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館又出事了…誰來管管?!

2021-02-10 人民網

蹦床館又出事了。

江蘇90後女孩在蹦床館摔成「完全性截癱」引發的輿論熱潮還未褪去,山西一名男子近日又在蹦床館摔致胸椎骨折,蹦床館再次被推上熱搜榜。

輿論聚焦的極端案例之外,更多沒那麼嚴重的案例被忽略。江蘇90後女孩摔傷當月,北京90後女孩何欣(化名)在蹦床館摔成骨折。

記者暗訪何欣出事的蹦床館發現,負責安全的工作人員沒有相關安全資質,嚴禁12歲以下孩子玩的滑梯上一名4歲孩子多次滑行。

摔傷後的一個多月,自己吃飯都困難的何欣,經歷了生活的種種不便,能否保住工作都是未知。她多次與商家協商賠償未果,後又向政務熱線、市場監管及應急管理等部門反映蹦床館存在安全隱患,至今未有處理結果。

記者以何欣朋友身份致電6部門,也沒有追問出蹦床館具體由誰監管。

玩一次滑梯 摔折一隻手

如果有一天,你的右手動不了了,該如何生活?

今年五一假期,何欣和男友逛商場時萌生了玩蹦床的想法:「有朋友以前玩過,我想試試,也能減減肥。」她在網上買了兩張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角門東地鐵站附近的socool嗖酷蹦床公園的夜場票。

5月3日下午6點左右,何欣和男友到了目的地。「我們在前臺刷了購票碼,填了體溫登記表,買了一次性防滑襪,」何欣說,「工作人員著急登記後面的顧客,什麼都沒說就讓我們往前走。」

她先玩了蹦床,之後又體驗了其他項目。「進去後沒看到工作人員,只有玩空中過障礙項目時,工作人員幫我穿了防護裝備,其他項目沒人管,大家各玩各的,我也分不清哪個是工作人員。」

看到兩撥人一直在玩旱雪滑梯,何欣也想體驗一下。「我問工作人員怎麼坐進去,他告訴我盤好腿就行了。我把眼鏡遞給男友,工作人員就把我推下去了。」何欣說。

意外就在這時發生了。

「下滑過程中我感覺心跳加速,瞬間就摔到了墊子上,右胳膊巨痛,完全不能動。」何欣忍著疼痛揮動左手向男友救助。

男友趕忙上前扶她,但氣墊太軟,他自己也站不起來。「大約過了兩分鐘,工作人員過來把我扶到旁邊的蹦床上,給我噴了藥。」何欣說。

十幾分鐘後,她還是覺得胳膊很疼,抬不起來。「男友從後面把我抱起來,我左手託著右胳膊,一路上保持著這個姿勢去了離家最近的醫院。」

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書顯示右肱骨近端骨折。「醫生說要做手術,但要等五一假期過後。」何欣當晚疼得無法入睡。

何欣的診斷證明書。受訪者提供

第二天,何欣去了積水潭醫院,醫生告知可以選擇手術或保守治療,手術治療要在胳膊裡打鋼板,可能留下12~15釐米疤痕,保守治療只需佩戴支具。

「手術可能快一些,但傷害大,不確定性因素也多。保守治療的話,擔心效果沒有那麼好。」她拿不定主意,醫生先給她戴了支具,以減輕痛苦。

又是一個失眠的夜晚,她腦海裡不斷閃現醫生的話:無論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以後都可能會有功能障礙,一些抬胳膊的動作可能都做不了了。

「右手是我的主力手,沒有它我該怎麼辦?將來我可能連自己的孩子都抱不起來……」

5月5日,她再次去了醫院,重新拍了片子。「醫生說保守治療也可以,但胳膊不會復位。」何欣再次陷入糾結中。

兩天後,她又掛了積水潭醫院的專家號,「醫生說保守治療雖不能復位,但影響應該不太大,綜合考慮手術費用及需要人照顧等因素,我選了保守治療。醫生提醒要及時複查,如果錯位嚴重還要手術。」

