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可忍!香港教育局髮長文

2020-05-18 人民日報

5月17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表題為《歷史教育所為何事的文章,強烈呼籲所有教育人士反思教育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全文如下:

歷史教育是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香港的課程中,中學教育階段分別設有初中及高中的中國歷史科和歷史科課程,讓學生從探索過去人類文明的進程,認識國家和世界的歷史,從而培養對國家認同、世界視野,並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在研習歷史的過程中,學生固然要學習運用歷史資料、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但從歷史汲取教訓,以史為鑑是歷史教育有別於其他科目的重點,自有其是非對錯的價值判斷維度。近日,個別教師的不正確中國歷史教學、部分教材的撰寫方法以及公開考試中的偏頗設題,均引起社會上極大的爭議。

忍無可忍!香港教育局髮長文

香港教育局(資料圖)

就這些問題,教育局詳細說明如下:

認清基本史實 訓練學生思維

歷史教育十分重視學生能夠認清重要史實的基本內容。以鴉片戰爭課題及20世紀上半葉中日關係為例,於前者學生須認識鴉片戰爭的背景、鴉片的禍害、清廷禁菸的過程、鴉片戰爭爆發的導火線、戰爭經過、籤訂《南京條約》,以及鴉片戰爭的影響等。有關的教學材料及教科書,必須清楚和準確交代史實。

另一方面,歷史教育的重要學習宗旨之一是讓學生在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時,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建立對民族、國家的認同感及歸屬感。因此,學生雖然可以認識其他立場對於鴉片戰爭的看法,例如指稱鴉片戰爭為中西文化衝突及英國拓展貿易結果的外國觀點,但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教師須清楚讓學生知道鴉片戰爭後籤訂的是不平等的條約,以及在一九七二年,香港在聯合國會議上被踢出殖民地之列等等重要事實,絕不能教學生以旁觀者自居,或教授不符合歷史發展事實的觀點。

歷史教育重視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其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提供全面的史實和不同角度的評論數據,並作出適當引導,讓學生通過思辯,建立分析、判斷能力,作為正確價值觀的基礎。但歷史對某些事件已有強而有力的定論,選取的數據應正確反映該事件的史實,尤其對於還在基礎學習階段的中小學生,這更為重要。故在中小學從事歷史教育的人士也應按學科課程要求選取有學者論述支持為主流意見的數據,以助學生從小建立人文、道德及歷史方面正確的價值觀。

優質考核題目 全面客觀持平

有時這種方式也可應用在評核題目甚至是公開考試中,但有幾方面的原則必須遵守。

第一,該課題是基於歷史研究屬於有足夠空間可供中學生考生討論的史事人物。一些牽涉大是大非的題目,例如侵略、屠殺、種族清洗等,完全不應引導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討論其正面價值,也不可能有國家會放在課本,甚至試題中讓學生討論其利弊,這是基於人類良知的共識,也是學生對承受慘痛經歷民眾同理心的教育。考題可以要求考生評論某場戰事一方失敗及另一方取得勝利的因素,但這不涉及道德價值判斷。然而本年的歷史科文憑試,有題目考問學生是否同意在一九OO至一九四五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利多於弊」。

眾所周知,日本於一九OO至一九四五年間多次發動對華侵略,造成數以千萬計的同胞喪生。有人嘗試合理化此命題,硬說此是開放題題型,考評技術層面可以容讓學生得出「弊」多於「利」,甚或百害而無一利的結論,這是完全失焦的詭辯。實際課程和正常教學也不會與中學生探討日本侵略為國家帶來的「利」,而所謂「利」如何衡量?對誰人有「利」?與戰爭中人命傷亡怎可比較?接受外國的援助和被外國侵略是否可以說成是可互相量度、互相比較、互相抵銷的「利」和「弊」?

