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實測:對蘋果AR生態與AR眼鏡有何意義?

2021-01-11 OFweek維科網

蘋果的AR眼鏡遲遲未有定音,蘋果的AR生態卻正以另一角度悄悄融入大眾視野。繼今年3月搭載LiDAR(雷射雷達掃描)的iPad Pro問世後,蘋果宣布新品iPhone12 Pro/Pro Max搭載LiDAR。

雖然一直以來AR眼鏡被視為AR未來的終極形態,蘋果的Apple Glass呼聲也很高,但蘋果的AR生態起步則是基於已有的移動端硬體生態,從軟體與軟體開發工具ARkit開始。

從移動端入手,蘋果的AR生態並非一味等待AR眼鏡的到來

2017年6月,蘋果在WWDC上推出移動端AR開發工具集合ARkit,同年8月谷歌推出ARCore對標ARkit。

這兩者發布的意義在於幫助AR應用開發者大大降低了AR應用的開發難度,讓AR應用的創建變得更為簡單,從而讓開發者可以專注應用本身的功能與玩法,而且對開發者免費、沒有硬體要求,因此當時掀起一陣AR開發熱潮。

ARCore是隨ARkit的腳步推出的,因此被認為是ARkit的模仿者。實際上,谷歌早在2014便推出AR軟體系統Tango,比蘋果整整早了3年,據稱ARcore便是基於Tango做出的整合升級,所以有網友戲稱谷歌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然而作為先行者的谷歌與蘋果的思路並不相同,它想要的是AR軟、硬體並行。

因此早期谷歌還嘗試將Tango系統集成至手機硬體上不斷下功夫,率先推出了首款搭載Tango技術的AR智慧型手機PHAB2 Pro。

其結果是,谷歌的AR智慧型手機最終沒能奪得市場青睞,最終銷聲匿跡,軟硬體並行的策略夭折不說,反倒讓ARkit成為最大的AR平臺。

蘋果生態恰好與安卓生態截然相反,全封閉式生態使得蘋果對硬體、軟體擁有完全的自主權,這讓很多無解的底層問題變得沒有那麼複雜。在發展初期培養C端AR市場對任何廠商來說都是難以跨越的障礙,蘋果也不例外。所以,蘋果在硬體實力強橫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算法先行,在兼顧現有蘋果硬體生態的前提下通過收購疊加自身優勢推出ARkit。

而在ARkit推出之後,谷歌同樣選擇了發布ARCore,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理解為是對蘋果策略的認同。

從兩者AR的實現方式上看,相比於Tango,ARCore無疑更接近ARkit,兩者都是通過軟體的方式實現,而Tango主要通過特殊硬體模組實現,需要專門的視覺計算晶片、攝像頭、深度攝像頭和傳感器。

相較於需要諸多硬體加持的Tango,很明顯,無硬體要求的ARkit的門檻要低很多。

就目前來看,ARkit是最大的AR平臺,據稱,蘋果商店AR應用軟體已超10000款。數量如此龐大,但為何除去當年風靡一時的《Pokeman Go》外,很多人對AR應用依然相對陌生?

蘋果在移動端AR生態的布局仍處在初期階段。從內容層面來看僅使用ARkit製作的AR應用所能實現的AR效果主要基於算法,而不是硬體層面做出的真實探測,因此所能實現的效果始終受限。

蘋果移動端想要提供更好的AR體驗,就需要更好的傳感器來作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硬性支撐。

ARkit+LiDAR,蘋果移動端的AR生態開始進入下個階段

早在2017年蘋果發布ARkit時,AWE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Flyby(Flyby被蘋果收購用作ARkit的基礎研發)聯合創始人Ori就曾表示希望iPhone X能自帶可以廣泛普及AR的關鍵性硬體:後置深度攝像頭,而不是ARkit。

他期望中的深度攝像頭能讓數千萬臺相機感知周圍環境形狀,能讓用戶創建豐富、精確的3D地圖並能夠與其他用戶在AR Cloud上進行分享。

此次iPhone 12 Pro搭載的雷達掃描儀LiDAR正好契合了Ori所期待的後置深度攝像頭,即一個能進行主動交互、主動探測感知環境的硬體。

但蘋果為何會在今年推出LiDAR?

