軒說完這句話後就力壓其他選手成功晉級。也因為這句話,這個小傢伙瞬間圈粉無數,眾多網友笑稱他絕對堪稱「史上最強打醬油的選手」,也有粉絲很快想到胡宇軒又是一個大家平日裡開玩笑說習慣了的「別人家的孩子」。
到底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的日常有何特別之處?今天(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就帶你來「八一八」這個小神童節目外的故事。
6歲時就開始鍾情數獨
雖然自謙說是來「打醬油」的,但《最強大腦》節目組向記者證實,胡宇軒能出現在節目中都已非易事:為了迎接海外數獨高手的挑戰,《最強大腦4》籌備時就向全國數獨高手發布了數獨召集令。和胡宇軒一起亮相節目的「五十歲以上數獨第一」劉軍、「中國臺灣數獨第一人」吳東益和「海外參賽排名第一」的陳詩雨,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後的優中選優之人。
胡宇軒和數獨結緣還要追溯到他6歲時。「當時給同學過生日的時候送了一份數獨禮物,大家在一塊玩嘛,於是我就對數獨感興趣了。」此後,他便開始接觸有關數獨的專門訓練,水平迅速提升。在此過程中,胡宇軒的心理素質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所以,這才有了大家看到的節目中即便被對手反超,他也毫不緊張。「當時(對手)陳詩雨在那一輪答題非常快,但她之前落後太多了一時趕超上來不太可能,而另一位選手還在作答,所以我是不需要慌張的。」節目播出後,也有聲音認為胡宇軒贏在運氣上。對此他進行了否認:「按技巧來說,運氣在比賽中也佔一部分,但是總是不如能力重要……數獨比賽時能力最重要。能力要是比不過,心理素質再好也沒有用。」
12歲就開始讀高一
即便是在牛人頻現的《最強大腦》中,胡宇軒也可以稱得上是學霸——他四年級時就受邀參加並通過考試進入了北京八中少年班的早培班,今年只有12歲的胡宇軒,已經在讀高一了。而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對此唯一的擔心則是「沒什麼大的影響,就是我想考高中數學聯賽,那我的準備時間就會比別人短一些,要抓緊時間了。」
不知是不是玩數獨鍛鍊出的習慣,目前成績總是在班上前三名的胡宇軒對自己的生活很有規劃。「同學寫作業有快有慢的,我寫作業算比較快的。平時回家完成作業時間大概一小時,寫完了就玩玩遊戲,看看書,做下數獨。」他媽媽也形容兒子是「典型理科生,非常理性,也很堅持原則。」
並且,胡宇軒即便是完成作業後玩遊戲也很有節制,父母規定他只能玩10分鐘遊戲他就只玩10分鐘。此外,胡宇軒說:「我平時喜歡看短篇小說,還有旅遊。上學的時候學校會組織一兩次旅遊,然後平時寒暑假會和父母一起出去旅遊。」空閒時間和朋友一起打打桌球也是他的愛好之一。而有時間的話,胡宇軒也會和朋友們一起,「我挺喜歡和朋友在一起打桌球的。」
當記者問起他的未來規劃時,小傢伙再次提到了高中數學聯賽。「想把高中數學聯賽考到一等獎。現在中學生考大學比較重要,而我理想的大學是離家比較近的。」
爸爸教他最多的是獨立自主
據胡宇軒的父母介紹,因為工作原因他的爸爸需要經常出差,平時媽媽照顧他最多。但在較少的時間裡,胡爸爸教他最多的就是,「要獨立和自主,還會講一些我自己的經驗。告訴他要有主見,如果他有什麼興趣愛好我都支持。」胡爸爸說,「只要不影響學習,不會對未來的生活狀況造成影響,愛好能提高能力,增加接觸社會的經歷,也挺好的。而且對將來的發展也是有幫助的。」
而媽媽則說了一件胡宇軒生活中的趣事。「每天我送他上學,到校門口我會親他的額頭一下道別,冬天時我常被電到,我就說『又被電到了啊』,他就哈哈大笑。一天早上,因為某件事我說了他一路,非常生氣。到校門前,我轉身欲走。他可憐巴巴地問我:媽媽,還有電嗎?一瞬間,我感到很愧疚,雖然你對他很兇,他還是會記得你的好……每次生氣訓他,我會後悔,問他會不會生我的氣,他總是說『怎麼會呢?我早就忘了』。」
連結
「速算小龍女」曾因車禍拒了《最強大腦》
在上周節目中,還有一位傳奇人物,就是來自中國臺灣、連續三年獲得臺灣地區速算冠軍、2014年世界珠心算比賽一等獎的獲得者鍾恩柔。
速算小龍女鍾恩柔
她是Dr.魏花了半年時間才找到的「心算女神」。不過,最開始她拒絕了節目組的邀請。鍾恩柔說,「因為當時車禍後沒多久,很多事情還在處理,也在治療中。」鍾恩柔解釋,大約在一年前,自己遭遇了一場較為嚴重的車禍,險些危及要害,直到今天,脊椎和牙齒的問題還在困擾著她:「大家看我有用牙箍嘛,我現在臉部牙齒和脊椎還在治療中,累的話也會頭痛。」
不但如此,由於鍾恩柔的父親在她高中的時候受了傷,直到現在也尚未痊癒,所以即便母親和哥哥會幫忙,鍾恩柔也仍需要經常在父親身邊照顧,再加上她自己還有工作,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鍾恩柔拒絕了《最強大腦》的邀請。
不過她對此倒是一直抱有積極的心態,「辛苦還是要走過去的,日子還是要好好過。」考慮良久之後她才決定重回賽場:「我想去看看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據鍾恩柔介紹,自己接觸速算最初還是哥哥先學,父母順便讓自己去學才發現了自己天賦的。在本次重回賽場之前,速算其實在她的生活中已經幾乎佔不到什麼比例了:「最多就用在平常買東西,每月預算之類的小事情。」
兩年多沒碰速算,但一回歸就以毫秒之差戰勝對手原子雄成,在她看來這還是和自己從小打下的基礎密不可分。「我練習速算,從小被老師說的特點,就是『準』。這可能跟個性有關,我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要做就希望能做好。『準』漸漸就成了我的一個習慣,跟腦部的算珠影像有關。」鍾恩柔說:「如果基礎有打好,並保持,後面就不容易錯。我還沒有發現速成的方法,大家想要訓練的話,還是要從算盤學起。」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