接下來何欣幾乎無法自理生活,「胳膊太疼了,衣服都不能脫。受傷時的那件衣服我穿了10天,10天沒洗澡,感覺自己都餿了。」

吃飯時,朋友幫她把食物放到勺子裡,儘管如此她還是無法精準送入口中,「有一次我吃包子,想蘸點兒醋,沒控制好,包子掉了進去,濺了一身油。那時候也換不了衣服,就一直穿著帶油漬的衣服。」

她用了近一個月時間學會左手吃飯,但只能用勺子和叉子,吃米飯也是別人幫忙把米和菜拌好,「好羨慕別人可以一手吃包子,一手吃鹹菜。」

26歲的她研究生畢業,工作不滿一年。受傷至今她都無法工作,「受傷前公司剛調整了組織架構,領導對我委以重任。我的勞動合同月底就要到期了,不知到時還能不能續籤。」

12歲以下禁玩項目 4歲兒童在玩

近幾年,蹦床公園遍布大大小小的城市。「蹦床市場發展非常迅速,且有持續增長的強勁趨勢。」中國遊藝機遊樂園協會標準化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陳國棟說。

他認為,網紅蹦床公園之所以流行主要是結合了娛樂、社交、運動多重屬性,以各種耍酷動作吸引眼球,藉助社交媒體迅速傳播。

蹦床公園是否安全?記者實地探訪了何欣發生意外的socool嗖酷蹦床公園。

「您籤一下安全協議。」前臺工作人員會提示每位顧客籤訂《運動安全協議》。一頁A4紙大小的《運動安全協議》家長們大多籤了字就走,並沒有細看。但何欣表示,自己當時並未籤訂這一協議。

商家要求顧客籤訂的《運動安全協議》。記者現場拍攝

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嶽運生指出,商家要求顧客籤訂安全協議,且盡了安全保障義務,顧客須自擔風險。如果沒有要求顧客籤訂安全協議,或籤訂了協議但未盡義務,商家都很難免責。

他補充說,這類事件一般都是混合過錯,很少完全是顧客或商家單獨的責任,而雙方責任的大小,到了法庭由法官來裁定。

記者買完門票後向工作人員索要發票,對方表示沒有,「發票是有數的,每天有幾百個人,開不了。」記者又問有沒有小票,對方說也沒有。

記者注意到,入口處的《安全守則》上寫著「入場後必須進行不少於10分鐘的熱身運動」,但場外沒有人熱身。

進入蹦床區域前,記者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沒玩過蹦床,工作人員說:「蹦就行了」。

蹦床館設有籃球區、網紅粘粘牆、空中飛人、蜘蛛塔、旱雪滑梯等多個項目。

入口處的《安全守則》和館內的安全提示都有「每張蹦床僅限一人使用」字樣。但記者觀察到,很多小朋友和大人同時在一張蹦床上玩耍,並沒有工作人員前來提醒或制止。

記者來到何欣受傷的旱雪滑梯處,也是這家蹦床公園自稱的特色項目。工作人員坐在滑梯最高處,抬起輪胎造型的旱雪圈,對著底部噴水。工作人員介紹,這麼做起到潤滑作用。

「盤腿坐」「手抓好繩子」「頭向前,不要往後仰」這是工作人員說的最多的三句話。

四五個孩子一遍又一遍往下滑。其中一名9歲小女孩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滑了好幾趟,「像是飛了起來,特別爽。」

另一名4歲小姑娘在媽媽的指導下滑了兩次,之後媽媽下到滑梯底部為其拍視頻。而工作人員頭頂上方的《旱雪滑梯安全守則》寫著「嚴禁12歲以下兒童滑行」。

4歲小姑娘在玩旱雪滑梯。記者現場拍攝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蹦床館客流量最大的時候一天有400多人,主要是小學生。

