鍬甲之「鍬」字詳解

2020-08-28 銀河製造


喜歡昆蟲的孩子,無不被鍬甲們巨大的雙角所吸引,然後沉迷其中,很多大人也不例外。在我開始看昆蟲學的時候,只有鍬甲等大型昆蟲的詳細種群信息詳細到令人髮指,很多愛好者為此付出很多精力,讓很多科研人員都嘆為觀止。為此也讓我教孩子們認識鍬甲省了不少力。

然而,每每有一個剛認識鍬甲的孩子都會問到一個靈魂問題:

為什麼學名叫「鍬甲」?而不是俗稱的「叉叉蟲(或者叉叉甲)」呢?



在眾多的資料和文章裡,很多人都或作出解釋:鍬甲,鍬形蟲,這裡的「鍬」字來源於日本,即日本武士盔甲前額部分的「鍬形」前立,像一個叉子。因為日本人是亞洲最早開始將鍬甲當作寵物飼養的,所以他們的命名便在東亞地區流行了開來,於是臺灣的鍬甲名字就用了「鍬形蟲」一說。



還有沒有更深入的可以更明白的像孩子解釋清楚的辦法呢?

我開始查資料,最後追溯到一篇文章,這應該就是現在中文媒體上對鍬甲各種命名解釋的由來:


「鍬甲」名稱的由來及中國鍬甲屬的中名問題

萬 霞 楊星科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北京)


這篇文章提到了兩個知識點:

1,作者認為:「鍬」的另一說法是指「該科昆蟲的鞘翅形狀同圓鍬鏟土的鐵質部分相似。具體「鍬」字是指「上顎」還是指「鞘翅」,在一些較經典的日本昆蟲學文獻並沒有明確的釋義。

2,國內很多人其實提議過將「鍬」改為「鹿」,因為無論是拉丁學名還是印象,「鹿角」更符合一些,但是因為約定俗成的原因,改名工作便不了了之了。


對於第一個知識點,其實作者不小心犯了一個歷史謬誤的問題。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對「鍬」字無法理解的原因。

我們對「鍬」字的認識,在從小的教材中會學到「鐵鍬」一詞,而鐵鍬的形狀是半圓矩形鏟土的某種工具,作者只能聯想到鍬甲的腹部鞘翅形狀跟這個相似,所以附會了一下。但這很明顯是因為對漢字歷史並沒考慮進去的原因——「鍬」字既然是日本人使用的,並且是一種古代就有的裝飾性物品叫做「鍬」,那他們使用的其實是「鍬」的漢字古意。

所以就要在漢字的歷史源流裡找到「鍬」的意思。因為日本使用的漢字,很大一部分都是保留的古代漢語,而非現代漢語。

(現代鐵鍬在維基百科中也可以查到,工業革命以後由工程師泰勒所發明,所以和日語漢字的「鍬形」是沒有任何關聯的。)


現代的「鍬」,是一種建築工地上常見的工具,鏟土拌泥很方便,那古代的「鍬」是什麼呢?

一般查詢一個古代漢語文字,早期可以在《說文解字》中找,後期可以參照《康熙字典》。於是我們得到兩個答案:

「鍬」,在康熙字典中只有一個解釋:同「鍫」。

「鍬」,說文解字並未收錄,但是後代研究應該同古文字「喿(qiao)」。


「鍫」字讀音(qiao),和「鍫」同音,從它的偏旁部首看來是一種鐵器,《康熙字典》有詳細解釋:

【廣韻】七遙切【集韻】千遙切【韻會】遷遙切【正韻】此遙切,音幧。【玉篇】臿也。【揚子·方言】畚鍫也。江淮南楚閒謂之臿。【集韻】亦書作鍬。

「鍫」,在江南地帶也被稱為「臿(cha)」。

「臿」這又是個什麼字?

「臿」的古字形也展示出了它的樣子,作為幾千年農業國家的中國,這個漢字可以很明顯的是在表示一種農業器具——「臿」。


到了「臿」這個字,我們便能看到更加具體的解釋:

1,挖土用的鐵鍬。

《韓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

2,參雜、穿插。

《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赤瑕駁犖,雜臿其間。」


我們仔細看「插」字,其實也能聯想到,「插」作為一個動作,一邊是提手旁,一邊應該是某種器具,而且這個器具也可以叫做「鍫」或者「喿」還有「鍤」等等所有異體字和同義字。

(圖為清代地理學家鄒漢勳所著《鄒叔子遺書七種》對方言「臿」字的整理研究)



但是,「臿」長什麼樣呢?

其實古代的農具雖然在不同的地區被叫做了不同的名字,但是形制其實彼此沒什麼差異,到了鐵器時代,更是不約而同的加上了「金字旁」,變成了不同意義的詞語。「臿」是江南方言,放到中原地區,就是「耜(si四聲)」,《說文解字》中:「耜,臿也」。


那麼,耒(lei三聲)耜,耒臿,在古代的文物中是什麼形狀呢?