蘋果在移動端的努力實際上已經過了幾年的沉澱,除了A系列晶片升級至A14外,蘋果iPhone X也開始啟用Face ID,並首次使用OLED全面屏,其屏幕設計儘可能朝「無邊無界」靠近。

2018年,iPhone11開始使用超寬頻(UWB)技術。UWB技術被稱為MR未來的關鍵,能以大帶寬快速傳輸數據,能實現短距離精確定位。此前新一代寶馬將採用UWB3.0技術的新聞讓UWB被很多人知曉。

再到今年10月,蘋果搭載LiDAR並同時宣布支持5G,而5G對AR意義非凡。

AR設備需集成高性能計算設備,因此即使蘋果手機在已擁有高性能、低功耗,適用於AR/VR設備的A13 Bionic 晶片的情況下,算力問題依然是困擾iPhone呈現最佳AR效果的一塊絆腳石。而手機搭載A14晶片並支持5G後,可通過高帶寬、低延遲的網絡將運算放到雲端,實現輕量化。

一面是5G加速商用化落地的大背景,另一面是已經做足了算法準備的ARKit,這兩項技術的鋪墊似乎自然而然引出了LiDAR到來的合適時間。

有了LiDAR的加持,蘋果手機除了拍攝效果的提升外,結合Pro級攝像頭、運動傳感器、iOS內的架構,其AR應用的表達效果無論是在視覺呈現上,還是與現實世界的交互上都會有大幅度提升。蘋果移動端的AR體驗也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然而將LiDAR集成到手機並非易事。