記者詢問了現場這些孩子的年齡,他們最小的4歲,最大的9歲。有家長表示該項目沒那麼危險,工作人員也未提醒或制止。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項目不需要練習,小孩子都能玩,他剛來工作時就被推下去滑了一次,「這也(不用)不教,坐著就滑下去了。」而《旱雪滑梯安全守則》對於滑行前後的要求有詳細規定。

《旱雪滑梯安全守則》。記者現場拍攝

嶽運生表示,如果商家張貼了安全提示,顧客做了一些危險動作,商家來不及告知,損害後果就已發生,很難說商家有過錯。如果顧客一次次違反安全提示,商家不予糾正,那麼商家是有過錯的,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蹦床館安全員沒有安全證?

近些年發生在蹦床館的事故可謂頻繁。僅去年就有湖北、河北和江蘇等地消費者在蹦床館摔傷,造成胸椎、腰椎等不同程度骨折,嚴重者失去大小便自理能力。

記者以「蹦床」為關鍵詞檢索裁判文書網發現,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就有347件。2014年至2019年,相關案件呈上升趨勢。其中,2019年多達106件,今年上半年已有18件。

陳國棟指出,缺乏監管,經營者或現場管理者不專業,當事人沒有按照要求做動作,思想麻痺大意,對危險源認識太少,是蹦床安全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socool嗖酷蹦床公園的幾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主要負責場館安全,「提醒顧客不能在裡面跑什麼的,注意安全事項,別受傷。」

「我們來的時候也不會,來之後有教練教我們。」其中一名工作人員自稱曾因玩蹦床差點兒咬掉舌頭。記者詢問其是否有相關安全證,對方表示沒有。

類似問題同樣出現在90後女孩摔傷的蹦床館。江蘇徐州市公安局九裡派出所所長郭方來對媒體表示,蹦床館工作人員沒有相關部門下發的資質認證。

2014年12月1日實施的《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第23部分:蹦床場所》指出,蹦床技術指導人員應持有相關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方能上崗,蹦床保護員應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後方能上崗。

2019年12月,中國蹦床技巧協會也公布了蹦床運動場所的開放標準和要求,對器材、場地、經營人員和參與者等方面都做出了標準和規範。

「在蹦床公園這些有蹦床的場所,也應按照上述要求配備蹦床技術指導人員和相應的安全監督員,」陳國棟說,「此外,蹦床公園內要設立安全提示牌、設置安全監督員崗位,在使用前後進行器材安全檢查。」

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體操教研室張世斌分析江蘇90後女孩受傷的視頻時說:「這屬於場館建設問題,海洋球池最低要有1.2米深,保證成人以任何姿勢摔進去都不會造成頸椎錯位。」

他認為,如果場館設施安全係數較高,即使民眾不具備很高的運動能力,也不容易受傷。場館工作人員還應評估顧客身體狀況,以確定適合玩耍的區域,「通過場館設備和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來彌補民眾運動技能和安全認識的不足。」

陳國棟提醒,在安全措施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儘量少玩高危項目,「千萬不要被網紅視頻迷惑,萬一出事,一輩子就真的毀了。」

投訴一個多月未果

何欣告訴記者,事發第二天她與商家協商賠償,商家表示購買了公共責任險,等她治療結束後,商家再去找保險公司理賠。

對此,嶽運生表示,公共責任險涉及的是商家與保險公司之間的關係,與顧客沒有關係。無論商家是否購買了公共責任險,發生侵權行為商家都需承擔責任。

事發第二天,何欣報了警,「警方到了現場,聽完我們的陳述說不受理,這事屬於民事範疇,唯一的裁決機關是人民法院。」

5月6日,何欣撥打了96315消協投訴電話。5月11日,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大紅門街道所(下稱大紅門所)受理了她的投訴。

何欣回憶,大紅門所先後六次與其電話溝通事件進展。「他們說商家態度不是很好,讓我保存好相關證據,最後可能要走司法途徑。我想讓商家實時支付醫療費,商家堅持治療結束後走保險,而且雙方責任大小也沒達成一致,一直沒談成。」

