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大家好,我是 Akari,本科畢業於 C9 院校漢語言相關專業,碩士在倫敦大學學院語言學 (MA Linguistics) 項目就讀。說到 UCL,你第一時間會想到許多有趣的標籤:G5 中的 offer 收割機、主樓裡的邊沁、近年諾貝爾獎常客、AlphaGo、盜夢空間取景地、過氣「國民老公」王思聰的母校……
但是,撇開這些固有的標籤,UCL 的真面貌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 UCL 就讀語言學的真實體驗與感受,分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介紹:申請原因、就讀體驗、課程設置、就業前景等,希望能讓正在觀看這篇文章的你,對學校和專業有一些新認知。
(圖片來源於網絡)
倫敦大學學院的真面貌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 UCL)是一所主校區位於英國倫敦 Bloomsbury 的公立研究型大學,QS 綜合排名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基本保持在 Top 10 的好名次。
UCL 教學和研究水平都是世界頂尖的,不乏實力雄厚的專業,如建築學、醫學、計算機、教育學等傳統優勢專業。
而語言學專業也具備世界頂尖水平,從 2017 至 2020 年基本保持在 QS 學科排名全球 Top 15的名次。
在留英老鐵們的眼中,UCL 有很多有趣的標籤:最容易申請的 G5、主樓裡的邊沁、近年諾貝爾獎常客、AlphaGo、盜夢空間取景地、最帥數學老師、距離 King's Cross 車站只有 5 分鐘的路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 UCL 讀語言學原本是我的 Plan B(本來最想去愛丁堡,後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成行),但是現在回頭想想卻非常慶幸自己有了一份 MA Linguistics at UCL 的經歷。
一是因為研究方向非常契合,遇到了給我很多指導的 supervisor,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源於倫敦這個至今讓人念念不忘的城市。
生活在倫敦是高成本的、艱辛的,留學生在異國他鄉需要自己獨立解決所有事情(比如第一次獨自租房、研究合同甚至和房東吵架)。
以及默默承受來自高強度學業的壓力(把學制濃縮成一年也意味著在一年內完成別人兩年或三年的 courses 和 assignments),不過一路收穫的旅途風景也值得長久回味。
(圖片來源於網絡)
UCL 所處的區域 Bloomsbury 可以算倫敦市中心的市中心,交通方便,公交線路多,軌道交通密集(尤其是中轉大站 King's Cross,除了 Central 線基本都會經過)。
向西南步行可至 China Town(吃吃吃)、Soho(喝喝喝)、West End(看看看)、Oxford Circus(買買買)這些打卡必經地。
北邊三大火車站可以帶你去各地旅行,你可以在 Euston 玩轉 Greater London,在 King'sCross 前往蘇格蘭(or 霍格沃茨,只要你有辦法進去 9 站臺),在 St Pancras 搭乘歐洲之星往返巴黎。
再向北可達 Camden、Highgate(需要地鐵或公交);向南 30 秒到達大英博物館;向東則是 Angel 住宅區,很多同學都選擇在附近居住。
當然,在倫敦我個人還是首推住學校宿舍,UCL 提供各種價位和不同距離的 Student Residence,有些需要自力更生做飯(考慮到英國飲食文化的整體風評,自己學會做飯再去英國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的步行可達學校(最近的有離 Chandler House 只要 10 分鐘步行距離的 Langton Close),有的則需要坐車(最遠的有步行 50 分鐘、坐車約半小時的 Hawkridge)。
不過住宿舍基本都會比自己在外面租房便宜,並且也能交到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彼此互幫互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
UCL 是一所沒有明顯 campus 劃分的學校,各個學院主要散布在以 Euston、Goodge Street、Russell Square、St Pancras 附近劃出的區域裡(當然有些學院也不在這裡面),散發著屬於 UCL 特有的平民大學的氣息。
這種非教會、非皇家的建校氣質是在另外 4 所 G5 的校園裡漫步很難感受到的,也正是這種氣質促成整片 Bloomsbury 地區非常 intellectual。
從 Gower Street 上的主校區步行至語言學系所在的 Wakefield Street,周邊隱藏著各種 blue plaques(藍牌子 blue plaques 是倫敦旅遊亮點之一,很多耳熟能詳的名人故居都有藍牌子標識)。
在學校附近閒逛經常會不經意遇見包括達爾文、卡文迪許、蕭伯納、伍爾芙、凱恩斯、羅素、狄更斯等名人的故居,靠著主校區邊上的 Gordon Square Garden 也是 Bloomsbury Group 重要活動區域之一。
UCL 的語言學大本營位於 Chandler House(2 Wakefield Street,隔壁 1 號就是 2014 年獲得諾貝爾獎 neurology 的樓),有語言學專屬圖書館,lecture room 和研討室,computer room,pantry 和 basement 的實驗室等等設施。
Chandler House 旁邊有個小公園,還有小型商場 Brunswick,對於 Chandler House 常駐民來說,課間去 Brunswick 超市裡 grab a free coffee、課後在小公園裡快速搞定午飯都是些習以為常的操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倫敦大學學院,讀語言學是種什麼體驗?
