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飛簷翹角的建築,總是特別有感覺,總是想著下雨天,雨水從瓦簷上掉下來。有時候是一顆珠子,倒映著院子裡火紅的石榴花,啪地落地,碎成漂亮的水花;有時候是一條條亮晶晶的線,好像一排優雅琴弦,彈奏出天籟。
飛簷是中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
在飛簷上面的建築,有的是有脊獸的。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寫道: 「這些矛盾在他心中亂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獸的不大好過。」
「五脊六獸」這個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心煩意亂,忐忑不安。
「五脊六獸」是指什麼?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宮殿殿頂多為廡殿頂,其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前後兩坡相交成為正脊,左右兩坡與前後兩坡相交形成四垂脊,統稱五脊。
在屋頂的正脊兩端,安有兩個張大口的龍頭叫正吻,漢代到南北朝時用的是朱雀為正吻,唐代以後開始用鵝吻,後發展為龍吻。其次在垂脊頭上用的是脊獸,戧脊頭上用的是戧獸,仔角梁套獸榫上用的是套獸,在瓦的頭上使用瓦當,兩行隴瓦之間用的是滴水。在這林林總總的屋頂裝飾中最複雜最熱鬧的是在垂脊前的角脊上,往往都排列一行做蹲踞狀的雕飾物,這些事物就是脊獸。
這屋脊、角獸合稱「五脊六獸」。
在殿頂翹起的戧脊上安放著仙人和各種小獸,稱「戧獸」,其數目與種類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別,小獸越多,建築級別越高,常見為9、7、5、3、1不等,均為奇數。飛簷脊獸的種類和數目代表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數目越多等級越高。故宮太和殿上的飛簷脊獸有10個,是我國級別最高的。
脊獸的最前面一般是一尊雕飾件,是騎在公雞上的一位仙人,又稱仙人騎鳳。小獸的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 狻猊、押魚、懈豸、鬥牛、行什。這些脊獸不僅有名稱還有故事,都是有一定來歷的異獸。
飛簷詩韻十足,有很多描寫它的詩詞,一個「飛」字,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仿佛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如此靈動的飛簷之下,容易生長浪漫,容易有美好的相遇,而此相遇中,不只是脊獸見證著,那些屋簷下的動物亦看得不亦樂乎。
唐朝詩人韓愈在《食曲河驛》中寫道:
「晨及曲河驛,悽然自傷情。
群烏巢庭樹,乳燕飛簷楹。」
飛簷之下,新燕銜來春泥,在屋簷下築著巢,從此蒼山日暮,這裡便是溫暖歸宿;蜘蛛們也來湊熱鬧,在簷角下結出茂密的網,每天與飛蟲兒鬥智鬥勇,並時時關注著人間最美好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