6月4日,大紅門所安排雙方面談,雙方仍堅持各自訴求。調解失敗,大紅門所出具了《投訴終止調解決定書》。

與此同時,何欣還向相關部門反映了蹦床館存在安全隱患。

「我想和商家溝通賠償的事,但商家說兒童節那天比較忙。如果有安全隱患的話,那麼多孩子去玩,不是有很大風險嗎?」何欣說,「看到90後女孩摔成完全截癱的新聞,擔心以後還會有人因此受傷,我決定不再忍氣吞聲。」

6月1日,她撥打了12345政務熱線,對方表示會處理。

第二天,她接到大紅門所的電話,「對方說我反映的問題不在他們的工作範圍裡,應該在安監部門。」同日,她又撥打了12350安全生產舉報投訴電話,「對方說12345和12350整合了,我已經投訴過了,需要耐心等待。」

6月4日,何欣再次撥打12350詢問進展,「對方讓我問應急管理局能不能受理,如果不能再打12350。」

6月8日,何欣拔打了應急管理局的電話,「我問可不可以按安全事故處理,對方說不屬於安全事故,建議我打12345,說蹦床公園存在隱患,後來又讓我找市場監管局。對方跟我說了很久,把我搞得很暈。」

「我給12345反映蹦床公園的安全隱患,派給了市場監管局,市場監管局讓我找安監部門,安監部門又讓我找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局又讓找市場監管局,最終繞了一圈……」何欣說。

6月10日,何欣再次撥打12345詢問進展,「對方跟我說目前的進展是建議聯繫安監部門。」

第二天,她接到了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的回電,「對方說他們去現場看了,旱雪滑梯不屬於特種設備,他們管不了。」

「我就想知道商家到底有沒有問題?這類項目歸誰管?從業人員需要哪些資質?希望有關部門能規範一下這個行業,讓它更安全一點兒,監管更清晰一點兒。」何欣說。

6月12日,何欣又一次撥打12345,對方表示還在處理中,目前沒有結果,建議耐心等待。

6月15日,大紅門街道安全生產執法隊電話告知何欣已到過事發蹦床公園,「對方說蹦床公園關門了,他們給樓下的超市留了聯繫方式,如果我知道蹦床公園開門的消息也可以聯繫他們,他們過去調查。」

6月16日,記者致電socool嗖酷蹦床公園,對方稱因疫情原因暫停營業。

多部門表示不在管轄範圍

針對何欣的投訴經歷,記者以何欣朋友身份分别致電12345、市場監管、應急管理、人社、體育、文化和旅遊等部門,多部門表示尚不清楚或不歸自己負責。

6月16日,記者致電12345,諮詢蹦床館摔傷由誰負責,對方稱涉及賠償要先協商,協商不成走司法程序。記者又問蹦床館工作人員是否需要持證上崗,對方稱會反映給所在區政府,由其安排具體部門處理。

而後,記者又致電12350,詢問哪個部門負責蹦床館設備安全隱患處理,對方表示,記錄下來幫忙反映。

記者致電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諮詢蹦床館設備安全、管理、操作出現問題找哪個部門,得到的答覆是不清楚,對於蹦床館工作人員沒有持證上崗問題,對方建議諮詢人社局。

於是,記者致電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熱線,對方稱該號碼只是社保政策諮詢熱線,讓記者撥打12348,走法律程序。

四通電話之後,記者沒有問出蹦床館的監管部門,又撥打了體育部門的電話。

對於蹦床館摔傷由誰負責,北京市豐臺區文化和旅遊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給了其下屬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的電話。記者撥通後,對方稱只對文化娛樂設施,如網吧、KTV、電影院和電玩城等有監管權,對蹦床公園沒有審批權,也沒有監管權。

