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
作為家長,在幫助孩子選專業時,除了考慮孩子的個人興趣,最關心的就是專業的就業,而最常用的數據參考就是各個學校提供的專業就業率。那是不是就業率高就一定意味著好找工作呢?對此,12月22日,省招生考試指導中心權威解惑,表示根據就業質量報告,學校統計的就業率與常說的就業率概念並不等同。
首先,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報告工作的通知》,高校畢業生就業主要有以下7種形式。
1.畢業生通過學校與用人單位籤訂就業協議書,領取就業報到證,到用人單位就業;
2.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出具接收函,不需要就業報到證,到用人單位工作;
3.定向、委培畢業生回原定向、委培單位就業;
4.畢業生以靈活方式就業,包括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等;
5.升學;
6.畢業生出國、出境留學、工作等;
7.畢業生參加國家、地方項目就業。
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統計實際上就是上述7類畢業生的總和佔畢業生總數的比例,與我們普遍認為找到工作的「就業率」相比,其涉及面更廣。
其次,我們在進行專業選擇的時候,確實可以參考學校發布的專業就業率,但對於就業的關注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國家的政策需求、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對某一專業的就業情況產生影響。所以不能過於看重某專業當下的就業情況,還要結合國家與相關行業和領域的發展方向、地區差異等來判斷某專業的就業前景。
最後,想提醒考生和家長,選專業實際上是在選未來職業發展的可能性。同學們都希望通過大學的專業學習和訓練,將來找個「好」工作,但每個人對「好」工作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看重薪酬、有的人看重職業的穩定性、有的人看重發展空間……選專業只有將自身條件、願望與職業特點、發展趨勢結合起來,才能做出適合自身的合理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