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日前,遼寧省印發《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到2030年,總和生育率提高1倍,並對生育子女家庭給予多方獎勵,引發熱議。今年以來,國家衛健委已組織專家,研究獎勵生育的可能性,測算對不同孩次家庭給予獎勵,所能帶來對刺激生育的不同效果。這項研究預計將在年底完成,屆時可能上報有關部門。
生娃的事兒是大事
可能是因為,二胎政策出臺前,與生育相關的一些家庭問題、社會問題被專家忽視,特別是養育和教育問題被忽視,這次「獎勵生育」的新聞一出,就遭到網友調侃。真是不知道,專家們為何總是只盯著數據算來算去,然後定出這樣那樣的政策來,而不是深入實際,先想想老百姓是怎麼過日子的?
當年只準生育一個娃,還有獎勵政策,還規定了獨生子女費,給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發《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有網友就說了,這有什麼光榮的,關鍵是生幾個娃,經濟負擔不起!教育咋辦,房子咋辦,就業咋辦?誰不想多生幾個?有的內地有錢人內地生一個,又去香港生一個,再去國外生一個。有這事吧?
制定一項政策,不能只盯著一個部門,不能只看人口增長率。大數據不是萬能的。若只看數據,不顧社會實際情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跟瞎子摸象有何兩樣?專家專而不博學,好處是專業可能精深,壞處是缺乏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因此,不能只聽不接地氣的專家的話,否則可能又被忽悠。
還是網友說得實在:孩子生出來誰帶,公辦幼兒園建了多少,小升初怎麼辦,中考高考怎麼辦,將來就業怎麼辦,房子問題怎麼解決,醫療怎麼辦?一胎化政策失敗,專家想清楚原因了沒有?獎勵如果就給十幾塊錢,頂屁用!專家們如果有時間,還是用大數據盤點一下當年那些超計劃生育罰款收入用到哪裡去了吧!來之於民,造福於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