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精英挑戰賽(廣西馬山站)的爭奪日前結束,馬山本土小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無論參賽人數還是進入決賽的人數都令人刮目相看。儘管未能摘得獎牌,但正在崛起的「馬山力量」已不容小視。
共有39名男選手出現在預賽場上,這其中不乏劉加、陳信、黃周文等名將,也有20名馬山孩子,他們來自於馬山中學和古零初級中學。女子21名預賽選手中也有8名馬山孩子。在晉級決賽的名單中,女子有5人,男子也有韋俊飛一人晉級決賽。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賽採用的精英挑戰賽賽制,不分專業組和公開組,全部選手集中在一起比賽。
奪得男女組冠軍的劉加、黃偉君不僅是一對情侶,也是馬山孩子們的教練。「去年(2019年)元旦過後就來到了馬山古零初級中學,與阿成一起教孩子們攀巖。」黃偉君說。雖然孩子們接觸攀巖時間較短,但進步飛快,收穫女子組精英賽第四名的盧思炎接觸攀巖只有一年多,但已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攀巖很好玩,當你經過努力訓練,克服了之前沒有爬到的巖點,會特別開心,可以看到自己一天天在進步。」盧思炎說。通過接觸攀巖、練習攀巖,盧思炎走出了家鄉的大山,來到山西、重慶,甚至出國參加了2019年亞青賽,這些經歷都是攀巖所帶來的改變。
這一切的發生源於馬山縣2016年與中國登山協會的結緣。雙方積極探索,確定了一條具有馬山特色的「體育+文旅+扶貧+縣域經濟發展」的全新發展模式,其中大力推進攀巖進校園、積極培育攀巖運動苗子也成為體育+馬山模式的內容之一。至2019年,在中登協的援助支持下,馬山縣建成20多所攀巖學校。2018年8月,國家少年攀巖集訓隊在馬山成立。馬山孩子的攀巖水平飛速提升,在亞洲、全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南寧市各項賽事當中累計取得包括61枚金牌在內共計162枚獎牌,覃於妹還被抽調進入國家集訓隊。
「讓孩子們學會攀巖技能,可以帶動一個家庭脫貧,而每一個家庭脫貧,才能讓一個地方真正致富。」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王勇峰說。
「我相信,這些孩子很快就能超過我們,但超過我們不是最終的目標,他們應該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劉加說。
「我的目標是以後能進入省隊。」盧思炎說。走專業化道路只是孩子們的一個選擇,「練習攀巖,給了自己更多選擇的可能性。」古零初中的零寶霖表示。(王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