相關焦點

  • 蘋果AR耳機支持StarBoard模式,內置iOS 13系統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長期以來,一直有傳言稱蘋果的AR耳機是該公司一直在進行的一個項目。最近iOS 13內部版本的一份文檔顯示,儘管此前有報導稱耳機項目已經「終止」,但是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科技巨頭並沒有停止努力。
  • VR/AR行業投資機會系列文章: 域名篇
    國外巨頭如:谷歌、微軟、Facebook、亞馬遜、英特爾、高通、蘋果等也是紛紛祭出大手筆,放大招布局VR/AR生態鏈。沒有一個巨頭不看好VR/AR產業,沒有一個大佬願意落後於時代,沒有人想成為曾經風靡一時不可撼動卻最終因錯失新浪潮而沒落的帝國:諾基亞、柯達、摩託羅拉等等不一而足。
  • 詳解| 圍繞199元的AR眼鏡HoloKit,網易AR生態布局如何展開?
    AR眼鏡HoloKit如何誕生網易目前展示的今年年初在CES上展示過的HoloKit的手板,還不是最終產品。從外形上看,HoloKit是一個塑料盒子,其前端可以插入手機,後面有可以戴在頭上的綁帶。其並不是通常意義的有著眼鏡外形的「AR眼鏡」,更像是Google Cardboard、暴風VR眼鏡盒子這樣一類插手機的盒子產品。
  • 谷歌蘋果AR之戰?還有4家手機廠商也在AR領域大展拳腳
    2016年,《Pokemon Go》的一夜爆火將ar遊戲這一概念真切的帶入到了消費群體,同時也向各大巨頭展現了AR的號召力與市場前景。87君對蘋果、谷歌、三星等六大在國內佔據主流的手機廠商在AR方面的布局進行了梳理。蘋果在AR方面的態度頗有「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味道。2017年的WWDC上,蘋果宣布ARKit平臺。
  • 深度揭秘蘋果AR眼鏡,狼來了
    如今,蘋果的AR眼鏡也被視為其下一個劃時代的創新。這個產品的傳聞,某種程度上就像一則狼來了的故事。人們起初好奇、翹首觀望,最後習以為常。不過,近期陸續出現的新聞,讓「狼來了」有了新的可信度。不久前,知名爆料人 Jon Prosser 分享了一些關於蘋果AR眼鏡——Apple Glass 的細節,499美金的價格、沒有攝像頭、搭配LiDAR(雷射雷達),支持無線充電、手勢交互、 3D 映射以及顯示場景信息,甚至還爆出會有「賈伯斯特別版」。
  • 蘋果AR眼鏡實錘!AR的春天來了?
    而近期蘋果AR眼鏡Apple Glass相關新聞的接連爆出,再一次成功掀起一波全民AR熱。據了解,這款被稱為Apple Glass的蘋果AR眼鏡,起價為499美元(約合3542元),或將於10月27日亮相發布會。
  • AR導航軟體哪個好?AR導航軟體排行榜
    360蒲公英大賽優秀APP  軟體特色「拒絕地圖總有方向」--隨便走讓生活瞬間變得奇妙起來,所見即所得!」我們讓生活一目了然「!一款輕量級的」全息實景「導航應用,是你最後一公裡生活神器,是通過」全息「技術透視周邊生活的最佳工具,方向識別不再困擾!」足跡「功能立體直觀記錄您在城市行走中發生的味覺、視覺、聽覺、心情。。.。。
  • 中國首個ar校徽,深圳大學將校徽升級為ar校徽,QQAR掃描可看校園...
    打開APP 中國首個ar校徽,深圳大學將校徽升級為ar校徽,QQAR掃描可看校園全景據說結合vr眼睛效果更好喲!   今年,深大盒子再升級,在去年的基礎上融入了黑科技裝備:VR眼鏡。當深圳大學2017屆新生將今年的「深大盒子」拆開,可以組裝為一副長得像cardboard的VR眼鏡,深大還為新生設計了豐富的校園互動內容。
  • 映維網對各方蘋果AR頭顯、AR眼鏡爆料的評價
    來源:映維網 作者 黃顏我曾在2019年11月的文章《AR的過去、現在、未來與現實:揭秘蘋果AR三大項目》詳細分享了我對蘋果AR設備的看法,也在上周文章《蘋果AR眼鏡可能把大刀砍向了傳統眼鏡行業,而非當前頭戴市場》中評論了爆料主播喬·普羅塞(
  • 蘋果為何遲遲不肯發布AR眼鏡?
    蘋果在過去幾年一直在關注眼鏡。而且以蘋果在Apple Watch和Airpods上積累的小型化處理器和電池管理的經驗。在眼鏡這個「命題作文」上塞進Apple Watch S4是綽綽有餘的。那是什麼阻攔著蘋果推出AR眼鏡?答案是產品定位。其實有有段時間iPad和Apple Watch同樣搞不清自己的定位。我花了一些時間翻閱了大量博主對於ipad/watch的推薦理由和使用場景。我們用抽象思維,對各個產品進行功能抽象。
  • 後元音ar的發音方法的文字
