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宮頸癌的一個症狀就是HPV病毒感染,也因此讓很多人認為HPV感染就等同於宮頸癌。人們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觀點,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於這兩種名詞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也不知道宮頸癌的其他症狀有哪些。
李女士今年36歲,感染HPV已經有2年時間了,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有些皮膚瘙癢,加上工作繁忙,就沒有過多引起重視。而且當時醫生也告知李女士,所感染的只是一些低危亞型的HPV病毒,還沒有到宮頸病變的程度。如今已經過去2年時間了,雖然病毒還沒有順利清除乾淨,但是也一直沒有引發所謂的宮頸癌發作。
通過李女士的例子,我們可以得知,感染HPV並不代表就一定會得宮頸癌。HPV病毒只是一種會威脅宮頸健康的病毒種類,有一定機率會導致宮頸病變的出現。特別是HPV病毒中的高危亞型種類,更有很大可能導致宮頸病變的發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後可能會發展成宮頸癌的表現。
因此,對於宮頸癌這種情況,我們還應該了解其他的相關症狀,以便可以更加及時的發現病症,及時採取相應治療手段。
HPV感染就是宮頸癌?錯!宮頸癌的三大症狀,很多人不知道!
第一、私處異常出血
如果女性發現自己總在非月經期或者絕經後有出血情況,這種反常情況多提示一些婦科腫瘤和宮頸病變的發生,在出血量嚴重的情況下,苗頭則直接指向了宮頸癌變。
第二、腹部疼痛
宮頸病變的一種典型症狀就是腹部疼痛,而且在宮頸癌發生時,這種痛感還會進一步加重,應該及時引起女性重視。
第三、伴有高燒
宮頸癌發生時,身體免疫系統為了消滅癌細胞,會調動全身的免疫機能,與之並發的一種情況就是會出現高燒狀況。若是經常高燒不退,且找不到明確病因,記得做一下宮頸篩查。
與其患病後追悔莫及,不如及時預防,以下幾個防範,也許對於大家會有所幫助
HPV和宮頸癌有一定的相聯繫,但是並不等同。當HPV由低危轉移到高危型,這時候未能及時檢查修復受損的宮頸,宮頸細胞就會慢慢受損,開始癌變。這時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癌細胞擴散。那麼宮頸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原因有多個。
造成宮頸癌變的因素:
1、自身免疫低
2、作息紊亂,身體代謝慢
3、先天性子宮問題
4、生活飲食,運動等方式不合理
如今很多女性都是談癌色變,其實對於宮頸發生癌變,如果在生活中積極應對,那麼預防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首先要避免子宮受損的因素,從日常生活裡,做好一些細節工作,逐漸修復受損的宮頸。
經常補充一些營養食物,促進吸收
這裡說的一些營養食物其實指的是西麥雙素營養物,西麥雙素有助於調控宮頸部位的免疫機能,促進淋巴細胞和NK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分裂增殖,提升體內的抗體濃度和活性,使得機體有更多「本錢」應對HPV病毒侵襲。在病毒感染機率下降的同時,宮頸癌的發生概率自然也就相應降低了。
西麥雙素中還有一種珍貴物質,叫硒元素,它富含了天然活性有機硒,在我們身體中,包含了上萬中微量元素,硒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宮頸受損的女性都是因為缺硒才導致的抵抗力下降,進而遭受HPV這樣的病毒入侵,所以在補充的時候,就能很好地改善這一問題。
另外做好2點:
第一、規律運動
如果每天堅持走路40分鐘的路程,那麼患宮頸病變概率就可以降低60%,衍變為宮頸癌的概率也能降低一半,因此每天運動就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如今已經進入了冬季,經常運動有助於自身免疫的提升。
第二、調節情緒
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態,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罹患宮頸癌的機率,而且對於一些宮頸癌初期患者而言,若是能夠樹立起抗病的信心和決心,或許還有相當大的機率可以成功脫離病症、戰勝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