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大學的人都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級除了有班主任,還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輔導員,輔導員的職責很大,就像大家的保姆一樣,大事小情都要找輔導班。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班主任好像只是一個頭銜而已,偶爾能見到一次,其餘時間一概不露面,原來輔導員才是整個專業的核心人物。
我們大學的班主任,從大學開始到畢業,一共就見到一次,還是一次在舉報比較重要會議的時候,後來才知道,自己的班主任不僅僅是在自己的班級掛職,還有在其他專業講課。從那時候才知道,原來大學的班主任和中學時期的不同,他們只是掛職,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工作。但是仔細回想起來,輔導員似乎也是如此,但是為什麼如此沒有挑戰的工作,卻有很多人願意來做呢?
大學畢業多年了,偶爾還是會聯繫一下曾經的輔導員老師,因為年紀相仿,所以聊起來並不會感到陌生。太多的人對輔導員的理解都是停留在管理上,其實,在大學,每個專業都有這樣的一個角色,他們的普遍共同點就是工資很低,但是做的事情卻很瑣碎,比如幫學生調整學習狀態,給某些學生做思想工作,還有幫助學生會或者社團工作,其實蠻沒意思的,低工資,繁重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想去做這個工作。
這些人不是為了工資才去做的輔導員,在他們眼裡,有比工資更吸引人的地方,雖然也是教師,但是他們工資水平已經是最低了。在我們偏遠地區,輔導員老師一個月也就是三千多,但是每天工作到很晚。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一直以為他在忙工作,後來慢慢熟悉了,才知道,他每天很晚都在忙著學習,因為他是普通二本畢業,於是趁著做輔導員比較輕鬆,於是報考了研究生,每天可以學習到很晚,住在學校裡,吃在食堂裡,一切都是那麼的方便。
如果能夠拿著穩定的工資,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可能更容易做成一件事,比如輔導員,每天沒事的時候就可以去學習考研的事情,我記得我們大學的輔導員,在我們讀大一的時候,人家已經是研究生第二年了,聽說還要繼續考博士,和我們年齡差不多,但是人家不僅有工資,而且還能攻讀高學歷,確實讓人羨慕,難怪很多人都希望大學畢業留校做輔導員呢。
雖然工作比較繁瑣,每天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可以培養很多得力幹將,比如學生會的幹部們,而自己就可以退居二線,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人並沒有發現輔導員的好處,所以在一些人眼中,做一個輔導員並不起眼,但是在若干年之後,發現自己的輔導員比自己優秀了很多,甚至還能繼續成為自己的導師。
由於輔導員有很多好處,所以現在對輔導員的招聘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不僅需要是黨員,還有學生會幹部的經歷,甚至有的學校還要求輔導員必須是研究生,可以不是畢業生,在讀的就可以,當然了,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大家的目的都一樣,肯定不是為了那點微薄的工資。
輔導員難做,甚至也會遭到學生的質疑,懷疑自己的輔導員是不是又貪汙了獎學金或者助學金,是不是某件事情處理的不夠公平,總之,作為輔導員,工資低,任務重,但是能夠從中發生質的飛躍的人,也是不簡單的,如果可以,我也想做一名輔導員,但是時光荏苒,一切想法只能心理念叨一下,可能再也回不到過去。好了,就到這裡吧,希望每一個做輔導員的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