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
天津北方網訊:3月5日一大早,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捐贈、聯合運輸(天津)有限公司免費提供運輸的30噸消毒液正在緊張裝車,市交管局已經為兩輛工程運輸車輛開放了「綠色通道」,全市33個社區提前做好接收準備,數十名統戰系統下沉社區黨員幹部嚴陣以待,很快,這些消毒液便充實到社區的防疫物資中。
這僅僅是本市抗擊疫情的一個小片段,但對於全國政協委員、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天津院)副院長劉紅光來說,從大年初一至今,註定是終生難忘的經歷。
大年三十,他像往年一樣,開車回到山東德州老家看望老父親,關注到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的消息。由於在「非典」時期有過緊急生產、捐助消毒液的經歷,他意識到可能又有緊急生產需求,於是匆匆告別了家人,大年初一一早就趕回天津。果然,當天21時就接到了紅橋區政府的緊急求援電話……當日深夜,他克服重重困難,利用電話會議召集各方,並通過天津院黨委集結全院力量,發揮抗擊「非典」期間生產消毒液經驗,啟動緊急生產方案。
天津正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天津院下屬全資子公司、國家工業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化基地。正達公司臨危受命,組織職工成立突擊隊,從大年初二復工,緊急生產84消毒液。到大年初三上午,紅橋區需要的96噸消毒液就完成生產並送到了各街道,打響了捐助工作的「第一槍」。隨後,在得知寶坻區百貨大樓發生聚集性疫情後,劉紅光主動與有關單位溝通,了解到急需抗疫物資後,緊急調撥18噸消毒液發往寶坻,緩解疫情防控燃眉之急。在集團公司黨組統一領導和協調支持下,正達公司生產的近千噸84消毒液全部用於捐助。其中,為湖北武漢雷神山醫院、武漢大學醫院及附屬醫院、湖北的武漢和廣水等地區、政府部門、社會機構等捐助消毒液300多噸。
哪裡是火線,產品就捐助到哪裡;哪裡有需要,產品就發送到哪裡。除湖北地區外,他們還向濱海新區、中心城區街道社區、薊州區馬伸橋鎮、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和夏河縣、內蒙古自治區卓資縣、西藏自治區尼瑪縣、海南省五指山市和保亭縣等共計捐助產品630噸,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點讚。
事實上,在生產消毒液過程中,企業也面臨了不少難題。「我們要為產品負責、要為捐贈單位負責。生產許可證沒有辦結,是目前困擾我們的最大問題。」劉紅光犯了難。對此,濱海新區區委統戰部迅速行動,聯繫保稅區審批局,啟動綠色通道網上提交審批材料,安排專人協助辦理手續。「兩個小時就拿到了生產許可證!」劉紅光說,「國家有難,人人有責。我們只是儘自己所能,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疫情面前更要衝鋒在前。我們要開足馬力,以每天150噸最大產量全力生產,展現國企責任擔當,體現『天津之為』。」(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