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嘹亮悅耳的民族歌聲、歡快輕鬆的民族樂曲彈唱……11月1日,在歡快熱烈的民族歌舞表演中,「大美青海——新中國成立70周年青海民族自治地方發展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正式拉開帷幕。
前來觀展的各族幹部群眾,在展廳前被來自青海的獨特民族風情表演所吸引,大家頻頻鼓掌叫好。
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民族團結進步屏風,屏風造型獨特,正面為紅色的「70」字樣,背面是56個民族群眾的照片,寓意全國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創美好生活。許多幹部群眾紛紛拿出手機、照相機拍照留念。
「這個展廳布置得很用心、很精緻,正廳門口的兩張青海察爾汗鹽湖和金秋胡楊生態風景照片,太漂亮了。以前真不知道青海有這麼美的景色,希望有機會可以去青海領略一下高原美景。」北京市民閆小琳由衷讚嘆道。
展廳裡,圖文、物品、視頻用靈動的方式訴說著青海的發展故事,讓參觀者仿佛進入了時光隧道,目睹70年來青海的一步一步成長: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生態環境不斷優化、民族團結不斷進步、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豐富的展覽內容、多樣的展覽形式,令參觀者流連忘返。
在東、西兩個展廳的入口處都有「青繡」的展覽攤位,精緻漂亮的刺繡作品、身穿民族服飾的繡娘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青繡』有世代傳承、底蘊深厚,題材豐富、工藝精湛,特色鮮明等特點,包括土族盤繡、湟中堆繡、藏繡、撒拉族河湟繡、蒙古族刺繡等多種民間傳統刺繡,一個民族就有一個繡法。『青繡』也是我省的特色產業之一,是我省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助力廣大農牧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現場演示刺繡的老師都是本民族繡法的非遺傳承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讓『青繡』成為展示青海民族團結進步、綠色發展、民族文化的窗口。讓更多人了解『青繡』、喜愛『青繡』。」青海省刺繡行業協會會長蘇曉莉說。
我省8個市州的展廳也十分精彩。各市州精心籌備,力求將各自的生態之美、民族團結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及特色產業之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涅槃重生的新玉樹,懷著感恩之心,展示出新玉樹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畫卷;
果洛藏族自治州不負眾望,打造「班瑪經驗」的升級版,展示出全新升級的服務管理模式;
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生態立州、農牧穩州、工業富州、科教興州、旅遊活州、民族團結進步建州」展示出不斷發展的美好藍圖;
「彩陶故鄉醉美海東」展示了豐富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民間藝術及獨特的文化資源;
海南藏族自治州展現了環湖地區、黃河谷地、高寒牧區現代生態農牧業的不斷壯大;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展現出民族團結、璀璨多彩的海西歷史文化;
「熱貢藝術之鄉」黃南藏族自治州展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西寧市展示了科技不斷進步、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現代化高原城市新景。
「通過展覽,看到現在如此美麗、發展飛速的青海,我感到非常震撼。我有幸去過兩次青海,感受過當地淳樸的風土人情。我也看到了災後重建的新玉樹,感受到玉樹人民對國家、對各族人民的感恩與友好。希望今後青海能發展得更好,讓更多人了解、喜愛大美青海。」北京市民王屹激動地說。
這次成就展,將青海獨特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人文歷史和多彩的民族風情展示在首都群眾面前,有助於讓更多人更加深入地了解青海、關注青海、走進青海、熱愛青海、助力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