    第五課 後元音的發音方法本文發布後元音ar的發音方法的文字。5、後元音: [ar] , [ar] , [ar] [ar] [ar] 。發音方法:雙唇張大,牙床2食指,舌很低,平放在口中,後舌稍稍隆起,長元音,喉頭肌肉鬆弛。注意:口腔後部打開、共鳴。漢語的「啊」 口腔前部打開,是口腔前部共鳴。
  • 供應鏈消息:蘋果AR智能眼鏡有望2022年到來
    DigiTimes援引業內消息人士的話稱,傳說中的蘋果增強現實(AR)眼鏡正在開發中,且有望於2022年與大家見面。報導稱臺灣地區的供應鏈已證實了此事,光學元件製造商正在開發中。去年11月的時候,The Information在一份報告中稱蘋果正在開發兩款頭戴式裝置。
  • 蘋果AR計劃:AR耳機、AR眼鏡都不會少,並將配合rOS新系統
    11月12日,據彭博社消息,蘋果計劃在2021年或2022年發布一款結合VR和AR技術的的頭戴式顯示設備,可用於遊戲、觀看視頻和虛擬會議。此外,蘋果計劃最早將在2023年推出輕量級的AR眼鏡,也就是外界所謂的「Apple Glass」。
  • 碰碰狐:用 AR 特效和 AR 廣告引爆熱度
    宣傳活動的前兩個月,BabyShark[5] 特效的熱度迅速攀升,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有超過 35萬次同款 AR 特效的拍攝量以及 750 多萬播放量。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使用 Spark AR 創建並發布 AR 廣告的信息,請訪問 Facebook for Business 查看教程[14]。
  • 87周報:聯想新AR眼鏡明年亮相;蘋果研究基於iPhone的AR眼鏡
    CES 2021亮相;蘋果正在研究基於iPhone的AR眼鏡;《微軟模擬飛行》VR支持將於12月22日上線;《星球大戰:戰機中隊》免費DLC正式發布等。無數的遊戲和應用都有採用這個庫,包括《Pokémon Go》。現在根據Play Store的頁面信息,安裝過「面向 AR 的 Google Play 服務」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億次。
  • 蘋果AR智能眼鏡令人期待|海外頭條
    語音合成技術:標貝科技此前,谷歌曾經嘗試過推出此類智能眼鏡,但從外觀到功能性爭議很大。最近,不斷有消息傳出蘋果正在加緊研發AR智能眼鏡。本期推介文章來自福布斯網站《蘋果AR智能眼鏡將提前上市》(Apple AR Smart Glasses Coming Sooner Than Expected, Analyst Says),作者David Phelan。
  • 從AR光學開始,了解AR眼鏡
    而以不同的光學技術為核心製造出來的AR眼鏡,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甚至可以理解為不同的物種;沒有一個統一的產品形態,內容、平臺等等的生態只是沒有基礎的空中樓閣。在我們看來,AR光學一天沒有標準,不能做到大視角、輕便、省電、低成本,AR眼鏡就不可能普及。AR光學是創業團隊能突圍而出的領域,所以也是VC投資的熱點,當然也是這整個文章的重心所在。
  • 解密蘋果AR眼鏡新生態,微美全息AR+AI實現人臉識別SDK無感支付
    不過,蘋果對於AR/VR軟體應用、生態體系建設的興趣方興未艾,後續蘋果估計仍將在iPhone、iPad繼續布局。如今,蘋果的AR眼鏡也被視為其下一個劃時代的創新。蘋果公司計劃為AR眼鏡提供5G網絡的支持。還沒有透露確切的技術參數,但是很可能會使用mmWave和Sub-6GHz技術。預計這種眼鏡將被稱為Apple Glasses。
  • 谷歌推出 ARCore 1.7 版本,增加 AR 濾鏡
    儘管數量遠不及蘋果iPhone X系列原深感攝像頭的3萬個點,但應該足夠實現逼真的虛擬面罩,虛擬眼鏡和虛擬球帽等等。不僅如此,ARCore 1.7擴展了原有的動畫選項。最新版本支持3D模型通過Sceneform擴展(Android用於3D內容的框架)實現跳躍,跳舞,旋轉等動作。新版本同時通過ARCore Elements標準化了增強現實體驗的用戶界面。
  • 前浪「希聲」,蘋果AR眼鏡這個後浪能成嗎?
    如果主角換成蘋果,故事會怎樣?  在我們消費者已經鮮有期待的2020年,蘋果智能眼鏡爆料來了。那個準確「預言」了iPhone SE發布時間和價格的男人@Jon Prosser,帶著它的名字、它的配置、它的功能,來了。隨後,知名爆料媒體MacRumors隨後對爆料做了進一步補充,所以就有了以下這個超全的爆料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