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自身的健康狀況也是越來越重視,每年很多人都會選擇到醫院體檢,有的則是單位公費體檢,那麼到醫院做一次全面的體檢大概需要多少錢呢?
去醫院做健康體檢,可供選擇的體檢項目粗略的分為基礎項目和個性化項目兩大類。那麼不同的人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不同的項目花費有何不同呢?
體檢項目都有哪些?
如果是年輕人體檢的話,且平時生活方式比較健康,可選擇基礎體檢項目,包括:
1.體格檢查
:包括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血壓等,以此來初步判斷被檢查者血壓情況、是否肥胖等。
2.查體
:主要包括內外科查體,五官科檢查,婦科檢查(乳腺手診)。其實很多有經驗的大夫,用手比用機器還準確,所以一定不要決絕醫生的手診。
3.實驗室檢查
:含血尿常規、血脂血糖、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病原微生物感染、宮頸刮片等;可以常規發現各種異常代謝指標。
4.輔助檢查
:心電圖、胸片、超聲等;超聲是個好東西,能看肝、膽、胰、脾、雙腎、甲狀腺、乳腺、婦科等狀況(有無腫塊、結石等),以及評估血流血供、鑑別良惡性病變等,都能看清楚。且價格適中。
這樣的基礎檢查大致能反映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在三甲醫院檢查費用大約是1000元左右。
除此之外,如果年齡比較大,或者平時生活方式不健康,工作環境比較特殊,除了一些基礎的檢查之外,還要選擇一些合適自己體檢項目!
1.性別、年齡不同,體檢項目也不同!
年紀比較大的人群,可以做骨密度、頸動脈都卜勒檢查等,年紀比較大的男性還可以做一下前列腺彩超,而已婚女性不論年齡,都要關注女性生殖系統,每年要做HPV+TCT檢測,還有卵巢和子宮附件超聲,外加乳腺彩超。50歲以上女性要針對更年期,加做骨密度、乳腺鉬靶等檢查。
除此之外,如果年齡50歲左右,每年至少要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年齡50歲以上,無論男女,建議全面篩查腫瘤標誌物、頸動脈彩超。
2.生活方式不同,體檢項目也要有區別!
經常出去應酬的人群,時常感到消化或者排洩不好的,可以選擇做一下胃部檢查,比如幽門螺桿菌檢查等!而如果平時喜歡吃海鮮、居住沿海地區者,每年做一次甲狀腺B超。
3.工作環境不同,體檢項目也可以不同!
長期久坐:加查頸椎、腰椎的X線檢查,結果異常者可考慮進一步做核磁共振。如果工作壓力較大、經常熬夜的話,要注意排查心腦血管疾病和甲狀腺疾病,尤其是已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三高患者,可以加查頸動脈彩超或冠脈CT,以及甲狀腺B超。
4.有相關疾病家族史的,體檢項目要更有針對性!
對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者,或偶有胸悶、氣短、心悸者,或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者,每年要做心功能、心臟彩超、頸動脈彩超(40歲後加做冠脈CT),排除心、腦血管疾病。
女性群體,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者,<40歲時,每年做一次乳腺超聲檢查;≥40歲,每年做一次乳腺超聲檢查,1—2年做一次乳腺鉬靶。
這樣的個性化、針對性的體檢項目綜合下來,大概費用在2000元左右;如果趕上體檢機構有優惠或團購,價錢可能還會便宜。
除了關心價格,我們在體檢過程中還要注意些什麼呢?
價格是很多想要體檢的人,首先要關心的問題,除了價格因素還有哪些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要養成規律體檢的好習慣,年輕的時候,最好兩三年到醫院體檢一次,年齡慢慢增大,可以一年或者半年到醫院體檢一下,而且要有針對性的體檢。
2..最好每年都到一個固定的體檢機構,建立自己的體檢檔案,有利於動態觀察上述檢查項目。
3..體檢項目不一定年年都要做全面,這樣不僅花費多,而且浪費時間,但至少要在幾年內涉獵到各個體檢項目。
4.在體檢中心體檢發現異常,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病急亂投醫!一定到三甲中心醫院進一步就檢查或者排查。再做是不是要進一步檢查或者治療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