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事陳佩潔應邀出席由沙巴海上絲綢之路學會主辦的《海上絲綢之路——華團、華教與華商的角色》講座並致辭。致辭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來賓,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應「沙巴海上絲綢之路學會」的邀請參加今天的講座。「一帶一路」作為一個各國共謀發展的構想,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越來越多國家的參與。今天亞洲博鰲論壇開幕,「一帶一路」與亞投行將是重要話題。會長陳明發博士、署理會長楊忠勇博士帶領的海絲會,專注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和推廣,是本地民間非常與時俱進也非常有意義的一個舉措,走在了前頭,很值得肯定和讚賞。今天又有來自中國的文化史與文化產業專家姚偉鈞教授主講,相信講座一定精彩。
黃惠康大使說,馬來西亞是「一帶一路」重要支點、節點、中轉站。歷史上,馬來西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據說早在漢武帝時期,中國就開闢了自北部灣沿岸地區遠至馬來的航線,與馬來部族建立了友好往來,在古達發現的宋代沉船和瓷器顯示了友好往來的延續。明代鄭和沿著這條航線七下西洋、五次登陸馬六甲,搭架起了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交匯的友誼之橋,也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更為繁盛。還是沿著這條航線,廣大華人遷徙於此,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組社團、經商業、興教育,成就今日本地華團、華商、華教的輝煌。
新的世紀、新的時期,中國倡議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起籌建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綢之路基礎設施基金,旨在通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為沿線各國共謀發展、共同繁榮提供新的契機。如王毅外長說,「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倡議但不是中國的專利,它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是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平臺。這一倡議迄今得到包括馬來西亞在內近60個國家以及歐盟、東協、上合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目前,絲路基金已啟動;亞投行深受各國歡迎,申請成為意向創始成員的估計將超35國,其中最近一些域外發達國家的加入進一步豐富了亞投行的代表性和廣泛性。可以說,「一帶一路」構想正在使古老的絲綢之路煥發出新的絢麗光彩。
中馬經濟戰略依存度高、經貿合作基礎深厚、人員往來頻繁、文化交流密切。雙方在加強務實合作、促進人文交流、加強互聯互通方面已經收穫頗豐:中馬欽州、關丹產業園作為兩國經貿合作的典範開創了「兩國雙園」國際合作新模式;上個月,中國「北部灣之星」號郵輪舉行首航,開通了直航馬來西亞的海上客貨直航航線。在當前中馬兩國成為全面戰略夥伴,兩國關係邁入互利共贏、同呼吸共命運的新時期,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可以把兩國合作推向新高度,切實地服務兩國人民福祉,也使千百年來絲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在這樣一個共創美好未來的歷史進程中,本地華團、華商、華教當以其融通中國與本地的獨特優勢,抓住這難得的發展機遇,直接參與進來,從研究、實業不同角度,從經貿、人文不同領域做出努力,今天的講座探討是這一進程中的一個努力,陳會長近日在報刊連載文化視角的絲路探索也是一種努力。通過努力,不清楚的可了解海上絲路是什麼,已經明白的能夠願意參與進來,已經參與其間的更多地思考和實踐該做什麼、怎樣做。2015年被認為是「一帶一路」實施之年。期待華團、華商、華教在其歷史輝煌基礎上,在海上絲路建設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再創輝煌!也期待海絲會把這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辦得更好。
最後,預祝今天的講座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