第二,試題要求學生展現的能力,須合乎其學習的水平,也不是所有複雜的問題都可以簡單化而不流於偏頗。有學者早已指出上世紀上半葉的歷史,交織錯綜複雜的人物、社會階層、國家等的相互關係和種種縱橫交錯的事件,又涉及文化、經濟、政治等力量互動的複雜考慮,即使是大學學者也要慢慢梳理的問題,高中的課程的深入程度,還未達到仔細分析上半個二十世紀中日的這些複雜關係。故要求中學生在約二十分鐘內「就自己所知」來處理這超越他們能力的題目完全不合理,也沒有意義。

此外,任何歷史題目如問及不同角度或看法,所提供的數據不應偏側於一方觀點,應讓考生能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了解題目的中心。如探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成因,歷史資料題應從不同角度,如當時的國際關係、個別國家的利益、民族主義的興起等,協助考生作出公正持平的結論。文憑試中要求考生討論「一九OO至一九四五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題目,所提供的數據都只偏向日本在20世紀初對中國的援助,資料的重要性與日本侵華暴行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再者,題目所提供數據必須要與題目考問範圍配合。若題目考問的時段是一九OO至一九四五年,但只提供一九〇五年及一九一二年的數據,導引考生透過不完全的數據評論一個在較大時空發生的事件。因此,命題是偏頗的,極不理想。

因為設題已有問題,其信度和效度難以量度,故將題目取消是合理及負責的做法,也符合學生的利益。

但更重要的,是眾所周知,日本當年發動對華侵略和抗日戰爭造成數以千萬計的同胞喪生,公開試的試題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日本帶來的「利」與侵略帶來的傷害相衡量,不但與課程宗旨不符,更會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包括仍然在世的抗日老兵和義士)的感情和尊嚴,也不符合中小學歷史教育之義。難怪為不少社會人士詬病,我們對此深感遺憾。想到考評確有「指揮棒」的作用,日後會否鼓勵教師要教授學生量度日本在這個年代對華的各種「利」跟侵華的「弊」孰多孰少、孰輕孰重,實在難以想像。

多管齊下 培育新一代

歷史教育是任重道遠的學校教育工作。加強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培養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是教育同工持續努力的目標。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升學生對歷史的認識,包括規定中國歷史是初中的獨立必修科,學校必須提供足夠的課時;向學校發放推動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一筆過津貼,組織多元化的活動培養中小學生欣賞及承傳中華民族的卓越精神及文明;配合新修訂的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課程(中一至中三),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包括與歷史有關的內地考察團),並協同專家學者製作多元化的學與教資源,嚴格評審兩科歷史的課本。因發生個別教師不正確教授鴉片戰爭和文憑試題目事件,我們特意上傳由專業前線教師編訂的教學資源,供公眾閱覽,希望公眾不要因為個別人士的錯誤而誤以為所有歷史教師均不專業。我們期望能與教師及社會人士一同攜手,為學生締造良好正面的學習環境,培養他們良好的品格,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傳承不少令人欽佩的歷史人物對國家、對民族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當執行課程及評估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尤其是涉及教育及考評等機構,教育局有職責維護教育專業,並基於保障學生及公眾利益而採取相應行動,予以糾正。教育界包括不少教育團體及資深校長、老師以及媒體都認同題目存在重大問題。有關試題距離可接受的考核題目水平甚遠,未能有效全面客觀評估考生的成績,教育局要求取消有關題目,目的為保障考生的利益。在教育的議題上教育局不是無關的第三者,也不是純粹資源提供者而不須負責教育的質素。因此教育局對試題表達看法和提出處理的意見,絕非以政治來幹預考試。

