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歲末
吳頌今先生專程趕回離別了62年的蘭州
加緊籌備將於2021年1月1日晚
在蘭州大學體育館亮相的
「情系蘭州/星耀隴原/頌今聲樂作品群星演唱會」
吳先生說
這次回到蘭州舉辦音樂會
就是為了感恩童年音樂起步的地方
回報當年的老師同學和鄰居小夥伴
也期待著能與早已不知去向的師友們取得聯繫
期待著大家能在他演出那天前來觀看他的作品演唱會
重敘友情
重回母校
捐建「頌今音樂教室」
「這裡的變化太大了,以前的教室、操場都沒有了,只有操場邊的那幾棵沙棗樹還依稀有著當年的影子,現在的學校建設得可真漂亮!」
「當年學校背後的山上基本沒什麼樹,現在整個山上都長滿了植物,變化太大了!」
雖然過去了半個多世紀
當年愛音樂的小小少年也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音樂家
但是吳頌今先生對在蘭州度過的童年時光念念不忘
他人生記憶中的第一首歌
就是1949年蘭州解放時
在街頭看到秧歌隊進城唱的《解放區的天》
他曾在華林山聽過放羊老漢唱的「花兒」
在黃河劇場看過甘肅省歌劇團的歌劇《小二黑結婚》
春節的社火巡遊
秦腔、眉戶、秧歌劇、蘭州鼓子
……
都成了他難忘的童年記憶
薰陶了他
哺育了他
12月7日上午
年逾古稀的我國著名詞曲作家吳頌今先生
在離別母校60餘載後
重回位於蘭州市七裡河區的母校
華林路第一小學
故地重遊,雖然很多記憶裡的景觀都不復存在,但看著越變越漂亮的校舍環境,吳頌今老人在感慨之餘更多的是欣慰。當天,他不僅為華林路第一小學捐建了「頌今音樂教室」,攜手甘肅省演出行業協會和蘭州多琳琴行為學校捐贈價值2萬餘元的樂器,還為學校開啟了多類別音樂教學課程。更是提出希望,期待在甘肅省演出行業協會2021年1月1日晚蘭州大學體育館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甘肅)文旅演藝交流會分項活動——「頌今音樂作品群星演唱會」上和母校的「小師弟師妹們」同臺演出!
當天下午,吳頌今先生還先後來到了張掖路小學和金塔巷小學,開心地和學校師生們互動。張掖路小學的同學們為「老同學」獻上的合唱表演深深打動了吳頌今先生。在金塔巷小學,校古箏隊和朗誦隊用獨特的才藝表演歡迎「老同學」的到來,一曲「茉莉花」唯美又感人;在音樂教室裡,同學們為吳老先生演唱了由他創作並被選入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井岡山下種南瓜》以及《金塔巷小學校歌》。
回想當年
曾在蘭州3所小學就讀
回憶起母校,吳頌今先生說:「60多年前,我曾先後在蘭州市中華路小學、華林坪小學和共和路小學就讀。當時的華林坪小學就是現在的華林路第一小學,這所學校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解放蘭州的沈家嶺戰役就發生在我們學校後面的山上。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我的老師們都來自全國各地,當時普通話還沒有普及,大家都操著不同的方言在上課,當時印象很深有一位天津老師,上課就和說相聲一樣,我們可愛聽了!每堂課老師們都很盡心,都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學校還開展了很多的紅色教育課,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我。之所以我後面創作了很多紅色歌曲,這與我小時候在學校裡接受的愛國教育有著必然的聯繫。」
「華林路第一小學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現如今堅持秉承『智慧童年 勇鑄人生』的辦學理念,學校以培養德才兼備的紅色少年為己任。」華林路第一小學的校長王秉乾也開心地介紹了近年來該校在紅色主題教育、體育發展、藝術進步方面取得的成績。
互動交流
讓音樂的夢想不斷延續壯大
