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曉飛影!
一個數碼愛好者,也喜歡在眾多平行領域探究摸索,讓生活多一點樂趣。
好久沒有更新關於 NAS 的文章了,因為最近實在太忙了,現在就來分享一個大半年前就搭建好的 NAS。
蝸牛機箱 ABCD 款都買齊了,不過因為礦渣的原因,最後差不多就留了一個蝸牛 D 當做冷備份機器。不過蝸牛星際 A 款的機箱造型我一直比較喜歡。
選購硬體
實際上蝸牛星際 A 款機箱也有一款正版機箱,造型一樣,但是做工完全不一樣,還有 PCI 擴展,之前@阿文菌 也買過,這款機箱在某寶其實一直在售,但是價格要289 元,還是不帶電源的。
於是打算某魚蹲蹲看,後來運氣不錯,蹲到了一臺正版機箱帶電源的 220 元,還包郵,於是圍繞這款機箱開始 DIY NAS 的旅途又開始了。
既然是自己DIY NAS,上次組裝過了 G5400 的 NAS,這次打算在性能上再提高一點,也採用了當紅 CPU i3-8100,不過也是半年前了,550 元買到全新的好價,現在似乎有一定的漲幅。
這款 ITX 機箱只能安裝 ITX 主板,而且正版機箱背後有 PCI 插槽,所以也必須選購帶PCI 擴展的 ITX 主板,華擎 H310CM-ITX/ac 是不錯的選擇,還帶一個 M2 插槽。因為是最後淘的主板,其實有點耐不住了,400 元就急急拿下了,按道理可以再便宜點。
內存不擔心,當初酷獸、梟鯨 PK 時各屯了一根 16G,其實 NAS 只要 4G 內存起步都沒問題,比如金泰克 4G 就非常便宜,也可以使用。
CPU 散熱風扇之前試過品牌的,感覺 i3 這樣的 CPU 其實一般的風扇完全沒問題,最後選了一個很便宜的 AVC 超薄風扇,23 元,重點是厚度僅 28mm,對於蝸牛這樣的機箱真的是絕配,而且實測效果也不錯,完全靜音,還支持4PIN 的 PWM 溫控調節。
如果內存換成金泰克 4G 的話只要 50 元,基本就是千元出頭,但是可以 DIY 一臺強勁性能的 NAS 了,蝸牛的身體卻不是蝸牛的心了。
硬體組裝
首先來看看這個蝸牛星際 A 款正版機箱,真的在某魚特別難找到,每個圖片都要點進去看一遍,還要問賣家細節,我本來沒指望成色有多好,結果幾乎是 99 新的感覺。
最神奇的是這款機箱居然有配鑰匙,市面上的蝸牛星際 A 款機箱都是沒鑰匙的,還有數量足夠的硬碟螺絲,看來賣家確實沒怎麼用。
這款機箱想要和一般的蝸牛星際機箱區分開來,其實打開前蓋就可以看到,是真的有一款 USB3.0 接口,光憑這個基本就有八成信心確定是正版機箱了。
背面做工也非常不錯,有一個 PCI 擴展插槽,原來的擋板都還在,蝸牛星際 A 款礦渣機箱也分 2 種,有的有 PCI 有的沒有。風扇被我卸下來了,因為風扇我發現有一點小問題,就是線太短了。
線就這麼短,無論怎麼接都接不到主板的 FAN PIN 上,但是這個風扇看著做工又挺好,還是 4PIN 的,搜了下 NMB-MAT,原來叫美蓓亞,還是一個品牌,而且試了下真的很靜音,要知道原來的礦渣基本都會把風扇給拆了,因為所有的噪音都來自背部風扇,所以我打算留下這個風扇。
問題也很好解決,翻出一根閒置的 4PIN 延長線就行了,接上後長度肯定沒問題。
再回頭看機箱內部,線材都用屏蔽線包裹好了,USB3.0 接線也有。
看一下大家最擔心的硬碟背板,電容滿滿,做工和礦渣區分最大的地方就在這裡,蝸牛星際是好東西,但是大家都擔心它的電源和硬碟背板,雖然我用過的幾臺蝸牛星際倒一直正常服役,不過有條件的話,肯定還是買個放心比較好。
背面的 SATA 數據線是豎排擺放,而且在最上方,不拆硬碟籠也比較好安裝。
主機配套的全漢 FSP270-60LE小 1U 電源,270W 應對 i3-8100和 4 個硬碟綽綽有餘了,和正版機箱搭配買的,應該還比較靠譜,主要是特別靜音,也不打算換了。
華擎 H310CM-ITX/ac 也是塊網紅主板了,就是之前價格一直略高,這塊主板還是同城購買的,成色看起來非常新,擋板,wifi 天線都帶。
原生 4SATA 硬碟接口,對應四盤位的蝸牛星際 A 款機箱剛剛好,雙內存條插槽最高支持 32GB 總內存大小。
自帶一個 M2.Nvme 接口插槽,ITX 主板的接口本來就不多,這樣就多了一個固態緩存位置了,其實我最想要的是雙 M2 主板,但是基本都是 M-ATX主板才有這個配置,僅有的 ITX 主板在背面有 M2 接口的價格,基本都可以抵得上一套整機了,所以只有一個固態至少可以做個只讀緩存也行。