我們在此強烈呼籲所有在不同教育崗位、職位的教育人士反思教育的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香港教育局發重磅長文
    17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表題為「歷史教育所為何事?」的文章,強烈呼籲所有教育人士反思教育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
  • 香港教育局發重磅長文
    17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表題為「歷史教育所為何事?」的文章,強烈呼籲所有教育人士反思教育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在香港的課程中,中學教育階段分別設有初中及高中的中國歷史科和歷史科課程,讓學生從探索過去人類文明的進程,認識國家和世界的歷史,從而培養對國家認同、世界視野,並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在研習歷史的過程中,學生固然要學習運用歷史資料、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但從歷史汲取教訓,以史為鑑是歷史教育有別於其他科目的重點,自有其是非對錯的價值判斷維度。
  • 張馨月髮長文霸氣回懟網友
  • HOHO哥長文怒斥PZH_Element 表示已經忍無可忍
    作者/VPGAME.亡羊來源:微博今日凌晨,HOHO哥一封長文
  • 香港教育局出手
    9月17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接受某電視節目專訪時透露,正在制訂香港國安法相關的教材和課程大綱。同時,他強調不論教師的立場如何,都有責任帶動學生了解國安法的立法精神及影響。楊潤雄 資料圖楊潤雄稱,近年來香港出現的一些事件中,教育局一直面臨著很多壓力。
  • 《親愛的麻洋街》今日收官 許魏洲髮長文告別歐小劍
    但由於身份被犯罪組織懷疑,從而導致自己在公司的權利被轉移,被迫抓回香港。最後在車裡望向在馬曉曉的那一刻,成為了他和馬曉曉的訣別,也成為了他對麻洋街最後的記憶。許魏洲離開時絕望又不舍的眼神和對角色情緒的精準把控牽動了每一個網友的心。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歐小劍真的好意難平啊!」「捨不得小劍哥!」。
  • 香港教育局發重磅長文,呼籲所有教育人士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
    17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表題為「歷史教育所為何事?」的文章,強烈呼籲所有教育人士反思教育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全文如下:歷史教育是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香港的課程中,中學教育階段分別設有初中及高中的中國歷史科和歷史科課程,讓學生從探索過去人類文明的進程,認識國家和世界的歷史,從而培養對國家認同、世界視野,並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在研習歷史的過程中,學生固然要學習運用歷史資料、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但從歷史汲取教訓,以史為鑑是歷史教育有別於其他科目的重點,自有其是非對錯的價值判斷維度。
  • 梁振英發文,呼籲香港教育局公開失德教師資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17日)在社交媒體臉書發文,針對香港教育局發言人昨日表示,「對於嚴肅處理失德教師的學校
  • 梁振英發文,呼籲香港教育局公開「黃師」資料
    梁振英資料圖(圖源:港媒)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17日)在社交媒體臉書發文,針對香港教育局發言人昨日表示,「對於嚴肅處理失德教師的學校、尤其是涉事教師已經離職的個案,公布有關學校的名稱並不能反映學校的現況
  • 《奇葩說》的邱晨髮長文回應了,可大家為什麼不買帳?
    邱晨長文中說:「在香港生活期間,我目睹社會逐步撕裂,深感失望與無力,也因此最終選擇辭職離開,回到北京工作。衷心希望香港風波能早日平息,祖國強大,我一直、也將永遠為此努力。」超級正義,可是網友扒出以前她以前的言論,反差之大令人咋舌。
