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娃多處燙傷,「孩子送來的時候情況非常嚴重,不僅骨折,而且身上多處燙傷,多處軟組織挫傷,醫生當時就給病人家屬下了病危通知書。」5月24日晚上,安徽省兒童醫院一位值班醫生說。明明(化名)的爺爺稱,之前孫子都是由他和老伴照顧,今年春節過後,才由兒媳照顧,他們每隔一個月就去看望一下。5月23日下午,他來到兒媳的租住處時,發現孫子一身是傷,於是選擇了報警。
「我們當時接到的求助電話是說一名4 歲多男童因受傷需要緊急送往醫院,我們立即趕到現場,眼前的情況讓人很揪心。」昨天,肥西120一位救護人員向記者介紹了當時的情況。
據介紹,5月23日晚,救護車接到報警後趕到肥西縣青龍潭路上的一個小區,傷者是一名兒童。讓人吃驚的是,男童不僅雙手被燙傷,頭部和背部都有不少傷疤,甚至褲子都混著血跡粘在了屁股上。當晚10點左右,男童被緊急送到了安徽省兒童醫院救治。
5月 24日晚上,記者來到安徽省兒童醫院住院部普外科病房,剛進病房就聽到一陣陣哭聲。隨著這陣哭聲,記者找到了全身多處受傷的男童明明。在病床上,明明的身體不時地顫抖著,一旁的爺爺奶奶正在安慰他。
記者看到,明明從頭到腳有不少傷痕,因為臀部疼痛,小傢伙只能側著身子睡覺。「孩子連翻身都疼,我們看著都心疼。」一旁的奶奶說。
「孩子是23日晚上被送到醫院的,當時來的時候全身多處瘀傷,雙手和臀部被嚴重燙傷。」安徽省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醫師陳晨對記者說,當晚經過多科會診,發現明明除了身上有多處傷痕外,還有嚴重貧血,血紅蛋白只有40g/L(正常兒童血紅蛋白濃度為120g/L),屬於重度貧血,有生命危險。
隨後,醫院為明明開通了綠色通道,並在兩個小時之內為孩子輸血。之後經過檢查,孩子的血紅蛋白濃度回升至80g/L。醫生又對明明的手部、臀部及其他身體部位的外傷進行處理,這時明明才基本度過危險期。
昨天在安徽省兒童醫院普外科病房,記者看到這樣一份診斷書。對於明明的傷勢,上面如此記錄著:「鎖骨骨折,頭部外傷,雙手和臀部嚴重燙傷,同時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等。」
據副主任醫師陳晨介紹,孩子身上的瘀痕多是外力損傷造成的,而雙手和臀部應該是被開水燙傷的,而且創傷形成的時間較長,被送醫時至少已形成五六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了,而且送醫時已經感染。
記者昨天從醫院了解到,目前明明的康復情況還要看他的體質,手部皮膚由於嚴重感染,如果孩子無法自行恢復的話,後期還需要進行植皮手術,孩子的手部功能或會受到影響。
昨天,記者採訪到明明的爺爺。他說,自己在合肥當保安,和兒媳、孫子不住在一起。5月 23日那天他剛好晚班,所以白天就趕到濱河家園小區,探望一下二十多天沒有見的孫子。然而沒想到的是,這次他見到明明時,孫子全身都受了傷。
「孫子每次看到我來,都是高高興興地跑到我身邊,還叫我『爺爺、爺爺』,這一次他媽媽一直抱他在懷裡,不讓我抱。」他仔細一看,發現孫子的臉上、額頭上有幾處傷疤,「我就問孫子怎麼回事,想抱過來孩子看看。」
沒想到兒媳緊緊摟著孫子進了臥室,還把房門反鎖了。僵持了一段時間後,他無奈選擇了報警。
明明的爺爺告訴記者,兒子和兒媳是在福建認識的,在一個廠裡打工,時間長了兩個人自由戀愛就走到了一起。四年前,兒媳生下明明後就交給了他和老伴撫養,小夫妻兩人仍在外省打工。
今年春節剛過,兒子和兒媳回到合肥,在濱河家園小區與人合租了一套房子,兒子在旁邊的廠裡打工,兒媳就在家照顧孩子。「我們老兩口都在合肥市區找了份工作,一個月也就過來看他們一次。」明明的爺爺說。
他說,大概一個多月前,兒子就離家去外地打工了,自那以後也沒往家裡打一個電話。
「事後我才了解到,孫子已經有一二十天沒有到幼兒園上學了。」明明的爺爺說。
5月 23日晚上,轄區錦繡派出所的民警接到報警後,將明明的母親帶到派出所調查情況。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到經開區錦繡派出所,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他們目前已經詢問了孩子的母親、爺爺等家庭成員,但暫時聯繫不上孩子的父親。「孩子的母親說,孩子身上的傷不是她打的,燙傷也是失誤造成的。」辦案民警稱,目前此事正在進一步調查。