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唐代:高駢《對雪》
冬天的雪,本不足為奇,只是人對著雪,會產生些想法在心中。不同的人,又不同的想法,與人的當時的處境和心境相關聯。
冬雪覆蓋之下,粉妝玉砌的琉璃世界,謝惠連雪賦中描繪得非常美妙,云:「既因方而為圭,亦遇圓而成璧。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於是臺如重璧,逵似連璐。庭列瑤階,林挺瓊樹。」有閒情的人看了,必然欣喜一回,或有踏雪尋梅的雅興,或者寫一首詠雪的詩。如果心中被某樣心事蒙蔽的人,則對著雪又會有異樣的想法。
高駢這首《對雪》詩,便是被心事蒙蔽,而對雪產生一種奇異的想法。高駢名聲雖落得不怎麼好,《新唐書》將其列入《叛臣列傳》。他的人生,也不失為時代的英雄,身為武臣,有著一箭射落雙鵰的絕技,人稱「落雕侍御」。早年勇武非常,出將入相,一世莫及,後來因為防禦黃巢而失策,便一蹶不振,自甘墮落起來,後來裝神弄鬼,身敗名裂。
早年的意氣風發,以為無所不能,故能所向披靡。後來遭遇挫折,被眾人指責,背負著許多壓力,不知如何應對,便挫了銳氣,感嘆世途險惡。於是對著雪,便道出:「蓋盡人間惡路岐」的句子,可見,當時的他,心中充滿激憤。六角的雪花,飄舞著,非不美妙;翠竹被白雪覆蓋,成了玉樹瓊枝,非不可觀,但是他沒有閒情欣賞。所能看到則有幽怨,有憤怒,激蕩著不平之氣。
人不能不受外界的影響,既被自己的遭遇、處境、心境等影響,則眼前所見的事物,也都被其影響,染上心中的色彩。高駢觀雪,實則是看到自己的內心,人讀他的詩,也是讀到他詩中的感情,讀詩如讀詩人當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