背面接口很全,雙 USB3.0 和雙 USB2.0,千兆 LAN 口,DP 接口和 HDMI 接口都有,方便顯示器輸出,就是這個 wifi 模塊感覺有點浪費,又不是 wifi6 的,對 NAS 來說沒啥用處,我在BIOS 裡直接屏蔽掉了,還能省 2-3W 的待機功耗。
接下來翻出一根 256G 的 Nvme 固態裝上主板,其實黑群暉對 Nvme的支持不太友好,後來我也想辦法解決了。
將 i3-8100和 AVC 超薄風扇裝上,這裡有一個小插曲,開機後 CPU 溫度一直在 60°,稍微測試性能就飆到 80°左右,從外觀上檢查一切正常,風扇也轉,我一度懷疑這個 i3-8100 CPU 是不是有問題,還是說矽脂太劣質,最後原因竟是這個風扇銅管上的塑料薄膜沒有撕掉……平時裝的多,都是二手風扇直接上,忘記這是一個全新的 CPU 散熱風扇了,屬於低級錯誤,撕掉塑料薄膜後,CPU 溫度瞬間就正常了。
酷獸 16G 內存,還帶了散熱馬甲,其實蝸牛星際這麼薄的機箱我不建議上帶馬甲的內存,因為我自己安裝都費勁了好久。
主板安裝好了,ITX 主板的完整形態每次看都覺得挺有意思,巴掌大小,明明和價格性能都成反比,就是為了體積,不過比較麻煩的是把主板塞進機箱,蝸牛星際四款機箱除了 B 款外,每一款裝機都覺得真是不順,每次塞都要小心翼翼,要小心主板背後被刮到,還要對齊擋板。
痛苦的過程轉瞬即逝,主板塞進去後還要小心翼翼的把開機線,電源線都一一接到位,有個小建議是用扎帶把相近的線材都捆起來,對這種小空間尤其重要,避免影響風扇和空間散熱。
AVC超薄風扇距離硬碟籠還有 1cm 的空間,但是看下右邊帶馬甲的酷獸內存條就知道極限在哪了,再說一遍,內存條建議不帶馬甲。
背面擋板安裝完畢差不多大功告成,PCI 插槽暫時空置,一時半會沒想好要裝什麼,可以裝千兆網卡、萬兆網卡、Nvme 擴展等,我個人偏向是萬兆網卡,但是遺憾就是主板的單 Nvme 插槽不能組 Raid1 的讀寫加速緩存,萬兆估計只能跑滿讀速,跑不滿寫速,要是有第三方類似威聯通那種萬兆 Nvme組合擴展卡就好了。
系統
自己 DIY NAS 有許多可裝的系統,比如黑群暉、unRaid、winserver、TureNAS 等,unRaid 也是我比較喜歡的 NAS 系統,不過 unRaid 的優勢就是盤位越多越能體驗,這臺 4 盤位ITX 小機箱,我覺得還是弄一臺黑群暉最合適,不過既然想穩定運行,確實就要爭取儘量完美一點,黑群暉市面上有許多直接寫在固態硬碟鏡像安裝的,其實這樣不太穩定,有一些奇怪的小 BUG 不好排查,我還是採取了 U 盤引導模式安裝。
並且黑群暉如果直接使用別人的鏡像,一般 CPU 是不能正常顯示的,這裡我也解決了,能夠正常顯示 i3-8100,非強迫症也不用在意,因為是夏天使用,沒開空調的話是 43°,溫度還算控制的可以。
硬碟用了三塊威騰電子 12T 硬碟組 Raid5,其實還有第四塊,但是空間足夠,就暫時不裝上去耗電了。黑群暉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支持 Nvme 固態識別,我也參考了網上許多內容,成功實現了 Nvme 固態識別為緩存設備。
夏天硬碟溫度在 37°左右,看來這個小小的 ITX 機箱還沒有成為大悶罐。
既然只有一個 Nvme 固態硬碟,那肯定只能作為只讀緩存了,256G 的空間我只劃分了 200G 的空間,避免全部寫滿帶來的降速。可以說把華擎 H310CM-ITX/ac 主板上能用的部分都用到了,而且 Nvme 是絕對可以滿足萬兆區域網讀取 1G/s的速度的,在線剪輯 NAS 視頻完全沒有問題。
關於功耗的話,3 塊 12T 硬碟加上 256G Nvme 固態同時工作時是 36W 左右,比想像中好一點。
總結
最後就把這個正版蝸牛機箱放在電視櫃旁邊當主力機使用到現在,順便配了個 12TB 威騰電子作為冷備份。半年多了也非常穩定,確實比蝸牛星際礦渣 NAS 要放心許多。關於黑群暉如何正常顯示 CPU 和支持 Nvme 固態緩存,因為篇幅原因,打算整理下出一個軟體篇分享,希望可以幫到喜歡折騰 NAS 的朋友,如果覺得有用的話,歡迎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