01 項目特色 & 課程設置
UCL 的語言學相關碩士項目種類有不少,主要區別在於研究方向有沒有具體劃分(如 specialized in 句法/音韻學/語義學等)。
我所學的項目是 MA Linguistics(也就是 general 的學科,並不分 specialty),對語言學萌新特別友好,Term 1 設置的課程基本都是初級課程,包括 Intro 課、SyntaxI(句法)、Phonetics(語音學)、Semantics(語義學)等。
Term 2 會有進階和選修,包括 Syntax II、Phonology、Pragmatics、Morphology、Language acquisition、Sociolinguistics 等等。
有趣的話題很多,並且會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各位業界大牛(比如第二學期的 Phonology 就是 Prof. Andrew Nevins 教的)。
如果你活過兩個學期的所有 deadline 和考試後,Summer Term 就是終極挑戰,需要用三個月(其實也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一篇 dissertation,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並尋找相關老師作為 supervisor 指導論文寫作。
我所知的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有愛非常 helpful,即使畢業後也會保持聯繫,尤其是我的導師就是小天使本使,各種答疑解惑。
(圖片來源於網絡)
02 課業特色 & 就讀壓力
語言學不是一門簡單易學的學科,相信接觸過一些語言學課程或從事語言學研究的老鐵或多或少都有一言難盡的事想吐槽,有些艱澀的理論知識就算用母語也很難理解明白。
所以可以想像 MA Linguistics 這個項目雖然學分要求不過分,但是壓力確實不小。每次上 lecture 前,都會提前布置很多閱讀要求(每門課 20-40 頁不等),上完 lecture 後有 tutorial 進行複習、練習、延申討論,每門課每學期會有 2-3 篇左右的 essay。
除了課程形式外,課程內容也有不少勸退的知識,比如 phonetics 中要求熟記 IPA 並聽寫(中國學生在聽寫 tone 的時候非常有母語優勢)、semantics 中堪比數學的邏輯演算、syntax 中一頁紙都畫不下的樹……
但是在一步步啃下來後,回頭看看學習的內容仍然是語言學入門而已。在這段課程學習中,最大的收穫除了比較紮實的語言學基本功以外,還有每次 tutorial 討論和 teamwork 中相互辨論觀點(和順便聊聊八卦)的朋友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
03 項目申請門檻 & 我的申請背景
MA Linguistics 項目面向萌新,對語言學背景並沒有太多的要求。
我申請時的本科條件為國內 C9 某學校漢語言相關專業,GPA 89/100,雅思 7.5(當時本專業的硬性要求是 6.5),我的同一級有來自 985、211 的同學,也有來自非 211 的同學。
整體來說本專業的門檻不算太高,申請材料就是常規的 personal statement(官網有寫 PS 要求,建議寫之前仔細閱讀)、recommendation letters 兩封、成績單、雅思分數等,沒有面試要求,對語言學感興趣的同學都可以一試。
就業資源 & 畢業生的情況
01 我的同學,都有誰?
我的同學來自世界各地,有一些是工作後來學習的,比如想轉行的老師,家裡有礦的老闆,還有退休後來自我提升的博物館從業人員,當然絕大多數還是本科畢業直升的學生。
內地的學生也來自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專業背景(英語、教育、漢語等等),也有很多有趣的、之後變成摯友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02 我的同學,畢業後都去了哪裡?
語言學首先是一個可文可理可工的專業,當然大多數學生還是走的文科方向。
畢業後的出路分兩類,一類選擇工作就業,很多回國的同學進入教育行業從事語言教學工作,有些同學進入自然語言處理的龍頭企業做語言分析研究,有些同學進入高校從事語言學的教學研究工作,也有同學進入審計、諮詢等行業開啟全新領域。
另一條路就是科研,這也是不少同學的選擇,有些同學畢業後選擇 gap 一年去美國、英國、歐洲、香港等地區讀博。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姐寄語 & 申請 tips
相信對很多同學來說,申請語言學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如果你對語言學感興趣,並且做好了克服困難的覺悟,相信你會喜歡上這個學科並不斷挑戰自己。
當然這個專業的好處也非常多:首先,相比傳統文科,語言學偏科學,會訓練你的科學思維和分析能力;其次,掌握了語言學理論,你學習新語言的速度會非常快,基本會遠遠快於不理解語言學理論的學習者。
比如,當別人還在糾結某兩個元音的區別時,你的腦中已經清晰浮現出這兩個元音對應在 IPA 表的哪部分,以及它們為什麼相似但又有明顯區別。
當別人在糾結英語 not 為什麼在 is 後面而西語 no 為什麼在 es 前面時,你已經不但能熟記並能用 strong/weak feature 來解釋不同語言中的現象了)。最後抖個機靈,語言學大佬們都比較長壽。
本專業寬進嚴出,相信只要你本科成績優秀,雅思過線,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如果你會一些外語(除了母語漢語和二語英語)或者漢語的方言,無論是對你的申請、課程理論的學習還是今後的研究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雖然語言學不需要掌握別的語言才能研究,但是會別的語言(尤其是不同語系、互相之間差別較大的語言)可以幫你更快理解理論知識、更寬地打開研究思路。
更多留學申請和規劃問題,歡迎留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