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重陽節千人著漢服「穿越千年」登高祈福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25日,2020第三屆中國南京國際登高節(以下簡稱「登高節」)在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開幕。南京旅遊集團供圖

中新網南京10月25日電 (徐珊珊)25日,2020第三屆中國南京國際登高節(以下簡稱「登高節」)在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開幕。來自海內外的千餘名遊客和市民身著漢服登高「辭青」、賞菊花、插茱萸、品文化,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千年。

本屆登高節將重陽這一傳統節慶打造成了融文化性、時尚感和國際化的全齡戶外文體盛事。開幕式上,開場片《一攬江山,九望金陵》引人矚目。該短片匯集了來自英國、俄羅斯、匈牙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友人發來的「登高祈願」。

來自海內外的千餘名遊客和市民身著漢服登高「辭青」、賞菊花、插茱萸、品文化。南京旅遊集團供圖

在《幕府登高,仙人指路》的歌聲中,少年們身穿漢服向長輩們敬獻菊花酒。現場別開生面的「辭青之禮」盡顯文化韻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秋的「辭青」與春季的「踏青」相對,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聚散皆有情」。

在「遍插茱萸」的啟動儀式後,參賽者們身著漢服拾級而上。在觀景平臺上的巨型風箏前,參賽者領取彩帶,寫上心願系在風箏上。來自澳洲的創業者喬治說:「今年是我學習中文的第三年,我要把每個打卡點上的詩句收集起來,回去慢慢欣賞和研究。」

本屆登高節將重陽這一傳統節慶打造成了融文化性、時尚感和國際化的全齡戶外文體盛事。南京旅遊集團供圖

本屆登高節還推出「幕府登高」體驗官計劃。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作為「體驗官」,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有料、有趣的文化分享會。

馬未都以全新角度解讀了重陽文化,還以此延展到春節、端午、七夕等中國傳統節慶民俗文化。從杭州帶全家前來參加活動的李翔表示:「沒想到登高節安排了這樣一個驚喜禮物,馬未都先生的分享會非常生動,孩子聽得意猶未盡,幕府登高真是不虛此行。」

本屆登高節在延續「登高攬勝、吟詩作賦、賞花飲酒、遍插茱萸」四大傳統儀式的基礎上,首次設置了文藝氣息濃厚的「重陽文化體驗區」等環節。南京旅遊集團供圖

本屆登高節在延續「登高攬勝、吟詩作賦、賞花飲酒、遍插茱萸」四大傳統儀式的基礎上,首次設置了文藝氣息濃厚的「重陽文化體驗區」、中國郵政定製明信片、「風味重陽」美食區。不少參與者和家人一起勾畫水墨扇面,縫製茱萸香囊,感受登高、攬江、品文化的妙趣。

端午秦淮河龍舟競渡、七夕紫金山螢光酷跑、中秋熙南裡笪橋燈市、重陽幕府山國際登高……據悉,南京旅遊集團打造的「中華節慶,與寧同慶」系列活動,已貫穿全年。南京旅遊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登高節的成功舉辦,勢必讓更多人體驗到水清魚躍、岸綠景美的長江大保護成果,進一步提升南京傳統節慶活動的消費能級,向世界展現南京的城市風採。(完)

