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杏仁擴張消息頻傳!繼2019年12月收購25家口腔診所後,今日,又宣布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業務接入旗下。
截至目前,企鵝杏仁已自建了47家門診及手術中心,收購了北京祐鄰診所、成都若水診所、深圳正夫口腔診所等知名診所,集團業態覆蓋在線問診、全科中心、手術中心、專科中心,以家庭醫生作為連接者,構建起基礎醫療「城市模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醫療行業多個細分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企鵝杏仁專注的基層醫療領域也不例外。疫情平穩之後,企鵝杏仁為何能快速進行業務擴張?其「城市模型」戰略進展如何?本文對此進行梳理和解讀。
媽咪知道2家診所業務接入企鵝杏仁
媽咪知道創建於2014年,是兒科診所領域的知名品牌。在創立之初,媽咪知道以線上諮詢為主,連接重點城市三甲醫院的兒科、產科醫生,組成家庭醫生團隊為用戶服務。
2017年,媽咪知道在深圳孵化了第一家線下自營兒科診所,經過幾年發展,已在深圳、廣州、上海、北京布局了線下診所。
此次媽咪知道深圳診所業務接入企鵝杏仁之後,相應的醫療團隊也將與企鵝杏仁團隊一起,共同升級企鵝杏仁兒科產品線。原媽咪知道會員的所有權益可在企鵝門診繼續沿用,同時,企鵝醫生深圳門診將針對媽咪知道會員提供更多服務。
企鵝杏仁相關負責人表示,媽咪知道在母嬰醫療行業深耕多年,匯聚了眾多來自知名三甲醫院的全職兒科醫生、多點執業醫生以及醫生團隊,在規模與品牌上頗受用戶好評與信賴。
據了解,2019年下半年起,企鵝杏仁就與媽咪知道展開了多方面合作的深度洽談,此次接入涉及媽咪知道2家深圳兒科診所;同時,企鵝杏仁與媽咪知道在線上也將進行長期、深度的戰略合作,媽咪知道的線上平臺會同時為企鵝杏仁提供兒科運營資源支持。
該負責人介紹,之後企鵝杏仁將結合已有資源優勢,重組深圳線下全科診療業務。「包括已有的全科衛星店、企業醫務室、全科中心、手術中心,將媽咪知道的兒科診療體系融入進去。」
與此同時,依託已有的線上線下一站式醫療服務體系,企鵝杏仁將為媽咪知道會員用戶提供全科、專科以及線上輕問診到隨訪康復等一站式健康管理及醫療服務。
「城市模型」已建成標杆
2019年12月19日,企鵝杏仁宣布收購深圳正夫口腔25家診所時,提出正在打造基礎醫療「城市模型」。
媽咪知道深圳線下診所業務接入後,深化了企鵝杏仁集團專科診所網絡布局,完善「城市模型」的建設。
「城市模型」以家庭醫生為核心,將旗下各個業態連接起來,形成服務閉環。具體而言:
基礎醫療由旗艦診所、衛星診所承擔,提供全科診療、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隨訪等服務。此外,企鵝杏仁還將和政府部門一起為社康賦能,助力百家社康;
專科醫療由專科中心承擔,提供口腔、健復、眼科、兒科、中醫等專科診療服務;
手術由日間手術中心承擔,當患者需要手術治療時可在日間手術中心進行;
針對基礎醫療、專科醫療和手術無法解決的疑難重症,向三甲醫院轉診;同時,三甲醫院出院患者也可進入企鵝杏仁的基礎醫療體系進行院外管理。
企鵝杏仁的基礎醫療「城市模型」以及深圳布局情況,動脈網製圖
上圖直觀展示了「城市模型」的運行機制,並標註出了企鵝杏仁在深圳各個環節的布局情況。由此可見,在深圳,企鵝杏仁的「城市模型」已完整形成。
「我們在深圳的多種業態已經打造了系統成熟的『城市模型』。」企鵝杏仁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在一線城市打造的標杆,此外還在成都打造了二線城市的標杆。
目前,企鵝杏仁在成都已有旗艦診所1家、專科中心2家、衛星診所12家、日間手術中心1家。在診所數量上不及深圳,專科診所不及深圳多,但業態布局齊全,仍可按「城市模型」運轉。
該負責人表示,未來,企鵝杏仁要在這兩個標杆基礎上,將線下有效的臨床診所網絡布局與線上移動化高效的方式結合,陸續向更多一二線城市複製,為更多患者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及醫療服務。
疫情平穩後,為何能快速行動?
