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化玻璃膜是目前手機最流行的高級防護面具,手機鋼化玻璃膜在我們的手機保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許多人對它還不是很了解。
鋼化玻璃貼膜的特色之處便是使用了鋼化玻璃材質,相比一般的塑料,能起到更好的防刮作用,並且抗指紋和抗油汙的效果也要更好。而且你可以把鋼化膜看做手機的第二外屏,如果手機摔落,鋼化膜的確可以吸收一定的傷害,起到減少碎屏概率的作用。
鋼化玻璃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高清:透光率在90%以上,畫面清晰、凸顯立體感、提高視覺效果,長時間使用眼睛不易疲勞。
高透光率
2、防刮:玻璃材料經過高溫鋼化處理,大大高於普通膜,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刀具、鑰匙等等都不會刮花玻璃膜,而塑料膜則不同,使用幾天就會出現刮痕,能劃傷它們的東西簡直隨處可見,鑰匙、刀子、拉鏈頭、扣子、筆尖等等。
硬度高,抗刮性強
3、緩衝:對於手機來說,鋼化玻璃膜可以起到一種緩衝減震的作用,摔的不嚴重的話鋼化玻璃膜碎了,手機屏幕不會碎。
被譽為「手機第二屏」
4、超薄設計:厚度在0.15-0.4mm之間,越薄貼在手機上越不影響美觀,超薄的玻璃貼上去,猶如與你的手機完美貼合,合二為一。
疏油、防汙、順滑
5、防指紋:玻璃膜表面經過添加塗層處理,觸摸更加光滑,讓討厭的指紋不再容易殘留,而塑料膜多數都是觸摸比較生澀的
靜電自動吸附
6、自動貼合:將鋼化膜對準手機位,放上去自動貼合,勿須任何技巧,自動吸附。
綜合以上特點,選擇玻璃鋼化膜保護手機要比塑料膜更好。那麼鋼化膜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它到底是選用什麼原材料?它用的是什麼工藝呢?
鋼化玻璃膜是怎樣煉成的?
相比比其他行業,貼膜技術含量不算高,可能大多數人想到鋼化玻璃貼膜都會有這樣的看法。但近日我們採訪了一家貼膜製造商,在採訪的過程中發現,鋼化玻璃膜的製作程序並非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鋼化膜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程序,最後才能成為一塊你能見到的光滑、透亮的貼膜。
玻璃膜是由不同品牌的玻璃原材料製作而成。既然是鋼化玻璃膜,那麼其原材料——玻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玻璃原片按照廠商來劃分,可分為國產和進口兩部分,國產的包括洛玻、南玻,進口的有日本旭硝子(AGC)、板硝子、中央硝子、德國肖特和美國康寧。廉價的鋼化玻璃膜以國產玻璃原片為主。
玻璃原材料
從品質上來說,高端進口(康寧、肖特、旭硝子)>中端國產(如Glass)>低端國產(雜牌)。AGC、肖特、康寧這三家各有其代表產品,這三家最頂級產品的質量均在伯仲之間,差別不是很大。那麼國產的和進口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透光率和價格。國內材料的透光率只能達到92%甚至更低,進口材料保證透光率達到95%以上,具有更好的視覺感受,進口的價格當然是更高了。
第一次全檢
第一次全檢
開料
玻璃膜厚度當然是越小手感越好、貼合度越高,越厚手感越差。現在如果需要購買玻璃膜的話,最好是購買0.2mm的,相對來說性價比最高。現在市場有厚度比較大的國內生產的玻璃,厚度在0.5mm以內,是很難用手去感覺出來的,不論是0.2mm跟0.3mm的,還是0.3mm跟0.4mm的,都是非常難以分辨。所以市場上就有些不良的鋼化保護膜廠家以此來混淆消費者。
0.4mm以上厚度的玻璃膜,太厚了非常影響手感,現在基本上已經淘汰了。
0.3mm是現在的主流入門厚度,但看起來還是略厚一點,價格50元左右。
0.2mm是現在的主流高品質鋼化膜,通透性、手感都屬上佳,價格略貴,基本都在60元左右。