等等,我看到了什麼,為什麼「臿」是這個樣子?

事實上,這就是「鍬形」的真正來歷。

最後一張圖,謎底就全部解開了。



無論是「耒耜」,還是《韓非子》中的「耒臿」,古人的農耕動作分為兩步:先用「臿」或者是「耜」,「插」入土地之中,「插」出兩個洞,放入種子,再用「耒」鏟土蓋上種子。從圖上看來,「耒」更接近於今天的鐵鍬,然而日語漢字中的「鍬」,應該是「耜」和「臿」的樣子。

其實,即使是現代漢語,「插」的動作也更深入人心,只不過我們從未想過它的「臿」部原來有這麼悠久的歷史。

也就有了今天要解密的「鍬形」之來歷。


以上。

經過百思不得其解的查資料,我終於知道了日本人所謂「鍬形」的來歷。

其實在日本武士的頭盔前立中,不僅有「鍬形」,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形制,已經相當於圖騰一樣了。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26369

機核的這篇文章就講到了日本武士頭盔(其實也是兜蟲的「兜」的來歷)的前立的各種形狀,琳琅滿目,讓人嘆為觀止。為此我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鍬形」是對中國古代農具的一種圖騰認可呢,還是它們就是用鍬甲當做了圖騰呢?

這可能就不得而知了吧。


最後PS:

以上資料均有可考處,善用搜索,可以獲得更多知識。

相關焦點

  • Bekuwa2020年度鍬甲飼育紀錄出爐 巴拉望巨扁鍬達到115.3mm
    前言:11月日本專業昆蟲期刊雜誌むし社放出了Bekuwa2020年度的鍬甲飼育紀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0月。後續如果有時間,我們再整理放出完整的鍬甲飼育紀錄統計表。2020年度的鍬甲飼育紀錄中大鍬、黃金鬼鍬(Allotopus)均無新紀錄產生,而深山鍬屬新增大量「新面孔」,比如朗氏深山鍬、雅深山鍬、盈江深山鍬、普氏深山鍬以及米什米深山鍬等,此前Bekuwa年度飼育紀錄並無統計這些物種。
  • 日本Bekuwa年度鍬甲飼育紀錄-刀鍬屬
    紅背刀鍬泰北亞種Bekuwa2018年度刀鍬屬飼育紀錄(點小圖看大圖)注1、雙鉤鍬:國內獨立成雙鉤鍬屬,屬名注3、紅背刀鍬喀欽亞種:喀欽亞種原為獨立的喀欽刀鍬,現降級為紅背刀鍬亞種。注4、多刺刀鍬屬:國內單獨成立多刺刀鍬屬,屬名:Sinodorcus,僅有一種既多刺刀鍬,日系分類則包含兩個亞種,除原名亞種外另有越南亞種。
  • 蟲季一睹天目山鍬甲風採下篇 深山屬鍬甲
    前言:前兩期我們已經介紹了天目山上的鋸鍬屬、小刀鍬屬、大鍬屬等鍬甲品種,今天我們則來最後一篇,主要是聊聊深山鍬品種。天目山的深山屬鍬甲不多,主要就是幸運深山鍬和帕瑞深山鍬(就是大家俗稱的派瑞深山),這兩個品種在爆發季很容易見到,樹上路上都可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燈誘則更不用說。
  • 光鮮的利刃——鬼豔鍬甲屬簡介
    常被提及的鍬甲主要來自扁鍬、大鍬、鋸鍬和鬼豔鍬甲四大家族,而且這四大家族裡面包含的種類也是相當的多,早些年有人曾說D屬和O屬頂起了鍬甲半邊天,此處的【D屬】指的是扁鍬和大鍬(現在有相當一部分資料指出,扁鍬已和大鍬分離,自成一個【S屬】)而【O屬】指的就是鬼豔了。
  • 鍬甲
    鍬甲:(stag beetle)鍬甲(qiāo jiǎ )是鞘翅目(Coleoptera)鍬甲科(Lucanidae)約1000種甲蟲的統稱 屬於昆蟲綱,鞘翅目Coleoptera鍬甲科Lucanidae。
  • 手把手教你鍬甲繁殖系列之金牛扁鍬 爆產容易但你得過這一關!
    前言:上周我們分享了所羅門大頭細身赤鍬的繁殖,今天我們接著再來分享一篇扁鍬屬成員:金牛扁鍬(菲律賓亞種)的繁殖記錄。 和上次一樣,我們先總的介紹下金牛扁鍬家族的整體知識,讓大家對這一物種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 兩點赤鋸鍬知識分享 好生好養色系繁多的入門鋸鍬
    前言:今天來介紹下我們國內常見的鋸鍬屬品種:兩點赤鋸鍬(Prosopocoilus astacoides),中文學名褐黃前鍬甲。它在我國可算廣泛分布,從華北到華中、華東,乃至西南地區均能見到其身影,並且擁有5個亞種(限國內),佔據了兩點赤鋸鍬一半左右的亞種。
  • 鍬甲界的狂牛——牛頭扁鍬
    牛年到了,那自然要寫一下和牛多少有點關聯的昆蟲,不過「牛」這個字可以有諸多解釋,最基本的來說就是指偶蹄目、牛亞科之下的一類健壯的哺乳動物;還可以指外形或行為有幾分牛樣的生物
  • 優秀習作--「慫」鍬甲
    今天的它是一隻大鍬甲,身上髒髒的,牙因為打架有點崩,可腿一隻沒斷,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抓起來看看,它的全身竟然爬滿了鍬蟎,看來有必要研究研究了。當我再次回來時,吃驚極了,哎呀,鍬甲跑了,我四下尋找,卻未發現它的蹤影,我沮喪地回來,卻發現,在幹區通往溼區的地方有一個小洞,我湊近看了看,這是一個圓柱型的洞,和鍬甲差不多大,
  • 【彩虹鍬形蟲飼育記錄】
    飼育過程中也沒做像樣的記錄,所以在本篇飼育文裡做下簡單的記錄和梳理…順帶補充一下去年第一次飼育彩虹鍬的經歷(因為之前那篇彩虹鍬飼育小記寫得比較倉促趕工…)「基本信息」* 中文名:彩虹鍬形蟲* 學名:Phalacrognathus mulleri* 產地:澳洲北部、紐幾內亞島* 紀錄大小:約32-70mm* 親代信息:
  • 桃花嶺、傅家洲、龍王港,有中華大扁鍬,就有生態的美好
    圖/文 林繼偉2017年9月12日,從長沙河西桃花嶺帶回一隻中華大扁鍬(母)。2017年10月7日下單,為桃花嶺捉的母扁鍬配只公的。三天後收快遞,塑料瓶中裝著一條野生中國大扁鍬(公蟲,5-6釐米),14.90元,另19.90元的鍬甲飼養套餐。從長沙桃花嶺抓的3釐米的扁鍬母蟲,你應該夠"性″福的了,你的伴侶來自河南商丘夏邑縣(至聖先師孔子的祖籍地)。
  • 【彩虹鍬形蟲飼育小記】
    能力有限,文中如有錯誤紕漏之處還望大家多多包涵和指正,謝謝~「基本信息」* 中文名:彩虹鍬形蟲* 學名:Phalacrognathus mulleri* 產地:澳洲北部、紐幾內亞島* 紀錄大小:約32-70mm* 種親累代:CB(累代數不詳)(《世界鍬甲大圖鑑》裡的彩虹鍬形蟲):
  • 蟲人物語系列之專訪阿銀 行科普之路為夢想而努力
    1、阿銀的喜好和為之奮鬥的夢想.....羅氏蟲社:先給大家做下自我介紹吧!很多後生不一定認識您這位前輩?阿銀:大家好,我叫阿銀,來自中國福建,是一位昆蟲愛好者,專攻甲蟲飼養。羅氏蟲社:您的啟蒙昆蟲是哪種,兜鍬哪方面特別有吸引力,讓您覺得與眾不同?阿銀:小時候在抓到姬兜後,發現它們特別能打架,經常和朋友各去野外抓一隻回來打架比賽,當時沒有布丁盒,都是用玻璃罐裝,上面蓋一本書,姬兜經常頂開飛走。
  • 來自熱帶雨林的狂暴鬥士 巨顎叉角鍬和犀牛叉角鍬
    前言:之前曾簡短的列過叉角鍬屬所有的物種,也曾介紹過國產叉角鍬屬品種,今天我們來看看叉角鍬屬中體型最大的兩個品種:巨顎叉角鍬和犀牛叉角鍬。這兩個「龐然大物」的極限個體在110mm上下,非常霸氣!外觀上有相似之處,都擁有暴躁的脾氣,任何敢於挑戰它們的昆蟲都將受到暴擊。一起來瞧一瞧吧!
  • 微課報名丨昆蟲界三劍客——天牛、鍬甲、獨角仙
    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於在天空中飛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發出「咔嚓、咔嚓」之聲,其聲很象是鋸樹之聲,故又被稱作「鋸樹郎」。在中國南方有些地區稱之為「水牯牛」,北方有些地區稱之為「春牛兒」。鍬甲是金龜總科甲蟲中一個獨特類,鍬甲有很大的上顎群,因其觸角端部3-6節向一側延伸而歸人鰓角類,又以其觸角肘狀,上顎(牙齒)發達(尤以雄蟲上顎特別發達),多呈似鹿角狀而區別於其它各科。強大的上顎是作戰的武器,真可謂武裝了牙齒。獨角仙,學名稱雙叉犀金龜,又稱兜蟲,其幼蟲又有雞母蟲【蠐螬】之稱,體形大而威武。獨角仙在中國一些地方較為常見,數量多可能危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