6月17日,北京市豐臺區體育局工作人員就記者諮詢12345的問題答覆稱,蹦床按體育運動項目來說屬於他們管,但正常來說,鬧著玩、純娛樂的也不屬於他們管,很多地方定義上就有問題。他表示,由於疫情原因商戶關門了,聯繫不上。

對於蹦床館裡的滑梯、蜘蛛塔等其他項目出了事故由誰來管,他表示「該誰管誰管」,不是在蹦床出事的不屬於他們管。

此前,也有媒體就蹦床館監管問題採訪多部門未果。

去年7月18日,中國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就河北保定一名女生在蹦床館摔傷一事走訪質監、體育等多個部門,對方均稱不在自己管轄範圍內。

今年6月1日,現代快報記者就蹦床館由誰監管問題致電應急管理、市場監管、體育等部門,均被告知不在其管轄範圍內。

據央視財經報導,江蘇90後女孩摔成「完全性截癱」後,當地市場監管、公安等多部門組成了工作組展開調查,工作組成員表示,對於大眾化、遊戲化、非專業性蹦床運動場所,目前沒有明確法律法規方面的界限。

嶽運生認為,理論上講,只要沒有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商家是可以自主選擇經營項目的。

陳國棟則表示,希望相關部門早日明確對這些高危項目監管,以保護消費者的生命安全,「目前這塊的監管還是盲區,這類項目需要符合什麼樣的安全標準有待明確。我們寫了很多標準,但還有很多類似的項目沒有寫進去。」