不少參與者和家人一起勾畫水墨扇面,縫製茱萸香囊,感受登高、攬江、品文化的妙趣。南京旅遊集團供圖

相關焦點

  • 廣西陽朔縣:「重陽節」千人切磋太極 萬人登高祈福
    唐夢憲 攝中新網桂林10月25日電(唐夢憲)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廣西桂林市陽朔縣在如意峰景區以「孝行重陽、祈福如意」主題,組織開展了千人切磋太極、萬人登高祈福等系列活動,在主打康養旅遊的基礎上,倡導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圖為太極拳表演。 唐夢憲 攝圖為太極扇表演。
  • 4萬人重陽節登高祈福
    本報通訊員 鄒靜靜 本報記者 董家訓攝    本報訊(記者 朱凱) 國慶期間恰逢重陽節,10月1日至7日,我市城牆全線接待遊客14.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4.5%。昨天的重陽節,中華門和解放門更是迎來綿延數公裡的登城人流,逾4萬市民遊客登高賞秋,祈福祖國繁榮昌盛。
  • 【「相約重陽節·祈福古槐王」登高祈福活動】漠跡邀您參與「相約重陽節·祈福古槐王」登高祈福系列活動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等。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相約重陽節·祈福古槐王為充分展現崇信縣脫貧攻堅新成效,旅遊發展新風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倡導全縣樹立敬老、愛老、孝老的新風尚,全力加快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努力提升文旅產業發展水平,甘肅文旅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崇信縣公劉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舉辦崇信縣「相約重陽節,祈福古槐王」登高祈福系列活動
  • 重陽節:登高祈福不可少 今天你去了嗎?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時至今日,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成為當今重陽節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在南京,紫金山是眺望城市的最佳觀景處,每年重陽,紫金山都成為很多南京人以及外地遊客的登高首選地。
  • 南京國際登高節在幕燕濱江風貌區開幕
    2020第三屆中國南京國際登高節在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盛裝」開幕——來自海內外的遊客和市民身著精美的漢服登高覽勝。 通訊員 楊玉梅 南報融媒體記者 吳彬攝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李子俊)「一攬江山,九望金陵」。
  • 重陽登高,祈福健康長壽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 崇信縣舉辦首屆「相約重陽節·祈福古槐王」登高祈福活動
    10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甘肅文旅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崇信縣公劉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華夏古槐王景區舉辦首屆「相約重陽節·祈福古槐王」登高祈福活動,來自崇信縣9對金婚夫婦及社會各界群眾戴上祈福的紅圍巾,環繞古槐王,祈福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 甘肅崇信縣舉辦「相約重陽節·祈福古槐王」登高祈福系列活動
    10月25日,在甘肅省崇信縣已有3200多年歷史的「華夏古槐王」的見證下,一場主題為「相約重陽節,祈福古槐王」登高祈福活動溫情上演。9對金婚夫婦及各界群眾戴上象徵祈福的紅圍巾,環繞古槐王,共同祈福國泰民安、祖國繁榮昌盛。
  • 重陽敬老 登高祈福!雲臺山溫情獻禮,所有50歲以上遊客免門票!
    千年前,唐代大詩人王維登臨茱萸峰,寫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千古詩篇。九九重陽,重遊王維登山路,靜賞雲臺秋日麗景,萬畝紅葉,體驗一場身心愉悅、仙風道骨之旅!登高賞秋 旖旎壯觀登千級雲梯,俯瞰山下,可見群山蒼茫,萬壑秋色,頓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情懷;也可見萬畝紅葉,層層疊疊,絢爛似火。重陽祈福,寄託美好。行至雲臺之巔--茱萸峰,系上一塊許願牌,在秀美的雲臺山水間,許下最虔誠的願望。
  • 惠州:重陽節當天,數萬名遊客登高祈福!
    重陽節前一天晚上,位於博羅的羅浮山便迎來了大批登高祈福的市民和遊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參與羅浮山重陽登高活動的遊客約有7650人。當晚9點開始,羅浮山各景點入口處人流、車流開始增多,在執勤民警的指揮下遊人有序進出景區。
  • 重陽節來啦,山東人該去哪裡登高祈福呢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呢?古代重陽節「登高」背後的寓意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曆九月初九。由於「九九」諧音「久久」,所以古人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並逐漸衍生出登高「辭青」、觀賞菊花、飲菊花酒、插茱萸等一系列民俗。但是對於登高有何寓意呢?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  重陽節很多人會選擇去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呢?重陽登高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一、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闢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有一種說法是登高闢邪,在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
  • 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重陽節的起源、習俗,你知道多少?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主題。
  • 重陽節為何要登高、佩茱萸、飲菊花酒?
    原標題:登高、佩茱萸、飲重陽酒……重陽節為什麼要做這些?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又是一年重陽節,你登高、佩茱萸、飲重陽酒了嗎?重陽節年年過,你知道這些習俗背後的原因嗎?人民網科普中國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請他為大家解讀習俗背後的原因。
  • 北海公園瓊華島景區登高祈福
    秋日的重陽節,在親人的陪伴下登高,是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今天上午,「登高祈福 納福增壽」文化活動在北海公園啟動,公園還為登高賞菊的老人贈送 300 份紀念品。登高爬山是重陽節的重要習俗。北海公園作為重陽登高熱門景區,在瓊華島景區內開展了「登高祈福銀齡送福」活動,每位登上瓊島景區的老年登山者都可以獲得一份公園精心準備的重陽節紀念品,為老人增福賀壽,留下一份難忘的回憶。
  • 又到重陽時 踏秋祈福去 24日晚廣州約13萬人登高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24日,在廣州白雲山,市民和遊客爬上山頂遠眺廣州塔登高祈福。
  • 重陽節裡秋遊 登高祈福思故人
    重陽節裡秋遊 登高祈福思故人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為吉祥之日。
  • 孝行重陽、祈福如意——從日出到日暮,活動多多、心意滿滿
    除了保留「重陽節」登高的文化傳統外如今也衍生為旅遊時節的標誌屆時如意峰(索道·景區)擬圍繞「孝行重陽、祈福如意」的主題組織一系列活動——登高健身、雲頂太極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
  • 金華:登高祈福迎重陽
    10月25日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