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編辦供稿)
為全面落實深化改革「最後一公裡」,努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紮實推進黨政機構改革後半篇文章,瀘定縣實施了鄉鎮機構改革。自召開「瀘定縣鄉鎮機構改革推進會」和「瀘定縣鄉鎮機構改革業務培訓會」以來,各鄉鎮緊盯目標、勠力同心,按照「先立後破、不立不破」原則,全面完成各鄉鎮新機構的掛牌。
優化機構,搭建好框架。本輪改革,按照「強黨建、強發展、強治理、強服務」的總體要求和「優化、協同、高效」原則,綜合設置黨政綜合辦事機構64個,因地制宜設置社會治理與應急管理辦公室並加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牌子;在瀘橋鎮和磨西鎮設社區管理辦公室,在冷磧鎮和燕子溝鎮設城鎮管理辦公室。按照「扁平高效、資源下沉」原則,統一設置綜合服務站、便民服務中心(農民工服務站)、文化旅遊服務站和退役軍人服務站4個事業機構,支持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區域特性及經濟發展需要,在瀘橋鎮、冷磧鎮和磨西鎮設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
新機構
掛牌
掛牌亮戶,新機構落地。各鄉鎮高度重視,安排機構改革各項工作,重大事項集體研究落實,安排專人負責改革工作。針對新機構的掛牌,嚴格按照改革核定的準確名稱,統一尺寸、統一規格,使用中、藏文雙語標牌,同時摘除改革核銷機構牌子,在規定時限內全部完成鄉鎮機構的掛牌任務。
END
主 辦 :中共瀘定縣委宣傳部
總監製 :劉 珊 楊祖軍
監 制 :莫 蕾 尼胡克布
編 輯 :田 欣
【來源:瀘定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