0.15mm是現在的最薄工藝,追求極致通透和手感的不差錢土豪專用,裂了直接換一張,價格多在100元左右。
開料
這裡說下0.2mm的鋼化玻璃膜原材料,目前為止,能做到原材料原生厚度是0.2mm的,只有美國康寧和德國肖特兩種玻璃。還有一種0.2mm的鋼化玻璃膜原材料,是用0.33mm厚度的玻璃原材料浸泡在化學藥水中減薄的。這種被減薄的玻璃材料,厚度會不那麼均勻。厚的地方可能0.25mm,薄的地方0.22mm。經過處理的0.2mm玻璃在韌性和平整度等方面都會比原生0.2mm差一些。不過成本依然比普通0.33mm的玻璃高很多。
美國康寧和德國肖特是市面上能將厚度做到0.2mm以下的,成本較高,但市面上卻不乏大量廉價號稱0.2mm、0.15mm的鋼化玻璃膜。這是為什麼?其實,厚度虛標是鋼化玻璃膜產業內一個公開的秘密,0.3mm冒稱0.2mm甚至0.15mm的比比皆是。而厚度相差0.1以內,很難用手感覺的出來。所以說虛標厚度是「公開的秘密」。
無論是鋼化玻璃膜生產廠商還是鋼化玻璃膜貿易商,都不標註用在鋼化玻璃上的AB雙面膠的厚度,導致隱瞞了鋼化玻璃膜真實的厚度。鋼化玻璃膜產品有二部分組成:鋼化玻璃+AB雙面膠,其中AB雙面膠最厚為0.2mm,最薄為0.093mm,現市面所謂0.4厚度的鋼化玻璃膜產品真實的厚度為:0.493mm~0.6mm。
開料後的玻璃
需要注意的是,康寧大猩猩玻璃、日本AGC、肖特Xensation一般指代的是手機玻璃蓋板(觸控螢幕保護玻璃),這些廠商並不生產手機貼膜。而是貼膜廠商直接購買玻璃原片進行切割、裁邊、化學鋼化後製成,所以嚴格來說,這些貼膜不能冠以大猩猩玻璃的稱號。
鋼化玻璃的質量能否符合標準,除了玻璃原料的原因以外,工藝參數的設定是否合理是決定的因素。只有把它們的作用和相互之間的關係徹底了解,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玻璃膜。而決定玻璃膜成品品質工藝程序主要有三個:CNC切割、弧邊拋光和鋼化爐鋼化。
CNC車間
CNC
CNC
CNC後的玻璃
通過第一道開料工序加工成的長方形的小尺寸玻璃,再通過CNC精雕機把玻璃材料切割成適合手機型號的形狀,將需要打孔和開臺階等一般工藝做不到的玻璃產品進行加工,而使用大型的精雕機跟使用一般的精雕機的區別就在於玻璃膜的孔位和玻璃膜邊緣用肉眼看不到的毛邊。孔位不準頂多是用戶體驗要差一些,可是毛邊的大小卻會直接影響到玻璃膜的使用壽命。而且由於毛邊無法用肉眼看到,只有用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這一個工序,很多小鋼化保護膜廠家為了能夠降低成本,只使用刀模來製作了。
第二次全檢
第二次全檢
2.5D弧邊工藝
弧邊拋光是把直邊鋼化膜周圍拋光成2.5D弧邊,鋼化玻璃膜弧邊比直角邊多了一道倒角工藝,更加美觀,成本也更高。那麼該產品為什麼多了2.5D弧邊後就會比較貴呢?首先是時間上的成本,這個就不解釋了。其次則是報廢率,2.5D比直角邊的玻璃膜要多出在百分之三十報廢率,直接拉動成本的提升。
掃光機
超聲波清洗
接著,需要將玻璃放入超聲波加入清洗劑清洗乾淨,清洗後的效果是不允許有劃傷,水印,白點,手指印,磨粉,灰塵殘留在上面,無塵車間效果一定要處理好。
掃光檢驗
而鋼化爐鋼化是讓玻璃膜半成品在高溫爐裡和硝酸鉀作用從而讓玻璃膜強度略微提升強度,大大增加韌性,保證玻璃膜就算碎裂,也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鋼化鹽
鋼化
鋼化
鋼化
玻璃經過鋼化之後強度增高,其抗壓強度可達125MPa以上,比普通玻璃大4~5倍;抗衝擊強度也很高,用鋼球法測定時,0.8kg的鋼球從1.2m高度落下,玻璃可保持完好。
落球測試
不僅僅是強度,鋼化玻璃的彈性也比普通玻璃大得多,一塊1200mm×350mm×6mm的鋼化玻璃,受力後可發生達100mm的彎曲撓度,當外力撤除後,仍能恢復原狀,而普通玻璃彎曲變形只能有幾毫米。當你拿到一個玻璃膜時,折彎鋼化膜的上下兩邊,越接近證明鋼化效果和玻璃韌性越好。碎裂後、應該是非常漂亮的類似蜘蛛網似的紋路,碎片應該是非常小的。
驗證鋼化效果
斷裂紋測試
好的鋼化膜,碎裂後連成一片,不會飛濺傷人,碎片小