  • 羅志祥520髮長文:「渣男」的心機暴露得一覽無遺,細思極恐!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5月20號,羅志祥@周揚青發的6700多個字的長文裡,到底講了些什麼、又暗示了些什麼?文章結構如下:1、羅志祥5月20日長文《男孩、女孩》,內容節選;2、從羅志祥回憶與周揚青的往事,探究他的心理活動;3、從羅志祥與周揚青的愛情故事,探討「撩妹」的技巧;4、最後,確定羅志祥發該長文的意義,包括後續猜想。
  • 回應網友質疑 「丁真的小馬」髮長文
    12月9日,微博認證為「丁真的小馬」的帳號連夜髮長文回應此事。截止目前,長文已獲76萬點讚、近3萬條評論以及3萬多次轉發。網友「喵喵喵咕咚」留言道,「與其說喜歡丁真,不如說喜歡他背後那群人,喜歡他們對祖國的忠誠,對家鄉的熱忱,還有艱難工作中的堅定信念。」該網友認為一些人對「一夜爆紅」做狹隘的理解,是不合適的。
  • 奚夢瑤髮長文談產後抑鬱全文內容 參加節目一路走來的感受
    奚夢瑤髮長文談產後抑鬱全文內容 參加節目一路走來的感受時間:2020-12-04 12:44   來源:中華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奚夢瑤髮長文談產後抑鬱全文內容 參加節目一路走來的感受 12月3日晚,奚夢瑤在社交平臺髮長文談參加節目一路走來的感受,其中提及自己在孕後陷入負面情緒沼澤中無法自拔時
  • ...黃師|教育|香港教育局|香港|九龍塘宣道小學|林鄭月娥
    香港一名小學教師涉嫌有計劃散播「港獨」信息,最近被特區政府教育局取消註冊,即俗稱「除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首次回應,形容這宗個案相當嚴重,是教育局首次以「專業失德」為由取消教師的專業資格;特區政府會迎難而上,繼續揪出教育界的害群之馬。
  • 香港教育局:明日繼續停課
    香港教育局:中小學及部分特殊學校計劃於星期三(11月20日)恢復上課。香港特區政府網站18日13時24分刊登新聞公報表示,鑑於路面及交通仍有不穩定因素,以及給予學校充分時間為複課做好準備,全港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及特殊學校)11月19日繼續停課。中小學及部分特殊學校計劃於星期三(11月20日)恢復上課。至於幼兒園、肢體傷殘兒童學校及智障兒童學校將停課至星期日(11月24日)。
  • 40歲香港女星生女上熱搜:丈夫喜得「小情人」,髮長文報喜
    不知道章子怡要如何做出選擇爸爸喜得「小情人」,髮長文報喜不過今天搶佔熱搜的是另一名香港女星楊怡,剛生完孩子之後,第一時間就上了微博的熱搜榜,爸爸喜得小情人,也非常激動的髮長文慶祝,給孩子取名為「小珍珠」歡迎這個小生命的到來。一家三口的合照看起來幸福感滿滿。
  • 丁飛俊髮長文道歉:已經做好了退賽回歸普通人的準備!
    丁飛俊髮長文道歉:已經做好了退賽回歸普通人的準備!12月10日D5男團成員丁飛俊髮長文回應爭議,並向被傷害者致歉,但他否認自己做出的那些亂紀之事,他表示自己確實在偶像層面上有所失格,但作為成年人,他從來沒有做過亂紀的事。與此同時他表示還將參加其他選秀節目,當然自己也已經做好了因此退出,甚至做好回歸普通人的準備。
  • 香港教育局宣布:全港中小學明日複課
    海外網11月19日電 香港教育局宣布,全港中小學明日(20日)複課。據香港「東網」報導,香港教育局今(19日)宣布,因應路面及交通情況逐步回穩,全港小學、中學及部分特殊學校明日(20日)恢復上課。至於幼兒園、肢體傷殘兒童學校及智障兒童學校將停課至下周日(24日),但上述學校須保持校舍開放,妥善照顧已返抵學校的學生,與家長保持溝通,並在安全的情況下方可安排學生回家。
  • 香港教育局宣布:全港停課
    香港教育局表示:因應當前及可預計的交通狀況,以及全港學校的整體匯報,全港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及特殊學校)將於明日(十一月十四日)停課,以策安全。香港「修例風波」已向大學校園蔓延,昔日的象牙塔,如今很難保得幾張平靜的書桌。11月13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宣布,明日(14日)全港學校停課。
  • 香港「高考」歷史題引爭議 香港教育局回應
    (原標題:香港「高考」爭議歷史題結果公布:38%考生選1900—1945年日本對中國利多於弊,教育局發聲!)【環球網報導】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香港「高考」)5月14日開考的歷史科中,出現立場歪曲、傾向性極強的試題: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