從影響診所發展的短期因素來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多數診所因防控需要而停診,一度遇到經營困境。在此期間,企鵝杏仁在各地的診所也暫停了營業。
從長遠因素來看,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患者的信任度、人才體系的建設等,都是診所、尤其是連鎖診所需要面臨的難題。
近年來,社會辦醫流程已日漸簡化,2019年國家衛健委等五部委印發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和西安等10個診所改革試點城市試點。
《意見》進一步簡化診所開辦流程,還鼓勵醫生全職、兼職開診所,但在試點實施之後,並未出現開診所的熱潮,說明業內對診所領域越來越理性。
隨著疫情進入平穩、各地診所陸續恢復接診,已經布局了100多家診所的企鵝杏仁似乎並未受到客觀不利因素的影響,而是迅速進入常態並著手業務拓展,這主要得益於其多年來豐富的業務布局。
>>>>
停診不停業,線上服務更加普及
不同於純粹的線下診所,企鵝杏仁的線上服務是整體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線下停診後,醫生可以轉移到線上服務。
1月22日,企鵝家庭醫生啟動了7*24小時在線義診服務,將線下診所醫生也投入到線上提供服務;
企鵝杏仁線上平臺聚集了全國45萬名醫生,疫情以來,共有1.5萬名醫生參與到線上義診中。
相應的,用戶也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截至2月底,企鵝杏仁線上平臺總註冊用戶數共計1700萬。其中,自1月20日至2月29日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新增用戶數達46萬,相較於2019年同時段用戶數增量達到1.6倍,目前仍處於穩定增長階段。
同時,線上諮詢量也迎來峰值,疫情以來已累計服務諮詢患者超過600萬人次。
企鵝杏仁還將義診服務免費開放給有需要的企業,包含騰訊、各保險機構、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地產商。
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企鵝杏仁的線上服務恰好進行了一次家庭醫生服務普及,而家庭醫生正是其服務模式的重要連接載體。
>>>>
多元化布局,抗風險能力更強
除了線上服務之外,截止2020年4月,企鵝杏仁已有100餘家門店落地及正在落地中,覆蓋北京、深圳、成都、重慶等12個城市,包含全科診所、專科診所、手術中心和企業醫務室等多種業態。
疫情期間,企鵝杏仁門診的12名醫護人員報名成為志願者,直接參與社區防控工作。疫情平穩進入復工階段後,企鵝杏仁部分診所還成為復工人員定點篩查醫療機構。
經過疫情考驗,企鵝杏仁依託線下診所布局,搭建從社康、全科、專科,以及線上諮詢到隨訪康復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及醫療服務,將更加完整。
所以,整體上看,業務布局的多元化使企鵝杏仁比單純的小型診所、單體診所的抗風險能力更強,即使遇到短期問題,還可以靈活應對。
而騰訊、紅杉中國等明星企業對企鵝杏仁的資本加持,也為其提供了有序進行擴張的資金後盾。就在1年前,企鵝杏仁完成了2.5億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由碧桂園創投、騰訊、基匯資本聯合領投,招銀國際、嘉實財富、中俄投資基金、紅杉中國、盛世景集團、中航信託跟投。
「自建+收購+合併」多線擴張將持續
自2018年企鵝醫生與杏仁醫生合併之後,企鵝杏仁在1+1大於2的基礎上,持續做加法。
企鵝杏仁發展大事記,動脈網製圖
其計劃是到2021年將開設300家診所,遍布30個城市。發展路徑大概率是在已有業務布局的城市做補充,同時擇機拓展新的城市。在單個城市的發展戰略是基礎醫療「城市模型」。
目前,企鵝杏仁已有診所布局的12個城市中,深圳和成都是打造的標杆,意味著其基礎醫療「城市模型」已成型或成熟。下一步,將會按照這個模式,在其餘10個城市做補充。
我們梳理出了另外10個城市的布局情況,並根據基礎醫療「城市模型」具備的重點要素,推測其在相應城市發展的方向,也就是可能自建的業務或者收購、合併的標的。
企鵝杏仁未來可能拓展的方向。已有布局資料來自企鵝杏仁官網,動脈網製圖
上圖中的旗艦診所規模約800-2000平米,配備6-15間診室及多個治療室DR室,化驗室及醫生休息區;
衛星診所規模約400平米,配備6間診室,2個治療師,檢查檢驗設備;
專科中心規模約300平米,根據專科類型,配備醫生診室、檢查室,以及相應的專科診療設備;
日間手術中心規模約1000平米,配備10間診室,2個日間手術室DR室,化驗室及醫生休息區。
可以看出,這10個城市中,大多還未布局的是旗艦診所、衛星診所、專科診所或專科中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旗艦診所、衛星診所大多由企鵝杏仁自建,專科診所主要通過收購或合併。
也就是說,在這些城市,相應類型或規模的診所都可能與企鵝杏仁合作。
根據企鵝杏仁此前選擇標的的情況,主要看中的是品牌、醫生資源、患者資源幾個關鍵要素。
據介紹,企鵝杏仁後續還將繼續以「自建+收購+合併」多線並行的方式,挖掘患者多場景下個性化醫療健康需求,不斷豐富全科、專科、手術中心等多個業態,打造全方位醫療服務。
從最近幾次的業務擴張來看,其發展速度正在加快,「城市模型」在逐步完善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