不考慮玻璃膜背膠的貼合,這三個工序是玻璃膜不良品最容易產生的三個工序。切割和拋光可能導致玻璃爆邊。鋼化爐鋼化時間不夠,硝酸鉀用料不好會導致強度韌性下降。其中產生的大部分不良品在生產過程中就被淘汰下來了,還有少部分不良品則是肉眼無法檢測,留有暗傷沙眼等被當做良品進入市場,稍有使用就會出現碎裂。
我們注意到,鋼化玻璃膜表面的手感和塑料膜手感是完全不同的,它更為順滑,非常接近手機屏幕手感。很多廠商宣傳鋼化膜可以防指紋,其實準確的說法是,品質優異的鋼化玻璃膜可以減少指紋在玻璃膜上的殘留,而不能完全杜絕指紋的產生。其方法是在鋼化玻璃膜表面加上一層防指紋油,而這層防指紋油塗層也能保證鋼化膜表面有汙漬的情況下可以很容易清除。關於這個防指紋油處理工藝,也有高低之分。
白片檢驗
現在市面上只有三種塗油方式:手工、噴塗和真空鍍膜。手工是人手一把刷,粘著油在玻璃上刷油,缺點是防指紋效果不均勻、防指紋油容易消退。噴塗是使用噴塗機,代替人手,往玻璃上面噴,噴塗機一臺兩萬成本左右。這種工藝效果比手塗好一些,缺點是持久性差一些。實際情況是使用20天左右的時候,就會發現防指紋效果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因為防指紋油都被磨光了。
第四次全檢
第四次全檢
真空鍍膜就是把玻璃放在真空空間,把油噴射進去,油滴在遇到真空環境後就會變成霧狀,然後散落在玻璃上,進口真空鍍膜機的成本過百萬。區別就在於這層油的粘附程度。
電鍍
電鍍
電鍍
電鍍
電鍍
電鍍
經過電鍍防指紋油工藝的鋼化玻璃膜效果就表現在摸起來更順滑,效果也更持久一般可以持續約2個月以上。
水滴角測試
水滴角測試
塗層效果如何檢驗呢?一般三種方式鑑別。1)用手指劃,越順滑表示效果越好 2)滴水在玻璃正面,又叫光面。水滴與玻璃面接觸所形成的空角越小越好,這叫水滴角3)用油性筆塗畫,光面難以書寫形成小小的水珠表示塗層效果不錯,越難寫越好。
中間的是鋼化玻璃貼膜,兩邊是PET材質貼膜
水滴凝而不散
水滴凝而不散
在玻璃膜上滴幾滴水,水滴凝而不散,水珠會隨之滑動,玻璃貼膜有著易潔的特徵,屏幕留下指紋可以很輕易的去除,同時也提供超滑順的觸動靈敏度性。這種現象很像是「蓮花效應」。
蓮花效應,指蓮花的自潔現象。20世紀70年代,波恩大學的植物學家巴特洛特在研究植物葉子表面時發現,光滑的葉子表面有灰塵,要先清洗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而蓮葉等可以防水的葉子表面卻總是乾乾淨淨。他們發現,蓮葉表面的特殊結構有自我清潔功能。蓮花出汙泥而不染,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認為是純潔的象徵,所以這一自我清潔功能又被稱為「蓮花效應」。
前面提到鋼化膜的電鍍,主要說的是玻璃膜和手直接接觸的一面進行塗層處理。而在玻璃膜和手機接觸這一面,還需要塗上一層環氧樹脂AB膠,它才能吸附到手機屏幕上去。
貼膠車間
鋼化玻璃膜產品最核心的技術是用在鋼化玻璃上的AB雙面膠,什麼是AB膠呢?因為鋼化玻璃膜不像普通的塑料保護膜一樣可以靜電吸附在手機屏幕上,需要用一層薄薄的柔性雙面膠貼在玻璃膜裡層,這層薄薄的柔性雙面膠就叫做AB膠。AB膠的品牌一般有,NIPPA/尼帕(日本)、東洋(日本)TMS(韓國),還有國產的等等。AB膠使用的好壞直接決定鋼化玻璃膜貼合效果和排氣效果。
貼膠
現階段,具備合格品質的AB雙面膠產品都是進口(日本、韓國),除上述來自日本、韓國的三家廠商,國內及其他地區廠商的AB雙面膠都存在眾多品質問題,如厚度高、透光性差、容易產生氣泡、雪花紋、翹邊、脫膠等現象。比如剛買回來的鋼化玻璃膜貼上後發現四角無法壓實,產生紋路等現象,極有可能是生產商使用了劣質的AB膠。
貼膠
AB膠的好壞直接影響貼合效果
第五次全檢
裝袋
包裝
裝箱
最後,將效果處理完成且達到要求的產品進行清洗、檢驗、包裝,包裝時用低粘保護膜包裝,覆膜時不能有氣泡現象。
市場銷售
我們購買鋼化膜當然是希望它越便宜越好,目前一般的鋼化膜價格在20-50元上下,但我們在某寶上搜索鋼化玻璃膜發現,有的鋼化膜價格竟然和普通的塑料膜不相上下,幾塊錢包郵的比比皆是,為什麼會這麼便宜?