吳頌今先生還帶領著專業的音樂老師們,專門為同學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公益課堂。吉他課、非洲手鼓、葫蘆絲、古箏、鋼琴……當這些特色鮮明、或唯美或熱烈的音樂教學課程開啟後,引發了同學們不間斷的歡呼和喝彩。特別是當同學們看到吳頌今老人和他們一樣戴著紅領巾坐在教室裡認真聽課,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大家更加接受了這名「學長」,也開心地和吳頌今老人交流起來。當聽說音樂課上教授的歌曲作者就是眼前的老人時,同學們更開心了。
在華林路第一小學、張掖路小學、金塔巷小學,吳頌今老師都送給了同學們「與歌為友,一生快樂!」這八個字,這既是吳頌今老人的人生感悟,也是他對母校同學們的期許和祝福。
「我今天還有一個音樂夢想,想和我母校的『小學弟學妹們』一同登臺!甘肅省演出行業協會2021年1月1日晚將在蘭州大學體育館舉辦「頌今音樂作品群星演唱會」。作為第三屆中國(甘肅)文旅演藝交流會分項活動之一的「頌今音樂作品群星演唱會」上,我十分期待能和他們一起互動,共同演出我的原創作品!同時我也期待著母校的師生們能一起來看!」
是呀,從蘭州啟蒙的音樂夢想,也更希望得到家鄉人的認可和喜愛。其實,吳頌今先生發表各類聲樂,器樂作品及歌詞5000餘首中,很多都已經在家鄉廣泛傳唱,他的《打靶歸來喜洋洋》等10餘首獲過國家一級創作獎的作品大家更是耳熟能詳。而其中《井岡山下種南瓜》等10餘首被選入大、中、小學及幼兒園音樂教材,也是同學們熟悉的歌曲,三所小學的同學們聽說能和吳爺爺同臺演出,一下子熱情可高了,紛紛要求報名參加。
重敘友情
60年前的小夥伴,你在哪裡?
「我原名吳肇廬。1948年,在我一歲多時,因為擔任會計師的父親調往蘭州市郵政儲金匯業局工作,所以我也跟著爸爸媽媽從江西九江老家來到蘭州,住在共和路江西會館。我先後就讀於中華路小學(現為張掖路小學)、華林坪小學(現為華林路第一小學)、共和路小學(現為金塔巷小學)。1958年離開蘭州,隨父母去了寧夏銀川。這次回到蘭州舉辦音樂會,就是為了感恩童年音樂起步的地方,回報當年的老師同學和鄰居小夥伴。可是歲月變遷,師友早已不知去向。怎樣才能聯繫上他們?這是我最煩心的事!」說起演出的籌備情況,吳頌今先生有了不小的苦惱。這位年過七旬的老藝術家告訴記者,他特別想找到當年要好的老師、同學和小夥伴們,期待著大家能在他演出那天前來觀看他的作品演唱會,重敘友情。
「我記得的老師同學有:共和路小學教音樂的上海美女老師仇寶琴、中華路小學的同學邵永靜兄弟、華林山郵電新村的髮小邵燕生兄妹、住在下溝75號的隔壁鄰居劉富強……還有當年同我一起去北京投考中國音樂學院的王毓貴、柳鴻鼎。」「如果有可能,我還想尋找小時候的音樂偶像——歌劇明星李西蓮……」
每一個名字都是那樣的鮮活,每一段過往都讓吳頌今老人記憶深刻,而今重回蘭州,記憶中的人和物都變得格外想念。
距離即將啟幕的「頌今音樂作品群星演唱會」已經越來越近了,期待著頌今先生能夠找到他的授業恩師、童年小夥伴,如果有知道以上人員下落的讀者,請撥打本報熱線4286666,或者通過蘭州晚報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留言。讓吳頌今老師早日找到童年的「親人」,在蘭州演唱會上圓夢!
■個人簡介
吳頌今,筆名頌今,國家一級詞曲作家,資深音樂製作人。1946年生於九江,在蘭州、銀川、成都度過童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這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在中國歌壇默默耕耘了半輩子。他創作出5000餘首好歌。KTV裡的熱唱金曲《軍中綠花》、《茶山情歌》、《女孩的心思你別猜》、《情哥去南方》、《你那裡下雪了嗎》、《風含情水含笑》、《小手拍拍》都出自頌今之手。他的作品傳遍大江南北,影響了中國老中青少四代人。作為「歌壇伯樂」,他還培養出楊鈺瑩、陳思思、周亮、小曾、黃偉麟(澳門)、任妙音、小蓓蕾組合等眾多明星弟子。近三年在北京、上海、廣州、南昌、寧夏和新加坡、日本、成都成功舉辦九場「頌今作品音樂會」。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蔡寧貞 王姝軒 張澤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