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一老人身上長出紅斑 十幾天就潰爛成了大洞

2020-12-15 騰訊大浙網

家住嘉興海寧的張奶奶(化名),今年已經80多歲了,前幾年因為腦梗塞住了院,之後經過醫生的及時治療,生命總算保住了,但是只能長期臥床修養。張奶奶的老伴李大爺(化名)就一直細心地照顧著她的飲食起居。但令李大爺難過的是,就算他這麼細心地照顧張奶奶,張奶奶身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可怕的東西......

這個地方竟出現了一個潰爛的大洞!

李大爺發現,張奶奶的後背、腳上、耳朵,甚至面頰處的皮膚,漸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紅腫,破損等情況,最嚴重的地方還出現了潰爛,這就是傳說中很難處理的壓瘡!......這令張奶奶苦不堪言,不管怎麼躺著都感到疼痛不適.....

李大爺急了,但一時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後來,他打聽到海寧市人民醫院的中西醫科處理壓瘡很有一套,於是,李大爺趕忙把張奶奶送到了海寧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

中西醫科的護士長戴豔麗首先給張奶奶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她身上大大小小一共有10多處壓瘡,也就是說凡是容易被壓到的地方,皮膚都被壓壞了,嚴重的地方甚至出現了潰爛,尤其是屁股上已經有了一個6.5*5.5cm的大洞,最深的地方都可以看見骨頭了......

這可怎麼辦?!

戴豔麗說,像張奶奶這麼嚴重的壓瘡病人並不多見。如果再不進行治療,張奶奶很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感染,甚至會有生命危險。為了確保能夠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戴豔麗還特地請來了同事一起會診,對張奶奶的創面進行了評估,再決定治療方案。

開始的幾天,戴豔麗先是小心翼翼地為張奶奶清除創面上的腐肉,然後再在創面上填充一種新型的敷料,促進創面新肉的生長。別看方法這麼簡單,其實這些全靠經驗的積累才能做好。

一般情況下,戴豔麗每隔三四天給張奶奶換一次藥,但在開始的時候,因為創面膿水較多,一兩天就得給她換一次藥。除了換藥,每隔兩個小時戴豔麗還會幫張奶奶翻一次身......她每天還會和張奶奶的家人溝通,告訴他們創面的恢復情況,以及哪些情況是需要注意的,特別是要給張奶奶多補充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促進創面癒合。張奶奶的家人也都很配合戴豔麗的工作。

老伴想回 結果......

就這樣2個月過去了,張奶奶的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她就開始心心念念想要回家,李大爺只好跟戴豔麗說:「我老伴很想回家了,這樣吧,你教我怎麼換藥,這樣我就能回家照顧她了......」戴豔麗也明白老人家的心情,也就同意了。

過了一周後,李大爺發現雖然自己是按照戴豔麗所教的方法處理創面的,但是張奶奶的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惡化了!這下李大爺急了,趕忙又把張奶奶送去了醫院。就這樣,張奶奶繼續經過了2個月的治療,身上的壓瘡都痊癒了。回到家中後,李爺爺一直按照戴豔麗護士長的交代的方法照顧張奶奶,半年多過去了,張奶奶再也沒有發生過壓瘡。

壓瘡還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隨著近幾年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很多地區65歲以上的老人已超過了20%。像張奶奶這樣長期臥床,發生壓瘡的老人有很多,但這一種老年人常見的嚴重併發症又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視。

海寧市人民醫院中西醫科的護士長戴豔麗說,入院的壓瘡高危病人,其實他們的家屬大多都聽說過壓瘡,而在第一次壓瘡預防宣教的時候,一開始都會不以為然:「在家的時候我也就這麼照顧他的,不是也蠻好......你放心,這個我心裡有數......」過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皮膚上總會難以避免地出現難以褪去的紅斑(壓瘡的早期症狀),這時候戴豔麗就會再次提醒家屬,要多給病人翻身......不是大家不知道壓瘡,而是一開始都不重視壓瘡,壓瘡對於患者來說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壓瘡會導致患者疾病恢復延期,甚至會因為嚴重感染而死亡。發生壓瘡的老年人較未發生壓瘡的老年人病死率會增加4倍,傷口未癒合者比傷口癒合者病死率增加6倍。而且往往一旦發生壓瘡, 很多人都處理不好。

關鍵還是在於預防

再過幾天,11月19日就是今年的「世界壓瘡預防日」了。對於長期臥床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來說,壓瘡是極其痛苦的一件事,而我們能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預防壓瘡。

壓瘡俗稱褥瘡,通俗地說,就是皮膚或皮下組織由於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切力導致局部血液供應中斷,皮膚或皮下組織缺血時間過長,就會容易壞死。一開始皮膚會變紅,繼而出現水泡或者皮膚皸裂的症狀,甚至出現皮膚腐爛、感染等情況。壓瘡容易出現在骨頭突出的部位,好發於活動能力、移動能力減退或喪失,組織耐受性降低的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多見。

預防壓瘡,做好以下這5點!

