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產業已經面臨很多年的增長壓力了。很多人說冰箱行業再恢復以前的高增長很難了。他們這種消極論調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來自於一些跨界品牌的進入,掀起了新一波的「價格戰」;另一方面,很多品牌怕被這波「價格戰」甩出去,同時還想站在行業第一梯隊中,所以就開始所謂的「調整技術結構」。但不管怎麼說,冰箱產業一直都沒有跳出一個發展核心,那就是保鮮技術。
10月15日,在烏鎮舉行的海爾製冷產業2020全球峰會上,卡薩帝帶來了包括物聯網雙屏冰箱等在內的全系列高端產品,還有家居一體化、極致保鮮和智能物聯三大場景解決方案。就拿極致保鮮來說,卡薩帝冰箱發明了MSA控氧保鮮科技,這個科技能抽走一些冰箱裡的氧氣,同時充進一些氮氣。因為食材在冰箱裡也要呼吸,呼吸主要是靠氧氣的,氧氣濃度低了,食材的呼吸就變弱了,這樣等於讓食材一直處在「休眠」的狀態。現在,這項技術已經讓100多萬人都用上了。
那麼,這100多萬用戶為什麼選擇了這項技術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研究一下這100多萬用戶的身份。
如果給卡薩帝冰箱這100多萬用戶做用戶畫像,你會發現,不管是國際政要、皇室貴族、文體明星還是行業領袖,都在這幅畫上出現了。這些人對飲食極為挑剔,所以他們用的冰箱肯定也是保鮮效果最好的。
相信很多人都對他們餐桌上的飲食很感興趣。在我們的想像中,他們的飲食結構一定很豐富,但其實對他們來說,食材最新鮮、最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剛空運回來的挪威三文魚、澳洲龍蝦要趁著最新鮮的時候烹飪,因為放久了會氧化、營養會流失,遇到這種問題時,就說明生活品質降低了。
但是,控氧保鮮科技能讓食材「休眠」以後,他們再也不用忍受這種儲鮮問題了。
其實,為了追求更好的保鮮效果,很多企業都在技術上「大顯身手」。都知道食材要在溫度波動小的空間裡才能保存更長時間,所以大家都一窩蜂似的去「控溫」,還有保溼,除菌、提高製冷速度等等,總之都是一頭扎進這個領域裡不出來。
當然,大家的方向都沒有錯,但問題是,這種保鮮效果都還是停在宏觀層面,那怎麼做到微觀保鮮呢?微觀保鮮又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
具體來說,MSA控氧保鮮科技可以讓食材在冷藏時處在「休眠」狀態,從而延長保鮮周期。就拿非常容易氧化的三文魚做例子吧,買回來都先放在冷藏空間裡,但是如果不馬上吃掉它,從表面就能看出來,不到1天就變色了;這時候再吃,可能口感上不會出現太大差別,但實際上營養已流失了。當然,如果你忘了吃,3天以後應該基本沒什麼營養了。
但是在卡薩帝的MSA控氧保鮮空間裡會怎麼樣呢?三文魚放在控氧抽屜裡以後進入「休眠」狀態,濃度較低的氧氣基本對它不會產生什麼影響,所以它的營養是被鎖住的,就算再過幾天吃,也非常新鮮。實驗顯示,這種技術能讓保鮮效果延長8倍,而這恰巧是高端用戶們想要的。現場參會人員透露,這種科技未來會用在全線卡薩帝的高端冰箱上。
雖然外部經濟環境複雜,行業低價產品泛濫。但不管怎麼說,高端用戶對真正的好產品是捨得花錢的。但是,如果大家都在用舊理念打造舊技術,得到的還是「一般般的儲鮮效果」。偏偏卡薩帝冰箱不這麼做,它在「智家雲」戰略下落地智慧家庭以後,將場景生態融入到用戶的家庭生活中,像控氧這樣讓食材「休眠」的科技,目前應該只有在卡薩帝冰箱身上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