1,少部分虧本做銷量,之後再提價。
2,原材料比較次,選用洛玻的最廉價的0.4mm厚度玻璃,AB膠用的不知名品牌,導致鋼化玻璃膜貼合效果不好,排氣效果差,貼上去有雪花紋。
3,工藝上偷工減料:玻璃不在高溫爐裡進行鋼化處理,或者鋼化時間不夠長。鋼化過程需要三小時到六個小時的時間,只有在六個小時以後才可以達到很高的硬度,而沒有到達到四小時的玻璃,在碎裂的時候就會形成玻璃刺,對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
4,鋼化玻璃膜玻璃表面不塗防指紋油,導致膜非常容易粘上指紋,而且玻璃膜表面觸感會差一些。
5,生產過程中一些淘汰掉的次品拿來賣。
所以,購買鋼化膜一定不能貪便宜,最好是購買有品牌的鋼化膜。
最後,感謝摩可MOCOII貼膜協助完成此篇文章,展示貼膜生產線提供拍攝。
總結
一個鋼化玻璃膜產品從研發設備、材料精選,再到生產製造等整個過程中都要經歷很多繁複的步驟與複雜的技術,它的工藝步驟比普通的手機保護膜的生產步驟要複雜很多,這是鋼化玻璃膜比較貴的原因。希望在你了解了鋼化玻璃貼膜的製作工藝和優點之後能對鋼化玻璃膜有一個新的看法,讓鋼化玻璃膜為你的愛機保駕護航,而且對如何選擇一款優質的鋼化玻璃膜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要辨玻璃膜好壞,主要可以看幾點:
1.透光性能:對著亮光處,看是否有雜質,是否清晰。好的鋼化玻璃膜由於密度大,透光率比較高,看到的畫質是比較高清的,差點的鋼化玻璃膜密度小,相對來說畫質看起來不是那麼的清晰。
2. 防爆性能:這個作用主要是防爆玻璃貼膜所具備的,這裡的「防爆」並不是指能夠防止屏幕爆炸,主要是防止屏幕爆裂後碎片飛濺。防爆玻璃材質的貼膜打碎之後也會連成一片,是沒有鋒利的碎片的,這樣它即使碎裂對人體也不會造成傷害。
3.手感順滑程度,好的鋼化玻璃膜觸感細膩、順滑,差點的玻璃膜做工粗糙、不夠順滑,在手機上滑動時有明顯的凝滯感。
4.防指紋、抗油汙:滴水和油筆寫字,好的鋼化玻璃膜是水滴凝而不散(效果看上一頁),滴水上去水不會散開;油筆也是很難在鋼化玻璃表面寫上東西的,而且留下的油墨很容易就可以擦除。
5.與手機屏幕貼合度:在貼膜之前,拿著貼膜對著手機孔位比較下,很容易就可以發現貼膜的尺寸和手機孔位是否能夠對齊。在貼合過程中,好的玻璃膜貼上去是沒有氣泡的。差點的鋼化玻璃膜貼上去,你會發現與手機屏幕的大小不對稱,有空隙,還有可能會有很多氣泡,怎麼排除都弄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