一、減輕局部壓力與摩擦力

1、定時翻身

(1)翻身間隔時間:一般的病人翻身時間間隔為2小時變換一次體位,在變換體位的時候,避免託拉拽的方式,需要兩人把病人抬空翻身。

(2)體位:側臥30°:使用三角枕支撐的患者側臥30°體位,能使患者避開身體骨突處部位,且每個受力點的位置的壓力均小於毛細血管關閉壓,降低了壓瘡的風險。30°側臥體位有利於壓力分散和血液流動。

(3)足跟壓瘡的預防,「漂浮足跟」非常重要。

推薦方法:使用足跟託起裝置來抬高足跟,完全解除足跟部壓力,

操作中要沿小腿分散整個腿部的重量,不可將壓力作用在跟腱上;

膝關節應呈輕度(5°或10°)屈曲。

2、預防和減輕剪切力

當患者抬高臥床病人床頭30°時或坐輪椅患者的身體前傾時,骶尾部及坐骨結節處均產生較大的剪切力,導致局部缺血,增加壓瘡發生的危險性。因此,將患者床頭抬高角度限制於 30°內,除非有醫療禁忌症,或出於進食或消化因素考慮,將患者抬高床頭30°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以減輕骶尾部的剪切力。必要時可在患者的臀下給予必要的支撐,以避免患者因向下滑行而產生剪切力。

3、使用減壓裝備

目前臨床使用的減壓裝備根據作用部位分為兩種,一種是局部的減壓裝置,另一種是全身性的減壓裝置,各種減壓裝置的主要作用是使身體壓力再分布,從而減輕身體局部的壓力。需要注意的是,以往臨床使用的氣墊圈、腳圈,現在已經不建議使用。

二、勤擦洗

遇到出汗較多、大小便失禁等情況更要隨時清理、擦洗,防止長期浸漬皮膚。擦洗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力量過大擦傷皮膚,禁止使用肥皂等鹼性大的清潔劑直接接觸皮膚,禁止使用爽身粉。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避免盲目局部按摩(尤其是已經有壓瘡的症狀,不建議按摩!)

三、勤觀察

每日為老人擦洗身體、更換衣物時做到仔細觀察,看皮膚有無壓紅、水泡、破潰等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使早期的壓瘡儘早得到專業治療護理。

四、勤更換

保持床單、被罩及衣物清潔、乾燥,是預防壓瘡的重要措施,要做到隨溼隨換。最好為老人準備柔軟的棉質被服,在更換後一定保證床單、衣物平整,以免皺褶處壓傷皮膚。更不可讓老人皮膚直接接觸到橡皮單或塑料單,因其影響汗液蒸發,致使皮膚受熱潮溼。

五、營養要跟上

營養不良是壓床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對預防壓瘡的發生十分重要,而臨床研究也表明,合適的熱量和蛋白攝入可以預防壓瘡的發生。根據患者的病情,給予合適的熱量與蛋白質飲食。

