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美國歷史上規模第二大的刺激協議終於要來了。
幾天前,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已經就9000億美元的新刺激協議達成一致,其中包括延長針對中小企業的「薪資保護計劃」、撥款用於新冠疫苗的分發以及針對部分美國人最高600美元的現金發放。
北京時間周二,該計劃已獲得眾議院通過。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這一規模僅次於今年3月2.2萬億美元的刺激協議,應該足以防止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個月內進一步下滑。屆時,疫苗應該已經得到更廣泛的推廣,以便遭受重創的餐館和旅遊業開啟強勁復甦的步伐。
衛生專家預計,在明年夏秋兩季之前,疫苗不會完成廣泛的分發。而疫苗分發接種是美國人重新回到公眾場合進行社交的安全基礎,則是美國經濟復甦的關鍵。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一輪援助的大部分內容,尤其是對失業者每周300美元的失業救濟補助,將在3月之後停止。援助持續時間不夠長,成了美國市場對第二輪刺激的最大擔憂。
西北大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iane Whitmore Schanzenbach就表示:
如果我們對經濟衰退有任何了解,那就是,尤其是對於教育水平較低的人來說,經濟復甦將需要更長時間。我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擺脫困境,而這項法案中的援助無法持續足夠長的時間。
那麼,如果這一輪援助不足以支持美國經濟,還會有下一輪嗎?
在高盛看來,鑑於新冠疫苗將在明年被廣泛分發,若是當選總統拜登面臨的是一個分裂的國會,第二輪刺激計劃很有可能是國會通過的最後一輪價值至少數千億美元的「財爸大禮包」,也是最後一個主要針對疫情的「禮包」。
但是,如果民主黨在1月5日贏得喬治亞州的兩個參議員席位,並藉此拿下參議院,情況或將出現轉變,預計未來至少還會出臺數千億美元的額外財政措施,包括對美國各州進行援助。
此前,拜登已明確表示,第二輪刺激計劃「只是一個開始」,美國人可能還需要更多資金。如果民主黨控制參議院,美國財政刺激或許真的有望再次加碼;反之,若共和黨掌控參議院,一切就將是一個未知數。
這也就是說,美國經濟復甦能否邁動步伐,關鍵時點來到了1月5日。
目前,共和黨和民主黨已分別在參議院獲得50和48席,還剩下喬治亞州的兩個席位沒有最終歸屬,而這一結果將在1月5日舉行的決選(runoff)中揭曉。
參與競爭的四名候選人,分別是尋求連任的共和黨候選人David Perdue和Kelly Loeffler,以及民主黨候選人John Ossoff和Raphael Warnock。
如果民主黨最後能拿下這2個席位,那麼兩黨打成50-50平。根據美國法律規定,在平局情況下將由副總統擔任參議院議長,擁有額外的一票,即民主黨將憑藉這1票的優勢掌控參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