蹦床館究竟歸誰管?出了事故誰負責?人民網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蹦床館又出事了……誰來管管?!
    本文轉自【人民網】;蹦床館又出事了。 江蘇90後女孩在蹦床館摔成「完全性截癱」引發的輿論熱潮還未褪去,山西一名男子近日又在蹦床館摔致胸椎骨折,蹦床館再次被推上熱搜榜。「我們來的時候也不會,來之後有教練教我們。」其中一名工作人員自稱曾因玩蹦床差點兒咬掉舌頭。記者詢問其是否有相關安全證,對方表示沒有。 類似問題同樣出現在90後女孩摔傷的蹦床館。江蘇徐州市公安局九裡派出所所長郭方來對媒體表示,蹦床館工作人員沒有相關部門下發的資質認證。
  • 蹦床館頻頻出事,到底歸什麼部門管?!
    一個多月過去了,何欣的投訴沒有新進展,蹦床公園由誰監管的問題也沒有答案。何欣的診斷證明書。受訪者提供多部門稱不在監管範圍《人民直擊:傷人蹦床館 到底該誰管》報導發出後,記者繼續就蹦床公園所屬監管部門問題,於7月2日、6日、14日三次致電北京市政務熱線12345。
  • 國內蹦床館事故頻發 誰來監管網紅遊樂設施「蜘蛛塔」?
    河北女孩蹦床館內摔斷腰椎,類似事故國內發生多起  誰來監管網紅遊樂設施「蜘蛛塔」  「現在我妹妹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不能下地,大小便也不能自理。」7月17日下午,河北保定市民黃燦(化名)向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哭訴道。
  • 蹦床館再傷人!到底該歸哪個部門管?
    這類項目歸誰管?從業人員需要哪些資質?希望有關部門能規範一下這個行業,讓它更安全一點兒,監管更清晰一點兒。」蹦床館 //來源網絡針對何欣的投訴經歷,人民網記者以何欣朋友身份分别致電12345、市場監管、應急管理、人社、體育、文化和旅遊等部門,多部門表示尚不清楚或不歸自己負責。
  • 假期來蹦床館「拔草」
    解鎖蹦床新樂趣東方廣場、創意產業園、保利水城等佛山市內多個商圈都能找到蹦床館。簡單的蹦床能變出各式花樣玩法,尤其在「神助力」下,飛簷走壁、超級灌籃都變得輕而易舉。「佛山的蹦床館我都玩了一遍。」佛山跑酷愛好者馬兆祥說,蹦床館對於跑酷愛好者來說是最好的室內訓練場,無論是跳躍、空翻、倒掛,還是障礙跑等都不會受到天氣等客觀因素限制,還得到安全保障。因為熱愛,馬兆祥已從玩家「升級」為一家大型連鎖蹦床館的技術總監。馬兆祥說,蹦床館不僅深得跑酷愛好者歡心,還憑藉豐富的玩法吸引眾多年輕人。
  • 網紅蹦床又出事了!
    網紅蹦床館接二連三的出事,究竟是監管失誤還是遊客疏忽? 工作人員介紹,蹦床其實屬於極限運動,具有一定危險性,目前來玩的年輕大學生比較多,之前也發生過類似崴腳這樣的問題,但是像這次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 商場裡的遊樂設施存在監管空白 曾有記者對此事做過調查走訪,發現蹦床館處於「三不管」的灰色區域。
  • 500平米的蹦床館投資多少錢?蹦床館成本與利潤
    蹦床館是一項比較先進運動項目,也是佔面積比較大的項目,也是家長比較喜歡兒童去玩的項目,蹦床運動可以讓兒童身高增加、還可以鍛鍊身體、促進兒童心肺功能、增加兒童食慾,但是蹦床館比較適合比較大的兒童,500平方蹦床館投資需要多少錢?有多少利潤?
  • 誰來管管大學生(主編信箱)
    那麼誰來管管大學生呢?是國家,學校,老師?我認為真正的人應該是大學生本人。只有自己管好自己,才能使自己有更好的發展。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大學生如果真正能夠在大學裡專心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加強與同學、老師交流和溝通,多參加社會實踐。我想這樣自然會對自己負責的。  管好自己就是救自己!大學生們,醒醒吧!
  • 蹦床館運營的六大要素
    如果蹦床館更多是面向0-12歲年齡段的孩子,那麼在選購遊樂設備時可以儘可能地選擇適合大多數孩子遊玩的設備,或者按照年齡而劃分不同的遊玩區域,讓蹦床樂園的服務覆蓋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同時,為兒童區域的蹦床項目增加一些比較有趣味性的小項目,增加蹦床館對孩子的吸引力。
  • 蹦床館與幼兒園合作方案怎麼定
    大多數蹦床館主要顧客群都是低齡兒童,在父母家長的帶領下前來玩耍,所以如何照顧到該用戶群就關係到蹦床館日常流水,如果能夠擬定蹦床館與幼兒園合作方案,相信能做到互利雙贏。很重要,幼兒園擁有大量兒童資源,蹦床館擁有大量遊戲設施,兩者是天然的合作關係,只要談妥了條件,前者提供客源,後者提供快樂,相得益彰。
  • 記者探訪成都蹦床館:籤安全協議 禁高難度動作