相關焦點

  • [資訊]寶寶發燒「燒」出洞 就醫確診為膿毒血症
    感冒發燒本是常事,孝感一名5個月大的寶寶全身竟「燒」出10多個洞。短短數天,皮膚從紅暈潰爛成空洞,眼下空洞雖已全部癒合,但仍留下一個個直徑4cm左右的大疤痕。  1個半月前,冬冬出現感冒發燒症狀,住進當地醫院僅1天後,左大腿處出現一個鮮豔的紅點。父母帶著冬冬轉入武漢市一家醫院。
  • 身上長紅斑圖片
    身上長紅斑圖片 身上長紅斑圖片 身上長紅斑圖片 紅斑是真皮乳頭層毛細血管網局限性或全身性擴張而產生局部的或全身性的紅色斑疹。   盤狀紅斑狼瘡:主要侵犯皮膚,是紅斑狼瘡中最輕的類型。少數可有輕度內臟損害,少數病例(約5%) 紅斑 紅斑 可轉變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損害初起時為一片或數片鮮紅色斑,綠豆至黃豆大,表面有粘著性鱗屑,以後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色素明顯加深,略高於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縮、低洼,整個皮損呈盤狀(故名盤狀紅斑狼瘡)。
  • 是藥三分毒,老人服用多種藥物全身潰爛險喪命
    老人因植入心臟支架長期服藥,但又患上泌尿系統疾病,沒想到服多種藥物,病沒治好,全身潰爛險喪命。醫生發現,這是由於多種藥物引起了嚴重的藥疹,目前老人對症治療已康復。70歲的金婆婆家住漢陽,今年7月查出患有冠心病,醫生手術植入了一枚心臟支架,術後需一直服用抗凝、降脂等藥物治療。
  • 女子身上出現「紅斑點」 罪魁禍首是家裡的它
    近日,潮粉絲小朱(化名)說她早上醒來,覺得身上很癢,發現身上有不少「紅斑點」,一開始以為是被蚊子咬了,就塗了點花露水止癢。可是漸漸地小朱發覺情況不太對,身上的「紅斑點」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甚至有200多個!
  • 女子草坪歇腳被毒隱翅蟲咬傷皮膚致潰爛
    無緣無故臉上長紅斑,而且還很癢,以為是被蚊子咬了,沒想到紅斑竟開始潰爛。昨日,在渝中區較場口工作的錢女士被奇怪的紅斑折磨得夠嗆。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被毒隱翅蟲咬傷了。重慶晨報記者在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看到,因被毒隱翅蟲咬傷而來就診的病人還不少。
  • 女子草坪歇腳被毒隱翅蟲咬傷 皮膚潰爛
    無緣無故臉上長紅斑,而且還很癢,以為是被蚊子咬了,沒想到紅斑竟開始潰爛。昨日,在渝中區較場口工作的錢女士被奇怪的紅斑折磨得夠嗆。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被毒隱翅蟲咬傷了。重慶晨報記者在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看到,因被毒隱翅蟲咬傷而來就診的病人還不少。
  • 身上長出這樣的紅斑, 當心是癌症的徵兆, 馬上去看醫生
    1、血點  出血點的症狀比較特殊,因為它高出皮膚表面,但是輕壓會褪色時,應該就是所謂是出血點。如果長出了這種出血點,或者是這類圖 就預示著你的身體在止血功能上發生了異常現象。  如果你的身上出現這種痣,一定不要去揉搓,更不要因為好玩就去涅破他。這樣會造成安然更有甚者會引|起破傷風。血痣提示脂肪痰溼的積滯, 發生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多見於脂肪 ,慢性肝炎的病人。
  • 成都一男子被蚊蟲叮咬,幾天後小腿竟膿腫現「大洞」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夏季蚊蟲叮咬高發,大眾普遍習以為常,認為沒什麼大問題。但54歲的溫江人王先生卻因被蚊蟲叮咬後未及時就診,幾天後腿部竟然流膿潰爛,出現一個「大洞」。打麻將不慎被蟲叮咬 幾天後竟膿腫潰爛家住溫江萬春鎮的王先生以為被蚊蟲叮咬是個小事,並未在意。但現在,他的傷口流膿潰爛,對生活產生影響,只能每天到醫院換藥治療。是什麼蟲子咬的他?王先生說,他自己也不知道。
  • 河北一敬老院老人渾身長滿蛆,身體被蛆咬的潰爛!記者現場求證
    這兩天,一段老人在敬老院沒人管,身上出現多處潰爛的視頻網絡上流傳。那具體是什麼情況呢,我們的記者趕到了視頻中提到的石家莊無極縣敬老院核實。經核實,視頻拍攝於5月19日,涉事老人無子女,視頻是他的侄女拍攝的。無極人和醫院出具的診斷書顯示,老人趙某多處皮膚潰爛,目前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老人趙某的情況有所好轉。
