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露宿
一種相當輕便且不太需要太多物資器材的過夜方式,通常分為有計劃與遇到突發狀況。
一些攀登者運用近似斯巴達方式露宿,期望運用最短的時間快速前進達到目標;而無計劃遇到突發狀況(惡劣天候或迷路)必須露宿是相當不舒服,可能受傷。萬一遇到突發緊急露宿可以運用掏空背包,將背包套入下半身而雨衣裹住其餘部份。
低海拔尚可接受露宿,因為它可以生火煮一些熱飲,會比較舒服且衣物無須帶太多,但大部份的露宿就不會如此舒服。
攀巖的露宿須固定且確保自身的安全與器材的穩定性,然後才脫掉溼靴子,換穿乾襪子,乾衣物,不要讓雪停留於身體,隨時拍落雪,鬆開皮帶或任何會阻礙身體氣血循環的皮帶,再穿上足夠的衣物。至於多少衣物才算足夠,尚無定論,它視你自身的野外經驗,生理狀況,心理因素來決定。
營地的選擇最好遠離水源地,近草原,步道或其它露營者。選擇的營地最好有些傾斜,如此方能易排水不需挖排水溝。遠離水源地(湖邊、溪旁等)至少五十公尺,避免汙染水源,儘量不要紮營於溪谷,因為會很冷且危險,最好選有小丘或圓丘等突起地形。
二、露營
指不依賴山屋、旅社等人工設備,而是用自己準備的道具,在山野中生活過夜。
它有許多的形式與方法,非千篇一律,甚者,大如軍隊的夜宿,小至只有一人的露營,都可以廣泛的被認定為露營。
帳篷露營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險等各種戶外活動的主要宿營方式,也是值得積極提倡的宿營方式。它的特點:
首先是最貼近自然,沒有什麼方式比睡帳篷更加貼近大自然了,想想你身下就是大地而不是什麼席夢思、鋼絲床及水泥地,打開帳門就是自然界的一切,沒有任何混凝土建築遮擋你的視線,這才是真正的回歸自然。
其二,它是隨遇而安的家,只要腳下有三平方米的平地,就可以紮下一頂足夠二人而居的「家」,而一頂最輕的帳篷僅1公斤左右,只要有它在身旁,就有了遮陽、避風避雨的屋了,還可以幫躲避風雪、寒流等,它是我們野外旅行的親密伴侶,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安心的旅行;
其三是經濟的宿營方式,在外旅行,最節省住宿費用的就是住宿帳篷,可以算一下:一頂好的帳篷應當在450元左右一頂(可住3人),愛惜的使用至少可用50次(晚)以上,那麼一次的人均成本僅為3元左右,3元一晚的房費了不是很便宜嗎,因而住宿帳篷既划算又衛生。
營釘:不同的廠商對有度同的設計,從六到八寸,T型,I型或半月型,甚至螺旋狀的營釘(針對硬地,巖地或雪地)。當然營地附近的樹幹或樹枝,樹根亦可為營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