    如今,蹦床館遍地開花,蹦床已經成為一種「網紅運動」。但是,蹦床館也出了不少的安全事故。那麼成都的蹦床館安全措施做得如何?如果顧客在蹦床店內發生意外,應該由誰負責?對此,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對成都幾家蹦床館進行了實地探訪。
  • 探訪成都蹦床館:進場籤安全協議 禁止做高難度動作
    如今,蹦床館遍地開花,蹦床已經成為一種「網紅運動」。但是,蹦床館也出了不少的安全事故。那麼成都的蹦床館安全措施做得如何?如果顧客在蹦床店內發生意外,應該由誰負責?對此,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對成都幾家蹦床館進行了實地探訪。
  • 探訪成都蹦床館:進場籤安全協議,曾有人骨折
    如今,蹦床館遍地開花,蹦床已經成為一種「網紅運動」。但是,蹦床館也出了不少的安全事故。那麼成都的蹦床館安全措施做得如何?如果顧客在蹦床店內發生意外,應該由誰負責?對此,紅星新聞記者對成都幾家蹦床館進行了實地探訪。
  • 男子蹦床館跳海綿池胸椎骨折,「網紅項目」咋總出事?
    而就在不久之前,一位女研究生同樣在蹦床館摔成截癱的新聞,也曾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發出疑問,這個網紅娛樂項目,為什麼總出現安全問題?據報導,韓先生是和妻子、孩子一起到蹦床公園玩。在嘗試其中的一項娛樂項目時,他站上一米多高的跳臺上背對著海綿池跳入,卻遲遲沒能站起來。從一段記錄當時情況的視頻資料中可以看到,韓先生掙扎著想要起身,但似乎力不從心,只能一直趴在海綿池中。
  • 北青報:誰來管管大學學費攀比上漲
    原標題:誰來管管大學學費攀比上漲   離高考還有一個月之際,江蘇省物價局日前正式公布了公辦高校學費調整標準,八大專業中有六大專業的本科學費上調11.1%至47.8%,專科學費上調11.3%至49.6%不等。其中漲幅最大的是醫學專業,本科學費從4600元上調到6800元,漲了2200元。
  • 女研究生蹦床館內陷入完全性截癱,到底是誰負責嗎?
    據其父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供述(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之前治療費用已達10萬餘元,而5000元經調解後僅用於「蹦床館」。因此女研究生的父親要起訴「蹦床館」是可以理解的。幻星天蹦床館門口放了幾個花籃慶祝開業,但玻璃門上貼著「暫停開放」的告示。所以,很多時候,不要想年輕,只要無所畏懼。任何危險都可能毀掉一個人、一個家庭。
  • 蹦床館一天多少人能盈利呢?如何提升人氣
    本文包含以下內容:1,蹦床館的門票價格怎麼設定2,蹦床館的安全經營很重要3,蹦床館加盟品牌的優勢有哪些4,如何提升蹦床館的人氣第一,蹦床館的門票價格怎麼設定>蹦床館一天多少人流量可以盈利,首先要看的就是這個蹦床館的門票價格是多少錢?
  • 蹦床館安全事故頻發,網紅遊樂項目緣何成「危險遊戲」?
    近日,江蘇徐州90後女研究生琪琪和朋友去蹦床館玩「人體炸彈」項目,當場被摔到胸部以下沒有任何知覺,醫生診斷其為「完全性截癱」。事後,蹦床館僅賠償5000元。館方與消費者籤署的安全告知書,更像是商家的免責聲明。除此之外,崴腳、韌帶撕裂、骨折等問題層出不窮。網紅遊樂項目越來越「危險」,如何保障人們的安全問題?出了事故,該由誰負責?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實地走訪調查。
  • 這些兒童遊樂設施易「出事兒」
    體驗「人體炸彈」摔進海洋球當場不能動彈5月25日晚,徐州90後醫學女研究生琪琪和男朋友小王、表哥小魯相約到平山路九裡山北「幻影星空」蹦床館玩。據了解,事發時,蹦床館的安全員已經指出琪琪動作不標準,提醒他們不能玩,但他們還是跳了。目前蹦床館已因消防改造及培訓暫停營業,事故正進一步處理中。有律師表示,蹦床館作為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有安全保障義務,應該進行明確指導,並告知風險或作出安全提示 。消費者作為成年人,也應該能夠對其中風險作出判斷。
  • 開一家蹦床館賺錢嗎
    跳立方蹦床公園給您介紹一下開蹦床館賺錢嗎。現在許多好東西都出現在抖音,我在抖音裡面就經常看到這個蹦床公園,感覺非常的不錯,看著就好玩,大人也能在裡面玩。這是我在詢問不同的人得到的一個大體相同的回覆,蹦床館之火爆單單從抖音上就可見一斑,生意火爆的程度看大家對它的喜愛就知道,要知道在一些地方蹦床館都是按照小時收費的,如果你在為十年前沒有買房而感到後悔,那麼十年以後的你又會因為沒有開一家蹦床館而懊惱。外國的玩具市場一直領先於中國,不管是因為他們收入高,教育條件好等原因,事實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