  • 2月齡寶寶曬太陽,全身潰爛
    然而 廣東一名2月齡寶寶曬完太陽後 全身紅斑,並且快速發展成潰爛
  • 貓耳洞裡的生活:隱秘處的潰爛如同閹割
    有個從大學入伍的軍人,在貓耳洞幾個月,全身皮膚潰爛,他不下陣地,被人強行抬了下來。到醫院一脫衣服,一層皮也隨之脫掉了。  睪丸爛得最厲害,貓耳洞又稱爛襠為「爛蛋」,爛得都不成形狀了,只剩下爛乎乎一堆。又是最癢處,卻無法抓撓,忍受不了,便兩手去搓,搓得變了形狀,疼痛難忍了才罷休。有個戰士的爛襠向深部發展,睪丸表皮潰爛結痂,又不斷脫落潰爛,脫落的部分多了,表皮就不復存在。
  • 嘉興龜頭長水泡是什麼原因?
    嘉興龜頭長水泡是什麼原因? 時間:2020-09-30 09:51 嘉興固元堂醫院 嘉興龜頭長水泡是怎麼回事?包皮和龜頭之間的冠狀溝,是比較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也是因為這樣非常容易被感染,特別是包皮過長的男性朋友。
  • 臉上長出一圈圈紅斑 兩位小姑娘「破了相」
    家住臨平的周女士最近很煩惱,9歲的女兒小夢臉上和身上長出好幾塊圓圈形紅疹。到藥店買藥,店員一看都說是溼疹,推薦了不少溼疹藥膏。  藥是天天塗,但紅疹卻越來越厲害,眼看漂亮的女兒成了小花臉,尤其是嘴角兩塊顯眼的紅斑,周女士坐不住了,帶著女兒到餘杭五院皮膚科就診。
  • 重症多型紅斑能治好嗎?
    核心提示:重症多型紅斑能治好嗎?得了重症多形紅斑,會讓身上長滿水皰,甚至有潰爛的症狀,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救治,甚至會有生命危險。這種疾病距離我們其實不是很遠,有時候吃點感冒藥都會引起這種可怕的疾病,好在此病是可以治療的,那麼得了重症多型紅斑該怎樣治療呢?
  • 普通烏魚 身上咋長紅斑點
    N海都記者 李偉強 陳晉文/圖 海都訊 近日,莆田當地網傳一漁民捕獲的魚身上布滿紅色凸起斑點的視頻和圖片,看了讓人害怕。有市民認為可能與當地水汙染有關。為此,莆田市海漁部門組織水產技術專家及海洋與漁業執法人員,深入漁區進行現場調查。昨日,該局正式對外通告調查情況,確認該紅色斑點為碘泡蟲寄生在魚體表面。
  • 寶寶身上有紅斑該咋辦?
    寶寶身上有紅斑該咋辦?     □本報記者 石小宏  這幾天成都市民趙霞有些擔心,自己兩歲的寶寶身上突然長出一塊錢幣大小的紅斑,需不需要去醫院就診,讓她有些糾結。
  • 女子突然頭皮潰爛、長紅疹!只因去了趟……醫生這樣說!
    尤其是有白頭髮困擾的人群通過染髮技術瞬間年輕十幾歲不過有不少人染髮後除了變美似乎還產生了「副作用」前不久愛美阿姨染髮後嚇出冷汗頭皮潰爛、面部出現紅疹今年63歲的孫阿姨,平時非常時尚,對自己的穿衣打扮都很講究。近日,她發現自己的白頭髮越來越多,愛美的孫阿姨便去理髮店將頭髮染黑。回家後看著鏡子裡自己烏黑的頭髮,孫阿姨感覺又年輕了10歲。
  • 6歲男孩臉部皮膚潰爛,只因碰了這個小東西!杭州夏秋季節也很多...
    有一位30多歲的陸女士(化名),後頸部被隱翅蟲襲擊,出現了很大一塊紅斑,起初她以為自己是過敏了,於是她趕忙到醫院就診,凌醫生一看,原來是患上了隱翅蟲皮炎。凌醫生說,不僅是皮膚嬌嫩的小孩子容易患上隱翅蟲皮炎,大人只要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也會感覺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
  • 藥物過敏致老人全身潰爛 接診醫生稱頭回見
    他先是背部出現少量水泡,接著四肢、腹部、臀部以及各關節處皮膚逐漸潰爛,並滲出黃色液體。隨後,病情極其罕見且危重的賀軍被轉入湖南省胸科醫院。     「第一天入院時,患者破損的皮膚蓋滿了紗布,因為滲液,紗布、衣服、皮膚緊緊粘連在一起。」鍾幕斌介紹,三位醫護人員花了近三個小時才將賀軍身上的衣服紗布完全剝離乾淨,進行消毒和衝洗。
  • 寶寶出生後幾天臉上或身上出現的「紅斑」是什麼?
    很多寶寶出生後幾天臉上或是身上出現紅斑,老人說是「紅胎記」,那麼紅胎記到底是什麼呢?紅胎記有兩種可能:血管瘤和血管畸形。那麼,這兩種疾病有什麼區別嗎?它通常隨著患者的身體體積的增大成比例地相應擴大,也不會突出皮膚,皮膚表面是光滑的。家長能做什麼如果寶寶得了血管瘤,家長可先根據風險級別初步判斷,如果是高、中風險級別的血管瘤,要儘早到醫院就診。如果是低風險等級血管瘤,可先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