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5日訊(記者 王波 周文丹 共享聯盟鄞州站 楊磊 通訊員 陳裘超) 「大梅山開發建設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是一直只聞其聲不見其事。」「現在發展都是各自為政,怎麼才能連片。」……近日,在選民們一個個發問中,一場由寧波市鄞州區人大常委會利用「選民說事」平臺開展的「碼上說,代表督」主題督事活動展開。
大梅山區域涉及鄞州區橫溪鎮、塘溪鎮、東錢湖鎮,擁有豐富的生態和人文資源。大梅山區域開發建設一直是代表和選民關注的焦點。
鄞州區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說,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組織相關部門、人大代表、選民,開展了這場「發問」,大家群策群力,推動謀劃大梅山區域開發建設。
如何調動閉會期間人大代表的履職積極性,推動代表更加接地氣地履職;如何發揮人大代表的監督作用,提高代表監督的精準性和實際成效……鄞州區人大一直在不斷探索和實踐。
塘溪鎮名人街路口在當地是有名的「危險路口」。因為停車位劃線不合理,存在行車盲區。問題存在已久,卻沒能引起相關部門注意。該鎮人大接到群眾反映後隨即將問題轉交給相關部門,第二天相關部門不僅清除了停車位劃線,還增設了防撞警示杆。如此高效之舉,得益於該鎮探索出的「選民說事」平臺。
為了加強選民與人大代表的聯繫,方便選民隨時隨地反映問題,該鎮在已建「實體+線上+移動」代表聯絡站的基礎上,探索推出了「選民說事」平臺,形成「說了有人聽、聽了有人辦、辦了有人督、督了有人評」的閉環運行體系。有效縮短了代表與選民之間的距離,實現了代表督事的快捷化、精準化和高效化,有效推動了民生關鍵「小事」的順利解決。
白鶴街道鎮安南區是一片老城區,20年以上的老小區有10多個。前段時間,小區周邊啟用了智慧停車收費系統,馬路邊的「免費停車場」變成收費泊位,居民投訴隨之而來,紛紛在「選民說事」平臺反映。人大白鶴街道工委隨即開展實地走訪,了解到根據收費泊位計費標準,居民停車一夜需要20多元,許多居民表示「吃不消」,導致部分車輛湧入小區,亂停放、佔用消防通道等現象。人大白鶴街道工委隨即召集相關部門開展「居民說事、代表督事」協調會,最終相關部門修改收費標準,形成夜間低收費,「還車位於居民」,破解了停車難問題。
如今,鄞州區25個鎮(街道)均已搭建「選民說事」平臺,對於選民群眾反映的事項,推出「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過周」,急、重、險問題特事特辦,形成「說事、理事、辦事、督事、評事」的鄞州模式。各鎮(街道)還結合當地實際,創出自己的特色,塘溪鎮推出評價「綠黃紅」三色、東吳鎮與數位電視結合提高居民見碼率、橫溪鎮設立「你點我改」欄目等。
據統計,自開展「選民說事,代表督事」工作以來,鄞州區基層人大共收到選民反映問題1299個,解決實際問題115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